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铜头蛇属

✍ dations ◷ 2025-10-05 03:03:58 #眼镜蛇科,蛇亚目

澳洲铜头蛇属(学名:)是蛇亚目眼镜蛇科下的个有毒蛇属,是澳洲大陆东部及南部地区的特有种。目前共有3个物种已被确认,而各物种之下未有任何亚种。虽然其名字与铜头蝮()相似,但两者并无直接关联。

澳洲铜头蛇的体格普遍属于中型蛇类,长度甚少超过1.8米。身体颜色多变,主要以铜棕色、黄色、红色、灰色或黑色为基调,头部有明显的特殊斑纹。

澳洲铜头蛇倾向栖息于较寒凉地区,当一般爬虫生物已开始进入休眠期时,它们仍能进行一定程度的活动,而冬季完结时它们亦是最早清醒过来并开始展开猎食的蛇类。另外,澳洲铜头蛇亦是澳洲当地唯一一种能于积雪线以上发现的蛇类。喜欢栖息于近水地带。

澳洲铜头蛇主要于日间活动,夏天时份则会于夜间出没。

澳洲铜头蛇常逗留于水中,它们擅长游泳,亦会捕食蝌蚪。属于肉食者的它们会捕食对象甚为广泛,甚至也会食用同类的幼蛇,不过它们仍最常蛙类为食。如果澳洲当地某个地区盛产青蛙,那么同时亦会有较多的澳洲铜头蛇出没,而且其它蛇类的数量亦会相对地较少。

澳洲铜头蛇于春季进行繁殖,雌蛇每次能诞下14条幼蛇,每条幼蛇约长20公分。

澳洲铜头蛇就如一般眼镜蛇,在颚骨前端有着稳固的长型尖牙。它们天性较为内向,面对威胁大多选择逃逸。其毒性与同科的印度眼镜蛇毒相比,仅属一般程度(以澳洲生物的标准而言)。虽然如此,澳洲铜头蛇仍能向生物注射大量的毒液,如果未能即时接受适当治疗的话,其毒素仍足以杀死一个成年男人。目前未有专治澳洲铜头蛇的血清,不过针对虎蛇的血清似乎对治疗澳洲铜头蛇毒有明显帮助。

相关

  • 乙醇酸乙醇酸(glycolic acid (hydroacetic acid or hydroxyacetic acid)),别名2-羟基乙酸、羟基乙酸。结构式HOCH2COOH。纯品为无色无味易潮解结晶。溶于水、乙醇和乙醚。工业品常为7
  • 苏肇冰苏肇冰(1937年6月21日-),生于江苏苏州,中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所长。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0年当
  • 衣藻正文衣藻属(学名:Chlamydomonas)是绿藻门下一个包括约325个物种的属。他们都是带有鞭毛的单细胞生物。有纤维素壁,营养细胞有两根等长鞭毛,叶绿体杯状,叶绿体前端或侧面有一红色
  • 陆龟陆龟是龟鳖目(Testudinidae)的陆生爬行动物,是种独居动物。像它们的远亲海龟一样,陆龟以龟壳保护自身,免受猎食者袭击。龟壳的顶部为龟甲,底部为龟板。陆龟同时拥有内骨骼与外骨骼
  • 味噌汤味噌汤(日语:味噌汁/みそしる Miso shiru)是一种汤料理,即面豉汤,是日本具代表性的传统食品,常见于日本人的早餐。虽然是同样的海带、鱼干、味噌三种材料,但因为各家庭所使用的方法
  •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直属机构。负责国有资产管理。财政部归口管理。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1988年8月成立。内设:其他下属单位:根据第八
  • 蒙得维的亚蒙得维的亚(Montevideo)是乌拉圭首都兼蒙得维的亚省首府,位于拉普拉塔河下游,濒临南大西洋,面积为530平方公里,人口131万(2011年人口普查),相当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它是乌拉圭全国政
  • 巴诺布猿倭黑猩猩(学名:Pan paniscus),又名倭猩猩、僰猿、矮黑猩猩或巴诺布猿,是黑猩猩属下的两种动物之一,起先倭黑猩猩被认为和黑猩猩是同种生物,直到1920年代,才有人察觉两者的不同,而将之
  • 劳伦斯·柯尔伯格劳伦斯·柯尔伯格(英语:Lawrence Kohlberg,/ˈkoʊlbərɡ/,1927年10月25日-1987年1月19日),美国心理学家,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而著名。他曾担任芝加哥大学心理学系教授与哈佛大学教
  • 印度性史印度的性史是多元文化的印度根据其独特的地区用自己独特的文化不同地发展了对性的话语。印度文化是指在印度形成的关于性文化的事物。印度次大陆是四大文明古国古印度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