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全球事务部

✍ dations ◷ 2025-07-18 15:44:08 #加拿大全球事务部

加拿大全球事务部(英语:Global Affairs Canada, GAC;法语:Affaires mondiales Canada, AMC),法定名称为加拿大外交、贸易和发展部(英语: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Trade and Development),是加拿大政府负责外交、领事关系、国际贸易、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等工作的行政部门。

1909年6月1日,加拿大自治领政府成立对外事务部(英语:Department of External Affairs;外事部),最初的办公地址在渥太华市中心一家理发店上方的简陋办公室内。作为英联邦自治领,当时的加拿大刻意避免使用“外交”(Foreign Affairs)一词,而选用“对外事务”(External Affairs)对该部的名称加以表述。加拿大联邦成立初期,其外交政策仍然由英国控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加拿大自身对其外交政策的控制权逐步加大。《1931年威斯敏斯特法令》标志着加拿大在外交领域取得完全自主权。然而由于历史传统,“对外事务”(External Affairs)一词在当时被保留下来。

1892年,贸易与商务部(英语:The Department of Trade and Commerce)及其所属的贸易专员局(英语:Trade Commissioner Service)获准成立。1969年,贸易与商务部同工业部整合,组建工业贸易与商务部(英语:Department of Industry Trade and Commerce,ITC):454-457。对外事务部和工业贸易与商务部共同维持加拿大海外办事处网络,并保持不同程度的协调配合关系:454-457。

1968年,在科伦坡计划实施的背景下,加拿大国际开发署(英语:Canadia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gency)在对外事务部下属机构对外援助办公室的基础上成立:198-199。

20世纪70年代及80年代初,加拿大政府在确保加拿大驻外办事机构间协调配合方面付诸了更多努力,并加强了加拿大驻外使领馆馆长(英语:Head of mission)(大使、高级专员、总领事)在领区驻外机构中的领导作用。1979年,加拿大总理查尔斯·约瑟夫·克拉克决心整合该国的传统外交系统、贸易专员系统和移民外事系统。1982年2月,加拿大总理皮埃尔·特鲁多决定推动新的《对外事务部法案》,将对外事务和国际贸易职责整合在一个部门里,组建对外事务和国际贸易部(英语:Department of External Affair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449-451。1983年,加拿大国会通过了《对外事务部法案》:230。同时,还将加拿大工业贸易与商务部的工业管理职责与区域经济发展部整合,组建区域产业发展部(英语:Minister of Regional Industrial Expansion (Canada))。

1993年,加拿大政府将对外事务和国际贸易部更名为外交和国际贸易部(英语: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1995年的一项国会法令正式批准了该部的更名事宜。改革后,外交和国际贸易部设立外交部长、国际贸易部长2个内阁部长职位:198-199。

2003年12月,加拿大内阁决定将外交和国际贸易部拆分为加拿大外交部(英语:Foreign Affairs Canada)和加拿大国际贸易部(英语:International Trade Canada)2个内阁部门。然而,加拿大下议院于2005年2月在第一次投票中否决了关于正式撤销外交和国际贸易部的法案。其后,加拿大政府仍在未经议会法案批准的情况下,保持了外交部、国际贸易部的行政分离关系:224。

2006年初,新上台的斯蒂芬·哈珀政府决定将加拿大外交部与加拿大国际贸易部重新合并,成立外交和国际贸易部(英语: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又称Foreign Affair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Canada):224。

2013年3月21日,保守党政府向加拿大国会提交综合预算法案,提议将外交和国际贸易部与加拿大国际开发署合并,组建外交、贸易和发展部(英语: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该法案于2013年6月26日得到加拿大总督御准。

2015年11月4日,贾斯廷·特鲁多率领的加拿大自由党政府宣布将加拿大外交、贸易和发展部在加拿大联邦识别计划下的公开指定名称修改为“加拿大全球事务部”(英语:Global Affairs Canada),该部的法定名称仍保持不变。

