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颤动
✍ dations ◷ 2025-10-06 17:35:18 #颤动
颤动(德语:Zitterbewegung;英语:jitter/oscillatory movement)是一种理论上螺旋的或圆形的基本粒子运动,尤其是电子,因而产生了它们所具有的自旋与磁矩。如此运动的存在是由埃尔温·薛定谔于1930年首次提出,这是出于他对自由空间中相对论性电子的狄拉克方程波包解的分析结果,其中正与负的能态间的干涉产生了看起来是以光速绕着中央的位置变动,其角频率为
2
m
c
2
/
ℏ
{displaystyle 2mc^{2}/hbar ,!}
或用频率表示为大约1.6×1021赫兹。自由的相对论性粒子的颤动迄今未被观察到。Krekora等人的研究成果,基于二次量子化量子理论(适合描述多粒子量子动力学的理论)显示出:“量子场论禁止一颗电子颤动现象的出现。”Krekora等人亦将他们量子场论的数值模拟用在描述另一个具有争议性(且某种程度相关)的现象,称作克莱因佯谬。虽然尚未被证实存在,但是对颤动已进行过两次模拟。第一次,是使用一个被俘获的离子,将之置于一个使该离子的非相对论性薛定谔方程具有和狄拉克方程同样的数学形式(虽然物理条件不同)之环境中。第二次,在2013年,使用一个玻色-爱因斯坦凝聚装置。含时间的薛定谔方程为其中
H
{displaystyle H,!}
是针对自由空间中一颗电子的狄拉克方程哈密顿算符影射任意算符Q遵守方程其中特别是位置算符的时间相关性为上面的方程显示算符
α
k
{displaystyle alpha _{k}}
可被诠释为一“速度算符”的第k 分量。速度算符的时间相关性则为现在因为
p
k
{displaystyle p_{k}}
与
H
{displaystyle H}
两者皆与时间无关,上面的方程可以很容易地被积分两次,以找出位置算符外显的时间相关性:其中
x
k
(
t
)
{displaystyle x_{k}(t),!}
是在时间
t
{displaystyle t,!}
的位置算符。以上所得的式子包括了初始位置
x
k
(
0
)
{displaystyle x_{k}(0)}
,与时间成比例关系的等速度运动
c
2
p
k
H
−
1
t
{displaystyle c^{2}p_{k}H^{-1}t}
,以及一个意想不到的振动项,其振幅等于康普顿波长。振动项则是所谓的“颤动”。有趣的是,若波包完全是正能量波或者完全是负能量波所组成时,对波包取期望值则“颤动”项会消失。因此,我们可以得到“颤动”是来自于“正能量与负能量波成分之间的干涉”这样的诠释。
相关
- 氢氧化钡氢氧化钡是一种钡的化合物,分子式为Ba(OH)2,通常外观为白色颗粒状。氢氧化钡在分析化学中的滴定法可以当做弱酸的指示剂,对有机的弱酸别有效。它透明的溶液是不含碳酸盐的。不
- 十二指肠溃疡消化性溃疡(英语:peptic ulcer disease,简称PUD),又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这是指胃、小肠前段(十二指肠)或幽门,有时也包含了食道下端的黏膜损伤(溃疡)。在胃发生的溃疡称作胃溃疡(英语:s
- 美国短吻鳄美国短吻鳄(学名:Alligator mississippiensis),又称密西西比河鳄,是西半球大型的鳄鱼物种。雄性鳄长达4米以上,雌的不到3米。幼鳄为黑色,身上点缀著无规律的黄色横向带纹,到了成年时
- 认知主义认知主义又名认知学派,是一种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学派的理论相对。认知学派学者认为学习者透过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把各种资料加以储存及组织,形成知识结构(cognitive str
- 比强度比强度(英语:Specific strength)是材料的强度(断开时单位面积所受的力)除以其密度。又被称为强度-质量比。比强度的国际单位为(N/m2)/(kg/m3)或N·m/kg。
- WHO (2009)登革热(法語:La fièvre de la dengue ; 英語:dengue fever),也称为骨痛热症、断骨热、天狗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由蚊媒热带病(英语:tropical disease)。患者大约会在感染后3
- 栃木三鹰椒香花小辣椒是河南省淅川县香花镇的一个辣椒品种。香花镇于1978年从日本引进栃木三鹰椒种植,之后经过培育和改良,形成了色泽鲜红、肉质肥厚、角小、辣味浓、油分高的一个辣椒品
- 半合子半合子(hemizygote):在二倍体生物中,有分别来自于父亲和母亲的两套基因组。而只存在于其中一个基因组上的基因就称为半合子。
- 1615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割腕割腕是用利器割手腕,如用作自杀则又称割脉。割腕自杀是割断动脉,伤势严重会因失血过多而死亡。而有些人割腕并非有意寻死,而是一种自残行为。据溥仪回忆录,其在1950年代遭苏联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