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tions ◷ 2025-07-20 02:06:15 #鹤
鹤科(学名:Gruidae)在动物分类学上是鸟纲鹤形目的一个科,包括四个属及十五个物种。鹤是鸟类中体型较大(全长 80 至 175 公分)也较著名的家族,大多分布于欧亚大陆与非洲大陆,少数几种则分布于澳洲及北美洲。脚与颈部都很细长,与鹭类似,但不同的是,就算以最大型的鹭科鸟类——巨鹭与鹤作比较,至少有约一半的种类体型较巨鹭大(以翼展的最大长度进行比较);且鹭在飞行时通常会将颈部呈 S 形弯曲,而鹤则常会将颈部伸直。所有鹤当中体型最小者为蓑羽鹤(全长平均约 90 公分),最大型者属赤颈鹤(身长最长约 156 公分;最高约 175 公分),体重最重的是丹顶鹤(最重将近 12 公斤);通常雄鸟的体型会比雌鸟大,两者的羽色一般来说不会有太大的差异,可能没有或有极为不明显的两性异形。羽色常会因栖地而有所变化,通常栖息在开阔湿地或草原地区的种类多少身上都有些白色羽毛;而栖息于小型湿地或森林中的种类通常体羽多呈浅灰色,可能是因为掠食者在光线较弱的环境下较不容易看清楚较暗色的体羽,有助于遮蔽及隐藏。类似的方式也见于少数栖息于开放环境的种类,在繁殖季节,灰鹤与沙丘鹤为了不被掠食者发现其巢,于筑巢期间会用泥巴或腐草涂抹自己的羽毛,借此融入环境。另一种有关羽色的说法是:分布于较北方的种类体羽较偏白,分布于较南方者则较偏暗色。大多数的鹤脸部都有裸露的皮肤(蓝鹤与蓑羽鹤则无),据信这能作为与其他同类沟通的一种工具,透过脸部肌肉的收缩传达讯息。同样也可能具有沟通的方式,蓝鹤、蓑羽鹤与肉垂鹤能将头部某个特定部分的羽毛竖起或进行移动,被认为可能是讯息传递的一种方式。鹤的脚趾和其他鹤形目的鸟类一样属于不等趾型,即三趾向前而一趾向后的趾型,冠鹤属鸟类的后趾较长,能与前三指对握而具有抓握能力,因此能停栖于树上;而鹤属鸟类则较短且位置较高,无法抓握,而不能像冠鹤一样停栖于树的枝干上。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的鹤发音器官——气管都很长(冠鹤属鸟类气管较短),最长可达 150 公分(约 5 英尺),在胸骨内形成卷曲形,构造类似于长号或法国号等管乐器,这有助于鹤的发声,也因此其叫声可传到数公里外。多数的鹤声音都很响亮,通常鹤会鸣叫的情况有:平时与同类传达讯息时或是起飞前都会鸣叫,然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繁殖期时的叫声,此时鹤的叫声最宏亮,如丹顶鹤会一边进行类似舞蹈的动作,一边发出叫声。东亚地区是鹤分布范围的中心,超过一半的种类(已知有八种)分布于此地区;其次是非洲,除了仅分布于此大陆的四种外,另有两种(灰鹤和蓑羽鹤)在此地度冬;再来是北美与澳洲,两地区各有两种;而其他的分布范围大多都只有一种,早期鹤也分布于不列颠群岛,但已在十七世纪左右灭绝。灰鹤是分布最为广泛的鹤,分布范围横跨欧亚大陆,非洲也有其分布。湿地是鹤主要的栖地(其他栖地包括沼泽、冻原或稀树草原),尤其是面积较大也较开阔的湿地较可能有鹤栖息。除了是栖地外,湿地也是许多鹤筑巢的地点,大部分种类的幼鸟主要都在湿地活动,而有些种类在幼鸟孵化且已具备行走能力时,亲鸟便会带着幼鸟至草原觅食,晚上则返回巢。而如蓝鹤、蓑羽鹤或冠鹤这类生活在较干燥地区的种类的巢位则多选在草原、草甸上或半沙漠地区。鹤属于日行性的生物,也是典型的群居性鸟类,在繁殖季节以外的时期常见几只或一群聚在一起栖息或觅食,主要是因为群聚活动较不易遭受掠食动物的攻击。相反的,由于在繁殖期时具有很强的领域性,大部分的鹤主要都在监看自己的领地,大多都只见单只或一对出现,较没有群聚的现象。鹤会随着季节而作迁徙,飞行至最少相隔一千多公里远的地区度冬或繁殖,当中白鹤是迁徙距离最长的鹤,距离最长甚至超过 8,000 公里;像雁一样,鹤群在飞行时也会排成“人”字形,通常飞行的高度约在 2,000 米左右,罕见的情况下高度可高达 10,000 米,以一般鹤的飞行速度而言,飞行时速 60 至 80 公里,而一天内可飞行约 300 公里,若速度快可达 800 公里。