加拿大全球事务部分为加拿大外交部长(英语: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 (Canada))、加拿大国际贸易部长(英语:Minister of International Trade (Canada))、加拿大国际发展部长(英语:Minister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Canada))、加拿大法语国家事务部长(英语:Minister responsible for La Francophonie (Canada))四大主官。外交部长下设副部长(Deputy Minister)、助理副部长(Associate Deputy Minister)两级职务;国际贸易部长下设副部长(Deputy Minister)职务;国际发展部长下设副部长(Deputy Minister)、高级助理副部长(Senior Associate Deputy Minister)两级职务。同时,全球事务部设置外交部常任秘书、外交部领事事务常任秘书、国际贸易和多元化部常任秘书、国际发展部常任秘书四个事务官职务。

加拿大全球事务部设置下列机构:

相关

  • 圣母升天节圣母升天节纪念于每年的8月15日,在厄弗所大公会议基于肯定耶稣是真天主又是真人,宣认玛利亚为天主之母的信理。此后圣母敬礼便在各地蓬勃发展起来。至教宗本笃十四世,宣布玛利
  • span class=nowrapNdsub2/sub(SOsub4/sub)sub&g硫酸钕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d2(SO4)3。用硫酸溶解氧化钕,可以得到硫酸钕;金属钕、碳酸钕、氢氧化钕和硫酸的反应也能得到硫酸钕:反应之后,溶液蒸发,即可得到硫酸钕的水合物
  • 飓风卡特里娜除特别注明外,此条目或章节的时间均以北美东部时区(UTC-4)为准。飓风卡特里娜(英语:Hurricane Katrina)是2005年8月出现的一个五级飓风,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造成了严重破坏
  • 宅男宅男一词是台湾的互联网文化兴盛后,根据“宅”字在中文里的意思,对日语借词“御宅族”重新定义,扭曲原本含意并经约定俗成后,创造出的汉语新词汇。连同“宅女”,于2012年正式收录
  • 王渤生王渤生(1920年-),河北沧县人,出生于天津,经济学家。父亲王南复为民国初年的知名教育家。王渤生曾就读于河北省立第一中学(现天津市第三中学),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经济系。1948年赴美
  • 三角仑山三角仑山,位于台湾新北市坪林区大林里与石里交界处,近宜兰县礁溪乡边界的一座山峰,峰顶海拔1,029米,于2006年入选新版台湾小百岳。该山为石�溪支流四堵溪、姑婆寮溪与得子口溪分
  • 菲里科斯·厄马克拉人权奖菲里科斯·厄马克拉人权奖(英语:Felix Ermacora Human Rights Award)是一个奥地利人权奖,2005年由奥地利人民党建立,每年颁奖一次,有2个奖项,一个奖给记者。该奖以20世纪奥地利人权
  • 飓风伊万对小安的列斯群岛和南美洲的影响影响其它维基资源飓风伊万对小安的列斯群岛和南美洲的影响为共计45人死亡,经济损失超过12.47亿美元(2005年美元,相当于2021年的15.7亿美元),其中又以格林纳达最为严重,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当地受飓风破坏最为严重的一次。这场风暴源于10月5日的一股东风波,之后经爆发性增强成为大型飓风,于9月7日以每小时205公里风速在小安的列斯群岛以南近海掠过。当时飓风中心向外延伸260公里外风力仍有热带风暴强度,向外延伸110公里外风力则有飓风强度,风眼的北部也在格林纳达上空经过。受创最为严重的格林纳达遭受了价值
  • 卞留念卞留念(1962年6月-),男,汉族,江苏南京人,中国作曲家,一级作曲,现任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
  • 徐昭隆徐昭隆(1917年5月-2017年10月19日),,浙江省慈溪县(今宁波)人,出生于上海,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前副董事长兼总经理。193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曾担任上海庆成颜料公司经理和上海归侨实业公司经理。1952年后,先后担任中国染料工业公司总经理,上海市染料工业公司副经理,上海市染料油漆工业公司副经理,上海市有机化学工业公司副经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业务部经理和副总经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2017年10月19日在上海市逝世,享年100岁。徐昭隆是全国工商联第5、6届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