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英 (生态学家)

✍ dations ◷ 2025-07-20 15:28:36 #1914年出生,2003年逝世,林姓,琼山人,莫斯科国立大学校友,江西大学教授,海南大学教授,海南大学校长,中国生态学家,中国共产党党员 (1956年入党),中

林英(1914年11月15日-2003年7月12日),男,海南琼山人,中国生态学家,教育家。海南大学首任校长。

1914年11月15日生于广东省琼山县东头乡蓝美村。1930年代就读于北平中国大学生物系。七七事变后南下,转学至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博物地理系。1941年毕业后考入福建省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攻读研究生。1943年毕业后被提升为助理研究员。1944年任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讲师,1947年任国立中正大学理学院生物系讲师。1949年后,任南昌大学生物系讲师。

195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8月赴苏联莫斯科国立大学进修,后在苏联科学院森林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跟随苏联生态学家苏卡乔夫院士深造。1959年回国后,成立并领导了江西地植物学研究室。历任江西师范学院生物系副主任,江西中医学院药学系主任,江西大学生物系主任、教授,江西大学副校长(1979年-1983年)。1979年12月参与成立中国生态学会,曾任学会副理事长。

1983年调至海南,参与创建海南大学,任首任校长。1988年8月任海南省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副主任。1985年2月,任民盟海南行政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88年10月至1992年12月,担任民盟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海南省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代理主任委员。1992年8月后,成为民盟海南省委名誉主任委员。

2003年7月12日在海南海口逝世,终年88岁。

林英长期从事森林生态学和植物生态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经常赴野外实地考察。1955年,在南昌西山进行科学考察,在海拔1015米的山顶上发现了泥炭藓等沼生植物,写成论文《南昌西山泥炭治泽的初步研究》。这一发现为李四光院士研究地质年代第四纪冰川提供了珍贵资料。1977年,在江西三清山发现了世界稀有的华东黄杉群落,使这座仙峰的身价又抬高了百倍。2008年成功入选世界自然遗产。

主编和参编的学术著作有《中国植被》《中国森林》《江西森林》《江西植物志》《井冈山科学考察集》等。1991年被评为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相关

  • 作呕呕吐,是由于胃和肠道内容物(食糜)由于受到强力积压经过食道由口腔吐出的动作。在呕吐的过程中腹肌急剧收缩,贲门括约肌舒张、胃体肌肉舒张,这些生理反应造成腹腔压强升高,胃内容物
  • delta cellD细胞(Delta cells,亦可写作δ-cells或D cells)是一类可以分泌体抑素(somatostatin)的内分泌腺上皮细胞。D在胃、肠道,以及胰岛中都有分布。在人的胰岛中,D细胞遍布整个胰岛。与之
  • span class=nowrapCuCl/span氯化亚铜是铜(I)的氯化物,化学式为CuCl。氯化亚铜为无色固体,常作为制取其他铜化合物的原料。和其他第一列过渡元素的卤化物不同,它可以和一氧化碳形成稳定的配合物。由于铜(I)
  • 味蕾味蕾(taste buds )是舌上面、上颚和会厌表面的微型结构,其作用在于提供进食的食物的味觉的讯号。人的舌上约有10000个舌蕾。大多数味蕾位于舌表面的突起结构上,这些突起结构被称
  • 洋务派洋务派,是指清朝末期统治阶级内部在“洋务自强运动”中大力推行并付诸实施的清朝官员。与之相对应者是“顽固守旧派”。洋务派的骨干均为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与外国进行外交
  • 绿藻亚门绿藻亚门(学名:Chlorophytina)是绿藻门之下的一个分支,由下列五个纲组成:
  • 蛔形下目见内文蛔形下目(学名:Ascaridomorpha),即传统分类中的 蛔目(学名:Ascaridida)或蛔虫目, 原是胞管肾纲旋尾亚纲之下的一个目, 现时被降为小杆目旋尾亚目之下的一个下目级分类单元。然
  • 无为金丹道无为金丹道,前身为圣贤道,是二十世纪中期活跃于中国山东省北部的一个会道门,该会道门声称“末劫年”即将到来,并吸引大量农民入教。1951年8月,该会道门在博兴县发动武装暴动,建立
  • 果达古果达古县(卡纳达语:ಕೊಡಗು,Kodagu,Coorg)位于印度卡纳塔克邦的西卡特山脉(Western Ghats),毗连喀拉拉邦的北部和南卡纳达、哈桑和迈索尔三个县。该县的主要语言是果达瓦语(Kodava
  • 经济合作组织经济合作组织(英语:Economic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缩写:ECO)为亚洲政府间国际组织。该组织由伊朗、土耳其和巴基斯坦倡导,成立于1985年,1992年新增7个成员国共计达到10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