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语

✍ dations ◷ 2025-09-28 13:46:41 #闽东语
闽东语(闽东语:.mw-parser-output .sans-serif{font-family:-apple-system,BlinkMacSystemFont,"Segoe UI",Roboto,Lato,"Helvetica Neue",Helvetica,Arial,sans-serif} 閩東語,平话字: Mìng-dĕ̤ng-ngṳ̄)是汉语族闽语支的一种语言,通行于中国福建省东部沿海(闽东)以及浙江东南部部分县域。在中国大陆,闽东语被当做汉语的一种方言,因此又被称为闽东方言。福州和宁德的使用者将该语言称为平话(闽东语: 平話,平话字: Bàng-uâ),意思是“平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语言”。浙江泰顺、苍南一带的使用者,则将其称之为“蛮讲”、“蛮话”或“蛮讲话”。闽东语的使用者主要分布于福建东部的福州地区和宁德地区以及浙江南部温州的泰顺县及苍南县东北部,因其通行地域位于福建省东部,故而得名。闽东语一分支的福州语也是中华民国连江县马祖列岛上的通用语言,在桃园市八德、中坜等区的马祖移民聚落,亦通行该语言。此外,东南亚的印尼、文莱、马来西亚的东马(砂拉越州诗巫省有新福州之称,通行闽东语)及西马的实兆远(有小福州之称)和新加坡也有福州族群的移民使用闽东语;20世纪下半期,美国的福州移民亦不断增加,致使纽约曼哈顿唐人街南日东百老汇一带(纽约有三个唐人街,分别在曼哈顿、布鲁克林及皇后区)形成闽东语使用区。总使用者人数估计超过一千万。福建原为百越七闽之地,战国末期,楚国灭越国,越国王族南下福建,建立闽越国。前110年,闽越国为西汉所灭,汉朝驻军进入福建境内,并带来了古吴语和古楚语,与属于壮侗语系的闽越语相融合,形成了原始闽语。此后,在西晋时发生了八姓入闽的事件。唐末,王审知率河南固始籍军队进入福建,将大量上古汉语、中古汉语的音韵融入闽语中。大约在唐末至五代时期,原始闽语分化为闽东语、闽南语和闽北语。大约在宋朝建立以后,因兴化地区(今莆田市)行政区划归属的变动,闽东语与闽南语发生语言接触,形成莆仙语。因福州的行政中心地位,在闽东语各方言中,福州话长期居于优势方言地位。今日的宁德市一带曾长期属于福州管辖之下,元朝至元年间始设福宁州,南片(侯官片)和北片(福宁片)方言才渐渐出现差异。南片的代表方言福州话对周边地区语言的影响甚大,闽东语全境皆存在能听会说福州话之人。北片则以福安话为代表方言,在北片全境皆可通用。而在闽东语流通的极北地域,受到吴语温州话的影响,融入不少吴语的元素。近代,闽东语使用者发生较大的人口流动。一些人向福建内陆迁移,使闽北地区也出现了使用不少闽东语的社群。另一些人则向东南亚国家乃至北美移民,使得闽东语在海外也有一定影响力。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原因,闽东语根据音韵和词汇的不同,再被分做三种支系,三者间交流有一定的困难。这三个支系是:闽东语各方言之间差别差异比较大,因此各方言中,声母、韵母和声调上都存在着较大区别。除蛮讲之外,闽东语的方言之间声母比较一致。福建的闽东语共有15个相同的声母,福安话比福州话多出了w和j两个声母,有17个。蛮讲受到吴语的影响,声母数比福建的闽东语要多。在韵母上,闽东语之间的差异较大。韵母数量最少的是蛮讲,有39个;最多为宁德话,达有69个之多。在声调上,闽东语所有方言都有7个声调,但各地声调实际发音不同。在清朝中叶,闽东语共有8个声调,上声分为阴上和阳上两种;今日的闽东语已无阴上调,分别并入阳上和阳去两个声调。以下是闽东语各方言之间七个声调发音的对照表:闽东语各方言之间虽然差异很大,但在两字或两字以上连读时,往往会发生这几个字读音或声调发生变化的现象,这类现象统称为连读音变。闽东语的连读音变可以分为连读变调、连读变声,以及连读变韵现象。此外,还有合音、增音、减音等特殊现象。在两个字发生连读的时候,由于受到其中一个字受到另外一个字的影响而发生声调变化的现象,称为连读变调。两字以上的字词连读的时候也会发生类似的现象,但规律比较复杂。大部分方言只存在前字受后字影响而变调的现象,如福州话、福清话、宁德话、霞浦话、寿宁话、福鼎话等。还有部分方言同时存在前字影响后字和后字影响前字的两种变调情况,如福安话、柘荣话、周宁话、古田话等,这些方言大多分布在福建省东北部。连读变声指的是两字连读的时候,一个字受到另一个字音韵的影响而发生音变的现象。闽东语各方言中,大多数存在后字声母受前字韵母的影响而变化,这种被称为顺同化,又称声母类化。也有极少数发生后字声母影响前字音韵的现象,称为逆同化。福鼎话不存在连读变声的现象。连读变韵指的是前字受到后字影响而发生韵母变化的现象。有些方言连读变韵较少发生变韵,如周宁话。也有些方言的变声变韵没有普遍规律可循,例如寿宁话。闽东语各方言在字词发音上往往存在很大差异。以下是数字“一”到“十”在闽东语部分方言中的读法。闽东语各方言中也存在着一些词汇的差异。目前闽东语各方言的状况都不容乐观。由于中国大陆长期大力地推广普通话,政府不鼓励甚至禁止市民在公共场合、媒体面前使用方言,致使闽东语所有方言的使用者都在逐渐减少。使用闽东语最发达的地区的福州市,由于学校长期使用普通话教学、禁止学生在校园使用“方言”,不少家长也认为说“方言”对孩子成长有负面影响,加上外来人口的不断涌入,其衰退的速度最为迅速。2004年,东南快报记者对福州市区的20名学生进行随机调查,发现其中9人不会说福州话,占将近半数;受访者没有一人会哼唱福州话童谣。近年来,开始有政府和民间人士保护闽东语方言。2008年3月16日,福州电视台生活频道开设福州话节目《攀讲》栏目。2013年4月,苍南县钱库镇成立苍南蛮话研究发展中心,旨在传承蛮话方言、弘扬蛮话文化、编撰蛮话方言词典和创办蛮话培训基地。2016年,福州地铁试运行,依次使用普通话、福州话和英语三语报站。现今,福州地铁车厢内广播使用三种语言,先后依次为普通话、福州话和英语。在中华民国的马祖,由于蒋中正时代的强制推广国语,闽东语也受到打压,面临同样的式微困境。中华民国于2000年颁布《大众运输工具播音语言平等保障法》,规定连江县的大众交通工具上必须加播福州语的播音,以保护福州话在公共场合的使用。同时,在马祖校园里实施当地本土语言教育。在马来西亚砂拉越,早期大部分华裔使用福州话的比较多,但现在使用福州话的华裔人口减少很多。

