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大字

✍ dations ◷ 2025-07-19 14:04:38 #契丹文,语素文字,已消亡的书写系统

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
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
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
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

笔画 ‧  笔顺 ‧  偏旁 ‧  六书 ‧  部首
汉字结构(合体 ‧ 独体) ‧ 部件
俗字 ‧ 异体字 ‧ 多音字 ‧ 通假字 ‧ 假借字
隶变 ‧ 隶定 ‧ 古今字 ‧ 生僻字

右文说 ‧ 同形异义词

陆 ‧ 港 ‧ 台 ‧ 新 ‧  日 ‧ 琉 ‧ 朝 ‧ 越

吴语字 ‧  粤语字 ‧  四川方言字 ‧  南京官话字
客家话正音正字 ‧ 台湾客家语书写推荐用字
台闽汉字(字 ‧ 词)

繁体字 ‧ 简化字
汉字简化方案 ‧ 二简字 ‧ 简笔字

旧字体 ‧ 新字体 ‧ 扩张新字体
当用汉字 ‧ 常用汉字 ‧ 同音汉字书写规则

韩国国字 ‧ 朝鲜汉字 ‧ 汉文教育用基础汉字

合文 ‧ 女书 ‧ 则天文字 ‧ 闽南借音字 ‧ 注音符号
喃字 ‧ 岱喃字 ‧ 假名(万叶 ‧ 平 ‧ 片)
口诀 ‧ 吏读 ‧ 乡札 ‧ 韩国国字 ‧ 西夏文
方块侗字 ‧ 古壮字 ‧ 僰文 ‧ 傈僳竹书 ‧ 仡佬字

音读 ‧ 朝鲜汉字音

古汉越语 ‧ 喃音 ‧ 汉越音

契丹大字是契丹语的一种文字,与契丹小字统称契丹文。

辽太祖神册五年创制契丹大字,九月十四日(公元920年10月28日)制成,下诏颁行。契丹小字制成后,大字和小字共同使用。辽穆宗应历十年(公元960年)的《痕得隐太傅墓志》是现存时代最早的保存完整的契丹大字石刻。

金朝虽然创制了女真文,但是灭辽后契丹文仍在使用。直到金章宗明昌二年四月十六日(公元1191年5月10日),罢免国史院专写契丹文的官员;同年十二月十一日(12月28日)“诏罢契丹字”。

金世宗大定十六年(1176年)的《大金国先父郎君墓志铭》是现存时代最晚的契丹大字石刻。

契丹大字和汉字的书写方式类似,每个字代表一个音节。一些大字是直接假借汉字,比如:一、二、三、五、十、百、皇帝、囯。还有一些大字是将汉字改造字型、增减笔划而得的仿造字。超过半数的大字由于没有解读出来,所以也难以确定来源。目前发现的大字约有一千多个。

契丹大字金石资料字数合计1万5000左右,以石刻为主。保存完整的契丹大字石刻:

此外,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藏有契丹大字写本,有1万5000字。但是该写本字迹比较潦草,目前释读出的内容很少。

相关

  • 疑病症疑病症(英语:Hypochondriasis),也作疑病性神经症(Hypochondriacal neurosis)、虑病症,是指对自身出现的一些身体状况作出不合实际的解释,担心自己身患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疑病症患
  • 酸(有时用“HA”表示)的传统定义是当溶解在水中时,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大于纯水中氢离子浓度的化合物。换句话说,酸性溶液的pH值小于水的pH值(25℃时为水的pH值是7)。酸一般呈酸味,
  • 乔治·桑塔亚那乔治·桑塔亚那(英语:George Santayana,1863年12月16日-1952年9月26日)。著名西班牙裔美国哲学家、散文家、诗人、小说家。他出身西班牙,后移居美国,年轻时曾在哈佛大学学习,获得了
  • 鼩鼱鼩鼱科(qú jīng)(学名:Soricidae),又称尖鼠科,是真盲缺目的一科。其下有鼩鼱亚科。基本上所有鼩鼱都被归进此科。鼩鼱是一种体型细小、外貌有点像一种长鼻鼠的哺乳纲动物──虽
  • 反恐反恐字面意思为反对恐怖主义,亦可以指向:
  • 毛管蚜科毛管蚜科(Greenideidae)是蚜总科下的一个科。
  • 凌汛凌汛,俗称冰排,是有结冰期的河流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冰凌有时可以聚集成冰塞或冰坝,造成水位大幅度抬高,最终漫滩或决
  • 四分位数四分位数(英语:Quartile)是统计学中分位数的一种,即把所有数值由小到大排列并分成四等份,处于三个分割点位置的数值就是四分位数。第三四分位数与第一四分位数的差距又称四分位距
  • 佛教宇宙论大千世界(Tri-sahasra-mahā-sahasra-lokadhātu,直译即为三千大千世界),是佛教说明世界组织的情形。每一个小世界(lokadhātu,组成宇宙的要素;Cakravāḍa,围绕小世界的铁围),其形式
  • 航变云/航迹云飞机云,也称凝结尾迹(英语:contrail)或蒸气尾迹(英语:vapor trail),是一种由喷气式飞机引擎排出的浓缩水蒸气形成的可见云。原因为当引擎排出的炙热废气在空气中冷却时,它们会迅速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