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语

✍ dations ◷ 2025-07-22 07:09:23 #语言学,修辞,歧义

反衬或矛盾修辞法(英语:oxymoron)是一种中文修辞上的映衬。指对某种事物的现象或本质,作恰恰相反的描写的修辞法。如“花落春犹在,鸟鸣山更幽。”“那么我就有借口可以和她吵吵,咒骂那个湿淋淋的太阳。(李昂《婚礼》)”

近年有人将此句法的英文手法译为矛盾语或矛盾句法,是一种修辞手段,即将两个相互矛盾的语汇组合在一起。它们出现在各种情况下,从无意的错误,如,到故意的双关语“相同的不同”,等等。矛盾语最常见的形式为“形容词-名词”的组合。例如阿佛烈·丁尼生的《国王牧歌》有如下两个矛盾语:"."另一种形式为“名词-动词”如纳坦·奥尔特曼《夏夜》中的"The silence whistles".

电影《心灵钥匙》()中,11岁的奥斯卡最喜欢和他父亲玩的游戏就是矛盾修辞法 (oxymoron battles)。

相关

  • 苯磺酸苯磺酸(benzenesulfonic acid、besylate),化学式C6H5SO3H,是一种芳香强酸。它可以由苯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磺化反应制得。用于制取苯酚、间苯二酚,也用作酯化反应和脱水反应中的催
  • 经济部加工出口区管理处经济部加工出口区管理处(简称加工处)是中华民国加工出口区的最高主管机关,隶属经济部。
  • 柏饼柏饼(かしわもち)是和菓子的一种,流行于日本关东地区,外型像中国的茶果,呈圆形或半圆形,以洗净的粳米(蓬莱米)干燥后磨成的上新粉(中间粗度的粉)制成,包入甜馅料,做好后加上日语称为“柏
  • 迟发性运动不能20%(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者)迟发性运动不能(Tardive dyskinesia,简称为 TD ),系为一种重复的非自愿性身体行动失调。包含面目狰狞、吐舌或咂嘴唇等,另外可能还有舞蹈症或手足徐动
  • 仪亲王和硕仪亲王(满语:ᡥᠣᡧᠣᡳ ᠶᠣᠩᠰᠣ ᠴᡳᠨ ᠸᠠᠩ,穆麟德:),清朝世袭亲王。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乾隆帝第八子永璇封郡王(后进亲王),封号仪,死后谥号慎,未得世袭罔替,每次袭封需递
  • 索菲亚·别尔斯索菲亚·安德烈耶芙娜·托尔斯泰娅(俄语:Софья Андреевна Толстая 1844年8月22日-1919年11月4日)婚前名为索菲亚·安德烈耶芙娜·别尔斯(俄语:Софья А
  • 汤来贺汤来贺(1607年-1688年),原名来肇,字佐平,改字念平,号惕菴。江西南丰县人,明末政治人物、散文家、诗人。崇祯十三年进士,初任扬州府推官,政绩超群。弘光时,累升广东佥事。隆武时,为绍宗输
  • 榍石榍石是一种钙钛硅酸盐矿物,主要成分为CaTiSiO5,一般含痕量的铁杂质或铝杂质,铈和钇之类的稀土金属也时常出现;部分钙元素有时会被置换成钍。榍石的名称“sphene”取自希腊语“sp
  • 老挝公民签证要求根据亨利护照指数,截至2020年7月,老挝护照持有者可以免签证、落地签或电子签证的方式抵达50个国家和地区,老挝护照在旅行自由度方面排第93名(与安哥拉、布隆迪及埃及并列)。 安提
  • 叙事批判叙事批判关注叙述人或作者所讲述的故事,以理解其如何帮助我们从人类日常经验中获取意义。我们依靠叙事理论的方法,可以理解我们如何通过叙事化的方法,给我们的经验和行为附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