相关

  • 举腿试验举腿试验(straight leg raise)也称为拉塞格证候(Lasègue's sign)及拉塞格试验(Lasègue's test),是对于下背痛病人的一种检查方式,可检查是否有潜在的椎间盘脱出症,多半会在L5,也就是
  • Memento moriMemento mori(拉丁语词组,意思为“勿忘你终有一死”)是中世纪西方基督教对必死性之反思的理论及实践,尤其是作为一种思索尘世之虚幻和一切物质与和世俗工作之短暂的方式。它经常
  • 血小板血小板(英语:platelet),也称血栓细胞(英语:thrombocytes,源自于希腊语的θρόμβος“凝块”以及κύτος“细胞”),为血液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与凝血因子一起,借由结块作用,对血管受
  • 致命创伤致命创伤也称为致命伤,是非常严重,直接导致死亡的创伤,创伤多半会指穿透伤或撕裂伤,创伤的原因可能是意外,或是有意造成的伤害(杀人或是自杀),死亡不一定会和致命创伤同时出现,但会在
  • 异染性脑白质退化症异染性脑白质退化症(Meta-chromatic leuko-dystrophy、MLD,亦称: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症、芳基硫酸酯酶A缺乏症<Arylsulfatase A deficiency/ARSA deficiency>、Greenfield's
  • 不等鞭毛类不等鞭毛总门(学名:Heterokonta)旧为不等鞭毛门,是真核生物的主要演化支之一,已知的下辖物种超过10万个物种,当中大多数属于藻类,从多细胞的大型藻类海带,到单细胞的各种浮游硅藻,这
  • 塑料塑料是指以高分子量的合成树脂为主要组分,加入适当添加剂,如增塑剂、稳定剂、抗氧化剂、阻燃剂、润滑剂、着色剂等,经加工成型的塑性(柔韧性)材料,或固化交联形成的刚性材料塑料最
  • 青壮年青壮年(young adult)一般是指年龄在30岁至40岁(或41岁)周岁年纪的成人,不过也有不同的定义(例如爱利克·埃里克森提出的埃里克森社会心理发展阶段等)。成人在青壮年之后的阶段称为
  • LibGen创世纪图书馆(英语:Library Genesis,缩写为LibGen)是科学论文及书籍的搜索引擎,可以免费提供被挡在付费墙(paywall)(英语:paywall)后的内容。截至2018年6月,创世纪图书馆数据库宣称其
  • 毒物 (杂志)毒物(Toxins)是一本毒理学学术刊物,收录毒理学研究论文及所有有关对动物、植物、微生物有毒性的物质的研究。该刊已得到SCI收录,2016年影响因子为3.03,在中科院SCI分区中为毒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