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obar

✍ dations ◷ 2025-07-09 21:05:59 #化名,变量

foobar是计算机程序领域里的术语,并无实际用途和参考意义。在计算机程序设计与计算机技术的相关文档中,术语foobar是一个常见的无名氏化名,常被作为“伪变量(英语:metasyntactic variable)”使用。

从技术上讲,“foobar”很可能在1960年代至1970年代初通过迪吉多的系统手册传播开来。另一种说法是,“foobar”可能来源于电子学中反转的foo信号( q ¯ {\displaystyle {\bar {q}}} );这是因为如果一个数字信号是低电平有效(即负压或零电压代表“1”),那么在信号标记上方一般会标有一根水平横线,而横线的英文即为“bar”。在《新黑客辞典(英语:Jargon File)》中,还提到“foo”可能早于“FUBAR”出现。

在大约1930年至1952年之间,foo出现在比尔·霍尔曼(英语:Bill Holman (cartoonist))的漫画《Smokey Stover(英语:Smokey Stover)》中,比尔·霍尔曼说他之所以使用这个词,是因为在旧金山唐人街的一个中国玉雕雕像的底部看到了这个词,据称它象征着“好运”。这可能与汉字“福”有关,“福”有时被翻译为“'foo”。

单词“foobar”或分离的“foo”与“bar”常出现于程序设计的案例中,如同Hello World程序一样,它们常被用于向学习者介绍某种程序语言。

“foo”“bar”常被作为函数/方法的名称或变量名。

下面是一段通过“foo”和“bar”来演示如何在Java、C及C++中连接两个字符串的实例程序:

//Java CodeString foo = "Hello, ";String bar = "World";System.out.println(foo + bar);//Hello, World is printed to the screen by printing foo and bar


相关

  • 多肽肽(英语:peptide,来自希腊文的“消化”),旧称胜,即胜肽,又称缩氨酸,是天然存在的小生物分子,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物质。由于氨基酸的分子最小,蛋白质最大,而它们则是氨基酸单体组
  • 家庭自动化家庭自动化(Home automation),是指家庭中的建筑自动化,也被称作智能家庭(smart home)。在英文中也有 Domotics 的称呼。家庭自动化系统能够控制灯光、窗户、温湿度、影音设备以及
  • 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厌食症(英语:anorexia nervosa),一般称为厌食症(英语:anorexia)是一种进食障碍,一般分别为:“自我约束型”以及“暴饮暴食型”。其中“自我约束型”厌食患者占多数,此型患者会万
  • span class=nowrapCosub3/sub(POsub4/sub)sub&g磷酸钴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o3(PO4)2。在商业上,它是一种被称作“钴紫”无机颜料。这种材料的薄膜可以催化水的分解。混合钴(II)盐溶液和磷酸盐的溶液时,会沉淀出四水合
  • 微人脉微人脉是新浪微博上的一款网页应用,一个面向白领和商务人士的社交网络(SNS),提供与LinkedIn类似的社交招聘、人际关系拓展、话题讨论等服务。用户可以使用新浪微博账号登录微人
  • 太空竞赛时间表这是从第一个洲际弹道导弹到阿波罗-联盟测试计划的太空竞赛时期的航天首次成就年表。1在发射前,改计划领导者直接从美国海军研究实验所(NRL)调转到美国国家航空宇航局(USA-NASA).
  • 万荣话万荣话指的是通行于山西省万荣县境内的方言。语言学分类一般归为中原官话汾河片,万荣话属于晋南方言,与其他中原官话差距极大。万荣话共有28个声母(包括零声母)万荣话共有35个
  • Cloba·UCloba・U(日语:くろば・U),日本漫画家、插画家、游戏开发者。旧笔名为Cloba(日语:くろば)。东京大学出身。2007年起以“Cloba”名义在商业志上开始刊载漫画与插图。除原创百合作品
  • 理查德·冯·米泽斯理查德·冯·米泽斯(Richard von Mises,1883年4月19日-1953年7月14日),奥地利数学家和空气动力学家。理查德·冯·米泽斯是经济学家路德维希·冯·米塞斯的弟弟。
  • 诃陵诃陵(爪哇语:Karajan Kalingga),又称阇婆,是6世纪时期的一个印度文化圈的王国,位于今日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的北部沿海一带。诃陵与古泰、达鲁马同为印度尼西亚历史上最早的王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