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体染色体

✍ dations ◷ 2025-07-19 17:45:56 #染色体,遗传学

在细胞分裂中期,除了着丝粒,一些染色体中还可以观察到一或多个次缢痕。次缢痕总是保持位置不变,因此可以用来识别特定染色体的标志物。一个随体染色体或卫星染色体通过次缢痕具备了跟染色体主体分离的一个染色体节。该术语是谢尔盖纳瓦申在1912年提出的。

在细胞分裂中期随体出现,并通过一个染色质丝附着在染色体其余部分上。

每个二倍体细胞核都至少有2个随体染色体,而缢痕对应于一个核仁组织区 (NOR)。

NOR处出现次缢痕被认为是由于rRNA 转录或核仁结构特征阻碍了染色体凝缩造成的。

在人类中,随体染色体的例子有染色体13、14、15、21和22。

相关

  • GPCR结构 / ECOD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是一大类膜蛋白受体的统称。这类受体的共同点是其立体结构中都有七个跨膜α螺旋,且其肽链的C端和连接第5和第6个
  • 氯苯氯苯是苯的一个氢被氯原子取代后形成的化合物,分子式为C6H5Cl,室温下为无色易燃的液体。氯苯用于生产杀虫剂,与三氯乙醛反应得到DDT,也可作为制取苯酚、硝基氯苯、二苯醚的原料,
  • 核小RNA小核RNA(英语:small nuclear RNA,常见缩写为snRNA,也见译为核内小RNA),是含有100到300碱基的RNA。它参与真核生物细胞核中RNA的加工。snRNA和许多蛋白质结合在一起成为小胞核核糖
  • 佛经佛经翻译指的是将佛经从梵语或其它西域语言翻译成汉语的程序。亦中国翻译史上的一件大事,所翻译出的佛经对中华文明产生巨大影响及贡献。佛经翻译事业开始于东汉,至前秦苻坚开
  • 万立骏万立骏(1957年7月-),辽宁大连人,日本归侨,中国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前任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专注于电化
  • 路德维希港路德维希港(德语:Ludwigshafen),全称莱茵河畔路德维希港(德语:Ludwigshafen am Rhein),是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的第二大城市(次于美茵兹之后),坐落在莱茵河边。路德维希港是一个无属县
  • 北北桃北北桃是台湾北部台北市、新北市、桃园市3个位于北台湾的直辖市的合称(有时亦加入基隆市),依2018年10月的统计资料,人口共8,877,780人,三者因交通往来便利,常被合称为北北桃都会区
  • H1结构 / ECOD组蛋白H1(英语:Histone H1)是组成真核细胞染色质的五种主要的组蛋白家族中的一种。尽管这种组蛋白是高度保守的,但在各物种间其序列变异性仍是所有组蛋白中最大的。M
  • 大白鹭Casmerodius albus (Linnaeus, 1758) Egretta alba (Linnaeus, 1758)大白鹭(学名:Ardea alba),别名白鹭鸶、鹭鸶、风漂公子、白漂鸟、冬庄。鹭科苍鹭属的一种。稻田、河岸、沙滩
  • 百叶 (结构物)百叶(英语:Louver)是一种将多个细长的板子,取出一定间隔,平行对齐排列出的结构物,如百叶窗,由一片一片的窗片组成百叶。百叶箱、百叶窗、百叶帘、百也门,皆是用上百叶的常见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