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与法律

✍ dations ◷ 2025-10-08 17:23:35 #性与法律
性犯罪是指未经双方同意违反自由意愿的性行为及有关的犯罪行为,通常性犯罪会伴随暴力行为发生,常见的性犯罪有强迫性行为、性骚扰、猥亵及拐卖人口。短语“最低合法性交年龄”或“法定强奸”通常不会出现在法规当中,当被用于性行为时,同意年龄是指当事人可以负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限度。这点不应该与成人年龄、无民事责任或最低婚姻年龄相混淆。同意年龄因司法辖区的不同而不同。中位数大概在16到18岁不等,但是有的法律将年龄规定为9到21岁。有的司法辖区中,同意年龄加入了心理和功能方面, 使得如果受害人的心理年龄过低时,可以计算其顺序计年。有的司法辖区完全禁止婚外性行为。相对年龄可以因性行为的形式、性参与者、或其它信任关系的不同而不同。有的司法辖区可能准许未成年人彼此发生性关系,而不是在年龄问题上一刀切。触犯法律的惩戒包括初级的行为不检点,如“腐蚀未成年人”、到“违法犯罪”的重刑。中华民国刑法第10条第5款:.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margin-top:0;overflow:hidden}.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line-height:1em;text-align:left;padding-left:2em;margin-top:0}.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 cite{font-size:small}“称性交者,谓非基于正当目的所为之下列性侵入行为:一、以性器进入他人之性器、肛门或口腔,或使之接合之行为。二、以性器以外之其他身体部位或器物进入他人之性器、肛门,或使之接合之行为。”插入女性尿道不为性交。参见“第十六章 妨害性自主罪”、“第十六章之一 妨害风化罪”、“第十七章 妨害婚姻及家庭罪”。中华民国刑法第227条规定,依行为对象年龄之不同,而有不同处罚刑度。由此可见,性同意年龄为满十四岁,但要满十六岁以上,方具有性自主能力。数据来自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对各会员国每10万人口中有警方记录的性侵案例的统计,年份为2011年,括号内的数字为该国在《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中的性别平等2011年度得分:数据来自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对各会员国每10万人口中有警方记录的性侵案例的统计,年份为2011年,括号内的数字为该国在《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中的性别平等2011年度得分:数据来自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对各会员国每10万人口中有警方记录的对儿童施加性暴力案例的统计,年份为2011年,括号内的数字为该国在《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中的性别平等2011年度得分:数据来自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对各会员国每10万人口中有警方记录的对儿童施加性暴力案例的统计,年份为2011年,括号内的数字为该国在《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中的性别平等2011年度得分:各地法律案例:

相关

  • 神经眼科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神经眼科学(英语:Neuro-ophthalmology)
  • 糖萼糖萼(也称为细胞外基质)是糖蛋白和糖脂覆盖物,其围绕在一些细菌,上皮细胞和其他细胞的细胞膜上。大多数动物上皮细胞在其质膜的外表面上具有类似绒毛的涂层。 该涂层由几种膜糖
  • 音叉音叉由弹性金属(多为钢)制成,末有一柄,两端分叉,型如拉丁字母‘U’。音叉拥有一固定的共振频率,受到敲击时则震动,在等待初始时的泛音列过去后,音叉发出的音响就具有固定的音高。一
  • 针灸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体。中医学中采用针刺或火灸人体穴位来治疗疾病,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根据中医学理论,通过刺激穴位可以改善经络中的气的
  • 自然自然(英文:Nature),是指不断运行演化的宇宙万物,包括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两个相辅相成的体系。人类所能理解地自然现象有:生物界的基因模因、共识主动、意识行为、社会活动和生态系统
  • 水溶液水溶液(aqueous,aq)是指溶剂是水的溶液。在化学反应中,若反应物或生成物为水溶液,一般会在其化学式右下方加上(aq)识别。例如食盐NaCl的水溶液,会用NaCl(aq)表示。由于水是自然界
  • 眼科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眼科学是医学上研究眼部疾患一个分支,
  • 赤藓糖赤藓糖(英语:Erythrose),又名显红糖,在分类上属于丁糖与醛糖,在费希尔式看来,中间两个碳原子上的羟基在碳骨架的同侧。其衍生物赤藓糖-4-磷酸是磷酸戊糖途径非氧化反应阶段中的一种
  • 同一性与变化在哲学的形而上学领域中,同一性与变化的关系是看似简单却复杂的议题。本条目是要探讨“变化与同一性的问题”。当一个物体变化,它总是在某个特定方面变化。一个婴儿成长,他是在
  • 马丁·布伯马丁·布伯(德语:Martin Buber,1878年2月8日-1965年6月13日),奥地利-以色列-犹太人哲学家、翻译家、教育家,他的研究工作集中于宗教有神论、人际关系和团体。马丁·布伯的著作,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