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深作战

✍ dations ◷ 2025-10-03 20:44:43 #纵深作战
纵深作战(英语:Deep battle),指的是陆战上一种以攻击为主要目标的战术。其主要理论是对前线及后方的敌方部队发动同时且连续的攻击,以突破敌方防御为目标,之后包围歼灭敌军。此一战术需要大量的战力,以足够的纵长对前线敌方部队进行全方面的进攻,同时火炮与轰炸机对后方的敌方部队展开轰炸,另外在可能的情况下,空降部队则空投至后方要道处来切断敌方退路。苏联的图哈切夫斯基元帅便是纵深战术(另译:纵深战略)得以理论化的重要人物。1920年至1930年间,苏联红军的理论学家提出了纵深作战的概念。 。这是一个直接于广泛经验后得到的结论,经验就是于俄国内战与波苏战争时期骑兵阵形广阔连绵的移动。纵深作战包含了复合的军或是军团于调动时同时排列阵形,其理论并不是要凭单次作战而求得胜利,而是借着复合作战,指挥着平行同方向且连续的行动,以求取胜利。如此,纵深作战与我们平常熟知的闪击战大异其趣。纵深作战之目标是为同时攻击敌人,并贯穿其地面武力之厚度,而引起敌人防御系统灾难式的失败。高度流动的结构则是作战之利器,借此闯入纵深敌后,并削弱消灭敌人重建防御的能力。作战将兵力大致分为两个梯队,第一梯次编队扮演着纵深作战的第一层,其部队紧密的沿着前线面对敌人配置。当行动开始,第一梯次编队必需与敌人形成紧密的接触,则第二梯次编队则是扮演支援的角色。苏联纵深作战理论仰赖科技的发展,而机动作战(maneuver warfare)的理论也大大提升了纵深作战得以快速、高效率的确保胜利。在红军内部,同时还有航空部队与装甲部队的发展,为纵深作战提供了理论发展的动力。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指出,空军应该用超越步兵与炮兵与其它兵种的范围,以打击目标物。于最大量的战术影响,空军应该以最大量,集中于同一时间、空间中,给予敌人重点打击。纵深作战的概念,第一次正式出现于红军于1929年的野战规范中,并且于1935年出版的“纵深战斗指导教范”(Instructions on Deep Battle)发展成熟。其概念最终于陆军于1936年编入“暂定野战规范”(Provisional Field Regulations)。1937年至1939年间的苏联大清洗杀害了许多红军将材,包括了有红军拿破仑之称的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其后果,或是说其结果就是纵深作战的理论于西班牙内战中与对抗芬兰的冬季战争中被摒弃。直到当德国于1940年,在对法国黄色作战(法国战役)中快速的获得胜利,苏联方面开始有着潜在战争的威胁,才再次重视纵深作战。一个早期可能有效的纵深作战范例,苏联战胜日本的诺门罕战役,苏联军队由图哈切夫斯基的学生朱可夫所领导,于1939年的八九月之际,击退日军。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战教范的发展,归功于许多优良的理论基础,这些都是1936年野战规范与纵深作战想法的贡献。机械化部队快速的成长,而且熟于运用管理,对于苏联军事力量的发展,德国少将梅莱亭(英语:Friedrich von Mellenthin)已有所纪录。有两项军事行动可能可以贴切的阐述纵深作战,一个是1945年一二月间,对抗德意志国防军的维斯瓦河-奥得河攻势;一个是1945年八月间,于满洲地区进攻日本关东军的八月风暴行动。这两者都是红军快速而且压倒性的胜利。

相关

  • 过氧化物酶过氧化物酶(EC编号 1.11.1.x)是很大的一族酶,它们通常催化一个下面形式的反应:这一类酶当中有很多酶的最理想底物为过氧化氢,还有一些则有机的氢过氧化物如过氧化脂类。过氧化物
  • 不可观测性不可观测性(英语:unobservability),是一种物理特性。人类不可直接观测其存在、本质、特性、质地,或交互作用的事物就称为不可观测的事物。在科学哲学中,不可观测的事物的典型例子
  • 冷漠冷漠或无情指缺乏情感、兴趣及关切之心。冷漠的人保持着冷淡的态度,或会抑压着担忧、兴奋、动机及或激情,并失去对生命以及世界在情感、社会、灵性、哲理和实质的关心和兴趣。
  • 曼彻斯特运河曼彻斯特运河(Manchester Ship Canal)是位于英国西北英格兰曼彻斯特的一个运河系统,连通曼彻斯特和爱尔兰海。曼彻斯特运河全长58公里,起点是梅西河。曼彻斯特运河的历史可以追
  • 编年史年代记(Chronicle)是一种用年代来排序的来记录历史事实和事件的文献记载方法。通常同时考虑历史上重要事件和本地事件的权重,此用来记录发生的和年代记编纂者的观点。对比故事
  • 谷应泰谷应泰(1620年-1690年),字赓虞,别号霖苍,明末清初直隶丰润(今河北唐山市丰润区)人。博闻强记,顺治四年(1647年)进士,历官户部郎中。顺治十三年(1656年)提督浙江学政佥事,利用公余,延揽名士,于
  • 生物多样性行动计划生物多样性行动计划是一个广受国际认可的计划,因应受到威胁的物种和栖息地,旨在保护和恢复生物系统及其多样性。最初推动这些计划的努力来自于1992年的生物多样性公约。至2006
  • 巴拉瑞特巴拉瑞特(Ballarat),早期中文亦称“孖辣”,位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中部高地(英语:Central Highlands (Victoria)),是距离墨尔本西北方105千米(65英里)的一座内陆观光城市,人口101,588(20
  • 植被气候带生物群系(英语:Biome)又称生物区系。由诸如植物集群、动物集群和土壤生物(英语:Soil biology)集群的各种生物群落组成,是生态学上气候条件相似并按照气候和地理划分的区域。因常以
  • 白斑角鲨白斑角鲨(学名:Squalus acanthias),又名棘角鲨或萨氏角鲨,软骨鱼纲角鲨目角鲨科的其中一种,是一种很著名的角鲨属成员。它们的特征是在两个背鳍上都有鳍棘,且没有臀鳍。它们分布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