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药

✍ dations ◷ 2025-08-08 23:27:16 #花药
花药(英语:anther)是花中雄蕊的一部分,附着于花丝顶端。花药内部含有小孢子母细胞,并可行减数分裂产生花粉(内含雄配子)。典型的花药有两叶,并于中部或基部与花丝相连。花药一词来自拉丁文anthera,意为“从花朵中萃取出的药”,而此字有可追溯至古希腊文的ἀνθηρά,该词为ἀνθηρός(意为“花朵盛开的”)的雌性变化。依中华民国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及《异体字字典》,正字作“花药”,不得作“花药”。花药可依与花丝的着生方式分为以下数种:另外花药开裂的方式可分为孔裂、瓣裂与纵裂等。花药可由药隔分为两叶,每一叶称为一个药室(locule),从外到内为表皮(epidermis)、纤维层(endothecium)、中间层(middle layer)与绒毡层(英语:Tapetum (botany)),其中绒毡层对花粉的发育相当重要,其细胞通常较大且含有一个以上且较大的细胞核,随着孢子母细胞的分裂,绒毡层细胞的细胞核也进行分裂,甚至可能因核聚变产生多倍体或多丝染色体(英语:polytene)。特别大的细胞核与提供发育中的花粉养分与各种调节物质有关,除此之外,绒毡层的功能还有协助花粉壁的形成,以及分泌葡聚糖酶(callase)以使减数分裂刚产生的四个小孢子互相分离,绒毡层的细胞若遭破坏会使花粉发育失败。花药的最内部是1至2个花粉囊,内有小孢子母细胞(microsporocyte),可行减数分裂产生小孢子,再经过有丝分裂产生管细胞与两个生殖细胞而组成成熟的花粉粒。

相关

  • 维管束维管束是指维管植物(包括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维管组织,由木质部和韧皮部成束状排列形成的结构。维管束多存在于茎(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幼体)、叶(叶中的维管束又称为叶
  • 有限集合数学中,一个集合被称为有限集合,简单来说就是元素个数有限,严格而言则是指有一个自然数n使该集合与集合 { 1 , 2 ,
  • 阿利效应阿利效应是一个在生物学中的现象,它反映了在一个种群中的种群规模、密度和平均个体适应度(通常被测量作人均人口增长率)具有相关联系的效应。虽然当时阿利效应这个概念还没有被
  • 共和党革命共和党革命,是指美国的共和党在1994年中期选举中,在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纽特·金瑞契的领导的共和党革命下,成功重夺美国国会众议院及参议院控制权,终结民主党对国会长达40年的控制
  • 巨大病毒巨大病毒(Megavirus)是继拟菌病毒和马赛病毒后,于智利海岸水域中发现的又一种巨大病毒,因为该病毒是当时发现的最大的病毒,且该病毒株发现于智利海域,因此该病毒株被命名为 Megavi
  • 量子点量子点(英语:Quantum Dot)是在把激子在三个空间方向上束缚住的半导体纳米结构。这种约束可以归结于静电势(由外部的电极,掺杂,应变,杂质产生),两种不同半导体材料的界面(例如:在自组量
  • 半缩醛半缩醛(Hemiacetal)是一类同一碳上连有一个羟基,一个烷氧基和一个氢的有机化合物。半缩醛可由醛与醇反应得到,而半缩醛可以继续和醇反应得到缩醛。半缩醛在酸性和碱性水溶液中都
  • 托马斯·赫胥黎托马斯·亨利·赫胥黎,FRS(英语:Thomas Henry Huxley,1825年5月4日-1895年6月29日),英国生物学家,因捍卫查尔斯·达尔文的进化论而有“达尔文的斗牛犬”之称。他为了对抗理查·欧文
  • 提格雷语提格雷语(吉兹语:ትግረ tigre 或 ትግሬ tigrē,Xasa)属于亚非语系闪语族中的一个成员,从吉兹语演变出来,与阿姆哈拉语关系密切,并一样使用吉兹字母来拼写。提格雷语使用在伊索比
  • 二氢吡喃2,3-二氢吡喃,分子式 C5H8O。无色易燃液体,有类似醚的气味。溶于水和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在少量酸催化下,与醇、酚类起加成反应,生成稳定的α-四氢吡喃醚类化合物。该加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