巴基斯坦式中国菜

✍ dations ◷ 2025-07-19 17:57:39 #巴基斯坦式中国菜

ChineseDishLogo.png

巴基斯坦式中国菜(乌尔都语:چینی پکوان‬‎‎)指的是在巴基斯坦创造的,具有当地特色的中国菜。巴式中菜源自移居当地的巴基斯坦华人,是一套独特的,结合了中国和巴基斯坦饮食特色的菜系。

巴式中菜起源自1930年代位于现属巴基斯坦的地区的中菜馆。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曾光顾位于卡拉奇的ABC中菜馆,这家中餐馆持续营业至1988年。

巴式中菜的特色与广东菜有其相近之处。巴式中菜口味以甜、酸、辣为主,在调味上偏好使用番茄酱、酱油、辣椒酱、醋和味精,而罕用新鲜香料。巴式中菜在巴基斯坦相当受欢迎,特别是如“满洲鸡”、中式肉串等当地发明的混合菜。

一些新开业的中菜餐厅,如Ginsoy在卡拉奇繁荣发展。卡拉奇的中菜馆提供的菜式揉合了中国和巴基斯坦的烹饪风格。截至2008年,在首都伊斯兰堡的Phoenix中餐厅也变得广为人知,著名食客包括了巴基斯坦前总统佩尔韦兹·穆沙拉夫和前总理肖卡特·阿齐兹。据报导,穆沙拉夫尤其喜爱该餐厅的龙虾、北京烤鸭、炒牛肉和蒜香羊排。而广受欢迎的巴式中菜“满洲鸡”则是一道由印度的中餐厅所发明的菜式,以辣味见称,并与传统中菜的作法有着天渊之别。

另外,自从2013年起中巴经济走廊计划的开展以来,中餐厅在巴基斯坦的主要城市中,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与早年的巴式中菜相比,它们的菜式和口味相对贴近传统中菜,顾客群也以在当地生活的华人为主。

以下是部分广受欢迎的巴式中菜菜式:

中式炒饭

鸡肉炒面

满洲鸡

甜酸鸡

辣椒炒牛肉

相关

  • 胼胝体胼胝体(拉丁语:Corpus callosum)是哺乳动物大脑的一个重要白质带。它连接大脑的左右两个半球。胼胝体是大脑最大的白质带,其中约包含2-2.5亿个神经纤维。大脑两半球间的通信多数
  •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英语: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缩写:CAR T cell)是一种经基因改造的T细胞。它具有人工T细胞受体。嵌合抗原受体则是一种经生物工程改造的蛋白,它可以
  • iEcoRIEcoRI(“I”是“1”的意思)是一种核酸酶,来自某些特定品系的大肠杆菌(E. coli,也是其名称由来),是此种细菌体内参与限制修饰系统的酵素。在分子生物学或其他分子层次的生物学研究上
  • 方心芳方心芳(1907年3月16日-1992年3月24日),男,河南临颍县石桥乡方庄人,中国微生物学家,中国工业微生物学的开拓者、先驱。1931年毕业于上海劳动大学农学院农艺化学系,后来到比利时鲁汶大
  • 鳞龙超目鳞龙超目(学名:Lepidosauria)又称鳞龙总目,是群有重叠鳞片的爬行动物。它们包括喙头蜥、蜥蜴、蛇、蚓蜥。鳞龙超目是现今爬行动物中最成功的一群。鳞龙超目是蜥形纲下的一个超目
  • 松尾芭蕉松尾芭蕉 (生于宽永21年(1644年),卒于元禄7年10月12日(1694年11月28日)),是日本江户时代前期的一位俳谐师(日语:俳諧師)的署名。他公认的功绩是把俳句形式推向顶峰,但是在他生活的时代,芭
  • 御家人御家人,意指日本镰仓时代“与幕府将军直接保持主从关系的武士”。以后虽沿用此词,词义多有改变,直到江户时代。“家人”最初是贵族及武士首领对部下武士的称谓,而当镰仓幕府成立
  • 台北市政府消防局防灾科学教育馆台北市政府消防局防灾科学教育馆位于台湾台北市内湖区,为台湾第一座防灾科学教育馆,隶属台北市政府消防局。台北市政府消防局在1995年改制成立后,对于容易在台北造成的灾害加以
  • 漳州府漳州府,明朝时设置的府,清朝沿用。府城东有江东桥。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改漳州路为府,属福建行省,治所在龙溪县(县城、府治属漳州市芗城区),辖龙岩、龙溪、南靖、长泰、漳浦五县,相当
  • 东法兰克东法兰克王国(德语:Ostfrankenreich)为中欧的一个君主制国家,存在时间为843年至962年。843年,法兰克王国查理曼的三个后人,洛泰尔、日耳曼人路易及秃头查理签署《凡尔登条约》,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