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葡萄牙学会

✍ dations ◷ 2025-07-10 21:04:44 #东方葡萄牙学会

东方葡萄牙学会(葡萄牙语:Instituto Português do Oriente,简称IPOR),为一总部设在葡萄牙,向亚洲地区推广葡萄牙语言和文化的机构。

澳葡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便开始推行向亚洲地区推广葡萄牙语言和文化的政策,首先在1982年设立“澳门文化学会”(即澳门文化司署),把在亚洲地区推广葡萄牙语言和文化以及葡萄牙历史研究,作为其职能之一。

因应《中葡联合声明》签署、各行政部门(尤其是市政机构)在推广文化活动方面分工的重新调整,以及东方基金会的成立,澳葡政府开始研究改组澳门文化学会,并于1989年成立“东方葡萄牙学会”,作为专门从事在亚洲地区推广葡萄牙语言和文化,和加强葡萄牙与该地区的文化交流和关系的机构,并自1990年起,把澳门文化学会属下的葡文书局、语言中心以及其讲师协调部门,转交东方葡萄牙学会管理。

根据1993年葡萄牙外交部、澳葡政府和贾梅士学院签订的协议,东方葡萄牙学会对葡萄牙在北京、汉城、东京、曼谷和新德里设立的文化中心提供支援。

学会成立初期,其主要组织成员为澳门政府、东方基金会,以及葡萄牙语言文化学会,总注册资本为300万澳门元。到1999年,澳门政府把本身持有的29%权益转移给贾梅士学院,而学会的总部也从澳门迁册至里斯本,2009年又将总部从里斯本迁回澳门。目前持有该学会权益的机构主要包括东方基金会和贾梅士学院,另外还有一些葡资企业,包括大西洋银行、盛世集团、葡萄牙电讯、葡萄牙电力公司等。2004年,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加入该学会的股东大会。2013年获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颁授文化功绩勋章。

东方葡萄牙学会的总部原设在澳门荷兰园大马路。在迁册至里斯本后,曾以“葡语系楼”(Casa da Lusofonia)作为其总部所在地。而当葡萄牙驻港澳总领事馆启用后,该学会在澳门的分支也迁到该处,惟以该领事馆的后门作为其入口。现时该馆同为学会总部的办事处。

目前该学会在澳门主要举办葡语课程(包括5年制课程、葡语深造课程、旅游葡语课程和商务葡语课程)和经营葡文书局,并负责出版、展览、举办研讨会等推广葡萄牙文化的工作。此外,该学会与澳门旅游学院合作,为旅游学院学生举办葡语培训课程。一般而言,公务员葡语培训课程与普通5年制课程相同,而旅游学院葡语课程则由学会委派教师到该学院进行授课。

附设于该学会澳门会址的庇山耶图书馆,共收藏近2万本葡文书籍,其中有相当部分是从澳门原国立图书馆(今澳门中央图书馆)转移至该馆收藏的。

另外,该学会也会提供不同类型的非全额奖学金,给有兴趣的学生到葡萄牙修读短期课程。

相关

  • 义膜性喉炎哮吼(Croup),又称咽喉气管支气管炎(laryngotracheobronchitis)为一种呼吸道感染症,通常是由病毒感染所诱发。感染会引致气管内肿胀,并影响正常呼吸,而导致咳嗽会类似狗吠声,其他症状
  • 诺丁山嘉年华会诺丁山嘉年华会,(Notting Hill Carnival),诺丁山嘉年华始于1965年,为英国伦敦当地著名的大型嘉年华会,在每年8月尾都会吸引百几万人参加,甚至令银行都要休息。这是伦敦加勒比生活的
  • 甜心陷阱《甜心陷阱》(日语:ハニーとラップ♪)是日本组合惠比寿麝香葡萄的第6张单曲。封面・麻美由真封面・苍井空封面・吉泽明步封面・Rio
  • 极紫外辐射极紫外辐射(英语:Extreme ultraviolet radiation)或高能紫外辐射,简称EUV、XUV,是波长在124nm到10nm之间的电磁辐射,对应光子能量为10eV到124eV。自然界中,日冕会产生EUV。人工EUV
  • 荷西·奥力伟荷西·奥力伟(José Oliva,1971年3月3日-1997年12月22日),多米尼加棒球选手,曾经于1997年球季效力于中华职棒兄弟象,球季结束后未与象队续约。同年底,于多米尼加高速公路上车祸丧生
  • 德川纲重德川纲重(1644年-1678年),德川幕府三代将军德川家光的三男,母亲是侧室的顺性院(阿夏之方)。六代将军德川家宣、上野馆林藩藩主松平清武的父亲。乳名长松(与祖父秀忠一样),元服后改名纲
  • 电子出版品电子出版品可分为两种类型:一为以实体的格式传送资讯,如光碟、硬盘和软碟;二为非实体的格式,透过互联网传送资讯,如线上数据库或网络上的出版品。广义来说,电子出版品与传统以纸张
  • 慈济科技大学慈济学校财团法人慈济科技大学(英语:Tzu Ch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慈科大,是一所在台湾花莲的私立科技大学,共有两个学院,5个学系。
  • 马克·格兰特马克·格兰特(1963年10月24日-)为美国的棒球选手之一,曾经于1996年效力于中华职棒统一狮,在中华职棒登录为许克勤M.G。
  • 3美分镍币3美分镍币(英语:three-cent nickel piece或three-cent nickel)又称铜镍合金3美分硬币(copper-nickel three-cent piece),是美国铸币局于1865至1889年间生产的一种硬币,由该局首席雕刻师詹姆斯·巴顿·朗埃克设计。这种硬币起初得以广泛流通,之后在商业流通中逐渐被面值5美分的镍币取代。南北战争引发的经济动荡导致贵金属硬币遭到囤积,即使是所含金属价值远不及面值的3美分银币也不例外,连铜镍合金分币的市场价值都比面值高,国会于是发行面额低至3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