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君权运动

✍ dations ◷ 2025-07-08 01:42:44 #政治哲学,君主制,法律哲学,政治术语

反君权运动(法语:Monarchomaques,英语:Monarchomachs),出现在16世纪末,反对绝对君主制的运动,最早由法国雨格诺派理论家所提出,为刺杀暴君(英语:Tyrannicide)提出理论上的支持。英语:Monarchomachs 这个单字是由苏格兰天主教法学家威廉‧巴克莱(William Barclay)提出,他结合了希腊语:μόναρχος(monarchos,意为独一的统治者,君主)以及希腊语:μάχομαι(makhomai,意为对抗),创造出这个单字,意思为反抗君主者。

因为法国宗教战争的刺激,造成这个思潮的出现。1572年圣巴泰勒米大屠杀更激发了反王室的情绪,反君权运动者提出人民主权论以对抗君主。当时的反君权法学家以喀尔文教派为主,诸如法兰索瓦·哈特曼(英语:François Hotman)(1524–1590年)、泰奥多尔·贝扎(1519–1605年)、西蒙·古拉特(英语:Simon Goulart)(1543–1628年)、尼可拉斯·柏诺(英语:Nicolas Barnaud)(1538–1604年)、修伯特·兰格特(英语:Hubert Languet)(1518–1581年)、莫尔奈的菲力浦(1549-1623年)等,透过着书立说与宣教布道的方式,重新提倡了“诛杀暴君”的论点,认为君主必须受制于法律,否则失去为君主的意义,但此法律应该以上帝之法为准,君主之一切命令,亦必须以教会之意志为本,不然亦属无用,假如君主不能依照上帝之法去统治,则为暴君,不仅是教会可以收回其权柄,人民不必服从其统治,甚而可以加以诛戮。

相关

  • 果蝇果蝇可以指
  • 伊戈尔·塔姆伊戈尔·叶夫根耶维奇·塔姆(俄语:И́горь Евге́ньевич Та́мм,1895年7月8日-1971年4月12日),苏联物理学家,生于海参崴。由于在1934年发现契忍可夫辐射,塔姆在1
  • 庐陵庐陵郡是中国汉朝至唐朝的一个郡,其范围历代均有变化,但核心区域一直在吉泰盆地,大致相当于今吉安市辖境。东汉灵帝末(184-189),扬州刺史刘遵上书请置庐陵郡,初平二年(191),分豫章郡置
  • 哥伦比亚 (美国)哥伦比亚(Columbia)是美利坚合众国的早期名称之一。由于这个缘故,有许多和美国相关的事务以哥伦比亚命名。“哥伦比亚”是今天的美国的第一个有诗意的并被普遍接受的名称。在17
  • 立法院秘书长立法院秘书长,由立法院置秘书长一人,特任;副秘书长一人,职务列简任第十四职等,均由院长遴选报告院会后,提请任命之。秘书长承院长之命,处理本院事务,并指挥监督所属职员。副秘书长承
  • 奥斯卡·克莱因纪念讲座奥斯卡·克莱因纪念讲座(英语:Oskar Klein Memorial Lecture)由斯德哥尔摩大学举办,以纪念瑞典物理学家奥斯卡·克莱因。讲座由斯德哥尔摩大学和瑞典皇家科学院的诺贝尔委员会赞
  • 勒尔贝勒尔贝(1678年9月22日(康熙十七年八月初七)-1682年4月5日(康熙二十一年二月二十八)),满洲爱新觉罗氏。顺承恭惠郡王勒克德浑之孙,已革顺承郡王勒尔锦第三子,母妾李氏。康熙二十年(1681
  • 吸脂效应吸脂(刮脂)效应在英文是一个贬抑的词语,意思是公司提供产品或服务时,只提供给需要高价值或是低成本产品或服务之顾客,这其实是一种“道德危机”的样态。“吸脂”原是从新鲜牛奶提
  • 周文褒周文褒,浙江温州人。明朝政治人物,永乐辛卯进士。永乐九年(1411年)辛卯科二甲第十五名进士。累官河南左布政使,居官勤勉,因上疏劝阻明成祖迁都北京,而被贬为佃户。
  • 绳结绳结是一段或多段的一维可曲绕材料,经过编织、缠绕、而形成用来观赏、应用的结构,而产生绳结的动作则称为结绳。钢索、绳索、扁带、线等都能用来作为绳结的材料,实用上因使用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