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影

✍ dations ◷ 2025-10-09 00:06:11 #印度电影
印度是重要的电影出产地区。印度的电影产量是世界之冠(2002年出产1200套电影),主要应付国内庞大的需求。印度电影在住有大量印度移民的国家也很受欢迎。1950年代到1990年代,绝大部分印度本地制作的电影利润可观,因为电视和外来电影的竞争较少。但随着电视与电视台的普及、外国电影大量涌入,很多印度电影都惨淡收场。受欢迎的本地制作则受盗版影响而利润大减。印度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不同语言的族群对母语的电影有很殷切的需求,造就了电影业的发展, 印度电影大致可分为南北两派,以孟买为基地的北印度电影业宝莱坞发展最为成熟,是当中较规模最大的一个分支,其制作的电影是以印地语为主要语言。还有以西印度古吉拉特邦的Dhollywood、以海德拉巴为基地、专门出产泰卢固语南印度电影的Tollywood等等,上映的《帝国战神:巴霍巴利王》就是来自南印度。著名导演萨雅吉·雷则是出身自孟加拉语电影业,他于1992年获颁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伦敦影展的萨雅吉·雷奖项以他的名字命名。印地语是最普及的语言,所以印地语的电影产量和票房数字均最大。很多在印度其他地区成名的电影工作者都会到宝莱坞寻找机会。不同地区的电影会互相模仿,所以同一套电影可能会有不同语言的版本。1960年代到1980年代,印度的艺术电影主要由政府资助。导演可向政府申请拨款拍摄印度主题的非商业电影。这些导演主要从政府的电影学校毕业。北印度印地语通行的情况,使得宝莱坞成为了最大的电影中心。而基于南印度泰米尔语、泰卢固语双强并立的特点,南印度的电影中心也有两个:一个是位于安得拉邦首府海德拉巴的“托莱坞”,以及泰米尔纳德邦首府钦奈的“考莱坞”。另外还有两个市场份额较小的,用其它达罗毗荼语的“莫莱坞”和“桑达坞”。前者位于喀拉拉邦;后者则位于第四个南印度邦“卡纳塔克邦”首府。印度还有托莱坞(TOLLYWOOD)、考莱坞(KOLLYWOOD)、莫莱坞(MOLLYWOOD)和桑达坞(SANDALWOOD)等另外四个电影产业基地。其中,位于印度北部城市孟买的宝莱坞规模最大,每年大约能够占据全国票房的43%,其他四个均位于印度南部,其中考莱坞和托莱坞也各占近20%的市场。由于印度种族及语言众多,为求各种族间的顺畅对话,印度官方大力推广的英语是不可或缺的,近年来的印度剧本中必有大量的英语对白;而电影制作单位会在后制时加入英语与其他方言(视上映地区而定)的字幕。萨蒂亚吉特·雷伊阿米塔布·巴沙坎沙鲁克·汗萨尔曼·汗阿米尔·罕菊希·曹拉佩丽冉卡·曹帕拉比帕莎·巴苏荻皮卡·帕都恭

相关

  • 阴虱Pediculus pubis Linnaeus, 1758阴虱(Pthirus pubis)是一种寄生于人体毛发的寄生虫,长约1至3毫米,无翼。因常见于阴部,故称阴虱。另外,由于阴虱身体扁平,远看如同皮屑,细看则如同小
  • 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英语:Japanese encephalitis,港澳台译为日本脑炎),中国大陆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英语: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导致的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
  • 法语法语在美国是一个少数族群语言,根据2010年的统计资料,大约207万五岁以上的美国人口在家中使用法语,使法语成为在美国第四多人使用的语言,仅次于英语、西班牙语、汉语(含方言)。法
  • 古希腊古希腊(希腊语:Ελλάς,转写:Ellas;英语:Ancient Greece)是一段希腊的历史时期,狭义上指希腊地区从公元前12世纪迈锡尼文明毁灭至公元前146年希腊地区被罗马共和国征服为止。广义
  • 聚碳酸酯聚碳酸酯(英语:Polycarbonate, PC)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无定性热塑性材料。其名称来源于其内部的CO3基团。聚碳酸酯,耐酸、不耐油,不耐紫外线,不耐强碱。聚碳酸酯无色透明,耐热,抗冲击,阻
  • 吴音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苏斯苏塞(阿拉伯语:سوسة‎  Sūsa)位于突尼斯东部哈马马特湾畔,是苏塞省的首府。位于首都突尼斯以南 140千米(87英里),有人口271,428人(2014年)。苏塞是一个渡假胜地,深受欧洲游客欢
  • 消旋酶消旋酶(英文:racemase),属于异构酶,能够催化生物分子中立体化学的反转。 消旋酶催化仅具有一个不对称中心的基质中的不对称碳原子周围的立体化学反转。 差向异构酶催化具有多于一
  • 温斯乔火灾坐标:54°25′27″N 3°29′54″W / 54.4243°N 3.4982°W / 54.4243; -3.4982温斯乔火灾(英语:Windscale fire),是指1957年10月10日,在英国坎伯兰(现坎布里亚郡塞拉菲尔德(英语:Sell
  • 詹姆斯·杜瓦詹姆斯·杜瓦(英语:James Dewar,1842年9月20日-1923年3月27日),苏格兰物理学家、化学家。他设计了杜瓦瓶,成功液化了氧气、氢气等多种气体,为低温物理的研究提供了条件。杜瓦出生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