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叶鞘腐败病菌

✍ dations ◷ 2025-07-21 04:28:10 #植物病原真菌,帚枝霉属,水稻疾病

Sawada, (1922)
W. Gams & D. Hawksw., (1976)

稻叶鞘腐败病菌(学名:),又名稻帚枝霉,最早由泽田兼吉于1920年在台北发现,并于1922年发表,当时被命名为(Sawada)。1975年,根据形态学分析,被归入为新属帚枝霉属()。。本种真菌为造成水稻叶鞘腐败病的植物病原菌。

曾被报导会造成稻叶鞘腐败病的病原菌共有三种:、及。而根据形态及多基因演化树的资料,目前被认定为是的同物异名。的特征是会造成紫鞘的病征,但由于缺乏活菌株标本及基因序列资料,目前尚无法确认其演化关系。

在麦芽抽出物培养基上培养之本种菌落为棉状,背面会产生鲑红色的色素。分生孢子梗(英语:conidiophore)透明、直立,顶端有数个透明、瓶状的产孢细胞。分生孢子透明、长椭圆形,常常成为一团黏液状,长3.5-7.0 µm,宽0.8-1.5 µm。

叶鞘腐败病在台湾之二期稻作发生较一期稻作严重,主要是二期稻作之生育期温度较高,适合病害发生。发生时会造成叶鞘褐化,当发生在剑叶(最后一片叶子,包覆稻穗)时,可能会造成稻穗腐烂而不稔。在稻田间发现此病害时,时常会发现其同时与稻细螨(英语:Steneotarsonemus spinki)共同存在,因此此病常被认为是两种生物的复合感染。

相关

  • 金孢菌寄生Hypolyssus chrysospermus (Tul. & C.Tul.) Kuntze (1898) Apiocrea chrysosperma (Tul. & C.Tul.) Syd. & P.Syd. (1921)金孢菌寄生(学名:Hypomyces chrysospermus),俗称牛肝菌
  • 种群瓶颈种群瓶颈效应或人口瓶颈(population bottleneck;genetic bottleneck)是指某个种群的数量由于突然的灾难所造成的死亡或不能生育造成减少50%以上或者数量级减少的事件。种群瓶颈
  • 亚克兴角战役亚克兴战役(Battle of Actium)是罗马共和国的马克·安东尼与古埃及托勒密王朝法老克利奥帕特拉七世联军与屋大维之间一场决定性战役。此战发生于公元前31年9月2日,地点为希腊阿
  • 科路美拉科鲁迈拉(英语:Columella,4年-70年)。来自加的斯。著有12卷的《论农业》,主要以散文体写成, 只有卷十以六音步的格律写成。他还有一部篇幅较为短小的有关农业的小册子,其中有关树木
  • 莫斯科时间莫斯科时间(俄语:моско́вское вре́мя)是俄罗斯莫斯科市、俄罗斯西部大部分地区包括圣彼得堡所采用的时区。是十一个俄罗斯时区中西端第二个。莫斯科时间自201
  • 1988年波兰罢工1988年波兰罢工(波兰语:Strajki w Polsce 1988)指的是1988年于波兰人民共和国爆发的一次大型工人罢工运动。此次罢工与街头示威同时发生,自春季持续到夏季,直到1988年9月初停止。
  • 一致 (语法)在语言学中,一致(Agreement)是指句子或词组中的某些成分,其形式须要在一些语法范畴上保持一致。例如,在英语中, 是不正确的,因为 属复数,be动词须要使用复数限定形式( 或 ),这体现出英
  • 干货干货,是一种脱水食材,泛指经由风干或晒干后的食材。例如鱿鱼干、干贝、小鱼干、虾米、海参、鱼翅、鲍鱼、扇贝、香菇等。其中海产类的食材因富含水分、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
  • 尊室䜣尊室䜣(越南语:Tôn Thất Hân/.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M
  • 朱橚朱橚(1361年10月8日-1425年9月2日),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医学家、植物学家,著有《救荒本草》。洪武三年(1370年)封为吴王,洪武十一年(1378年)改封周王,洪武十四年(1381年)就藩开封府。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