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滇东北
✍ dations ◷ 2025-07-19 06:48:31 #滇东北
苗语滇东北次方言是苗语川黔滇方言的一支,分布在云南省东北的昭通市、昆明市、曲靖市和楚雄彝族自治州,以及贵州省西部的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织金县、赫章县、六盘水市和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说这种次方言的人口有30万。以贵州毕节市威宁县石门乡的石门坎苗话为标准音。20世纪初,英国传教士伯格理为滇东北苗语创制了一套文字,即老苗文。1950年代制定了《滇东北苗文改革方案(草案)》。这套新的苗文方案,虽然名义上是改革方案,实际上完全使用拉丁字母,和老苗文没有明显的关系。1980年代,在老苗文的基础上又改造出一种“规范苗文”,在云南昆明市、楚雄州、玉溪市、曲靖市等地推行。目前三种苗文都在使用。另有零声母,新苗文不标。塞音和塞擦音的清音一般配合阴调(第1、3、5、7调),浊音配合阳调(第2、4、6、8调)。老苗文和新苗文都不区别不送气清音和浊音,但是新苗文完整的标出调类,所以一般不会混淆。但是也有一些例外情况。浊擦音声母/ʐ/、/ɣ/较少见,新苗文里用相近的声母代替。声母/χ/用于现代汉语借词,对应于汉语拼音h /x/,新苗文也用h表示。所有浊音声母在2、4II、8II调都带有浊送气音。现代汉语借词中还有以/u̯/为介音的韵母和鼻韵母。新苗文把/ɑɯ̯/写成ang是因为这个韵母和苗语川黔滇次方言的ang /ɑŋ/有对应关系。滇东北次方言东部地区在8调的基础上,第4、6、8调部分或全部分裂成I、II两类,最多可以有11个调类。基本上名词、量词属于第I类,声调较高;其他词类属第二类,声调较低。新苗文和规范苗文里不区分这两类。贵州威宁县石门坎和云南武定县乌龙乡洒普山的声调如下。滇东北次方言有连续变调现象。和川黔滇方言一些其他次方言类似,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在第一个音节是平声(1、2调)的情况发生变调。例如石门坎话在这种情况下,第二个音节2调变1调,3调变5调,5调变7调,4I、4II调变6I调,6I、6II、8I、8II调变4II调。另外,石门坎话在第一个音节是其他一些调(3至8调,非II类)的情况下,第二个音节在一定条件下由I类变为II类。石门坎11个声调有些(如第1调和第3调)虽然本调调值相同,但是连续变调的表现不同,因此是独立的声调。
相关
- CYP2C194GQS· iron ion binding · steroid hydroxylase activity · oxidoreductase activity · (S)-limonene 6-monooxygenase activity · (S)-limonene 7-monooxygenase
- 人为误差人为误差(Personal Equation),又译个人误差,系起源于天文学的名词,指由个体差异导致的观测误差。1976年,天文学者金内布鲁克(Kinnebrook D.)在天文观测中,观测结果的误差达到了0.8秒,
- 阿尔巴尼亚语阿尔巴尼亚语(Gjuha shqipe /ˈɟuˌha ˈʃciˌpɛ/ 或 Shqip ),中文也称阿尔巴尼亚文,属印欧语系。使用者约五百万人,主要分布在阿尔巴尼亚、科索沃、马其顿以及希腊。其他东南
- 德文尖角体德文尖角体(德语:Fraktur,德语:.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
- 天然药物化学天然产物(英语:Natural product)是在自然界中由活生物产生的那些通常具有药理学或生物学活性的化学物质,可被用于药学上的药物研发与药物设计;而天然产物化学是运用现代化科学理
- 分子生物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广义的定义是从分子的面向对生物现象的研究;狭义的定义是从基因结构和功能的分子层面研究。这是一门从遗传学和生物化学衍生而来的学科。分子生
- 幻肢幻肢(phantom limb)是某些失去四肢的人类所产生的一种幻觉,这些人感觉失去的四肢仍旧附着在躯干上、并和身体的其他部分一起移动。幻痛,或幻肢痛、肢幻觉痛(phantom (limb) pain)
- 人治人治(英语:rule of man),指政府权力不受限制,依靠执政者的贤明来治理国家的方式和理论主张,其理想化的最佳政治模式是“贤人政治”。人治是一个用来特意表明跟法治相反情况的词汇,
- 腺瘤样瘤腺瘤样瘤(英语:Adenomatoid tumor),是一种原生的间皮性肿瘤。它一般出现于生殖道,比如睾丸和副睾。但是,它也发现于胰腺中。在妇科中,它也发现于子宫和输卵管里。
- 稷稷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