然而不是所有的鹤都具有这种习性,如冠鹤、蓝鹤、肉垂鹤、澳洲鹤以及一部分的美洲鹤与丹顶鹤族群属于留栖性(留鸟),通常会一直待在同一地区,或是仅偶尔作短距离的移动。求偶是鹤较著名的行为之一,在繁殖期常可见多对鹤出现类似“舞蹈”的习性,动作极为多样化,有时会因种类而有所不同,动作包括上下摆动头部、弯腰俯首、旋转身体、展翅、跳跃、扑翅等,而交配行为常伴随着“舞蹈”动作发生;除了成鸟外,这种行为也常见于尚未繁殖的亚成鸟。属于一夫一妻制的鸟类。一年仅繁殖一次,通常产两颗卵,孵化期 27 至 40 天。巢主要是以枯枝叶或苔藓筑成的平台。此外,此时的鹤为了保卫领地,有极强的攻击性,多是在半空中朝对方挥动脚爪,或是朝对方扑去。现存的鹤科生物可以分为4属15种。2010年发表的一项分子系统发生学研究表明,鹤属是多系群的。所以,在对鹤科重新分类中,白鹤单成一属,而沙丘鹤、白枕鹤、赤颈鹤和澳洲鹤被移到了赤颈鹤属。冠鹤亚科 BALEARICINAE鹤亚科 GRUINAE在中国鹤颇受喜爱,是长寿的象征,《抱朴子·对俗》:“知龟鹤之遐寿,故效其道引以增年。”史载卫懿公好鹤,不理朝政,最后因鹤亡国。晋朝的支遁亦好鹤。北宋处士林逋隐居杭州孤山,植梅放鹤,称“梅妻鹤子”。

相关

  • 传播传播(Communication,来源于拉丁语中的commūnicāre, 意为"分享")是人们通过符号、讯号,传递、接收与反馈讯号的活动;是人们彼此交换意见、思想、情感,以达到相互了解和影响的过程
  • 胎膜羊膜囊是两层坚韧、薄、透明的膜,位于羊膜动物的胎盘之内。装着发育中的胚胎(后来变成胎儿),直到出生前不久为止。内层的膜是装着羊水和胚胎的羊膜。外层膜绒毛膜包着羊膜,本身是
  • 湖广填四川湖广填四川是指发生在元朝末年到明代洪武年间和清代顺治到乾隆年间的两次大规模的湖广省(今湖北与湖南全境、广东北部等)的居民迁居到四川各地拓垦的移民潮。根据考证表明,江西
  • 部件汉字部件是汉字字形结构的基本单元,具有组配汉字的功能。其由笔画构成,介于笔画与部首二者之间。其研究虽然古代已有人进行,但在手写时代并未受到重视。一直要到现代资讯科技发
  • 阿兹海默氏症阿尔茨海默病(拉丁语:Morbus Alzheimer、德语:Alzheimer-Krankheit、英语:Alzheimer's disease,缩写:AD),俗称早老性痴呆、老年痴呆,是一种发病进程缓慢、随着时间不断恶化的神经退化
  • 硅烯硅烯(英语:Silicene)是一种类似于石墨烯的硅单质。尽管理论研究者推测存在这种物质并猜测了它的性质,研究者在十多年之后的2010年才观测到了具有这种结构的硅单质。
  • 马斯特里赫特阶马斯特里赫特期又称馬斯垂克期、麦斯里希特期。(英语:Maastrichtian)是白垩纪,亦即中生代最后的一个时期,年代大约位于72.1–66百万年前。在本时期末期发生了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
  • 异艾氏剂异艾氏剂(Isodrin)是一种有机氯化合物,六氯环戊二烯类杀虫剂,和艾氏剂为同分异构体,可由1,2,3,4,7,7-六氯降冰片二烯与环戊二烯通过狄尔斯–阿尔德反应生成,在生物体内可代谢为异
  • 刘兆汉刘兆汉(1939年1月3日-),湖南衡阳人,国立台湾大学电机工程学系学士、美国布朗大学电机博士。中央研究院院士、国际电机电子工程学会会士(IEEE Fellow)、2012年获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
  • 大河报《大河报》是立足于中国河南郑州的一份综合性都市生活日报,于1995年8月1日创刊,隶属于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覆盖河南省及周边省市约1.3亿人口,该报以“采缤纷天下事,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