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氏蛇

✍ dations ◷ 2025-08-22 04:59:21 #厚蛇科,白垩纪蛇类

哈氏蛇(学名:)是一种已灭绝及有后肢的蛇。其下只有一个物种,就是圣域哈氏蛇。它们是森诺曼阶三种有后肢的蛇之一。

哈氏蛇的命名是为纪念最先描述其化石但在后期死亡的古生物学家Georg Haas。其种小名是拉丁文“圣域”之意。

圣域哈氏蛇只有一个从近拉姆安拉犹太山脉(Judean Mountains)发现的化石。化石发现地也同时发现了厚针龙的模式标本。位点是由低能量沉积而成的石灰岩。哈氏蛇的化石现存于希伯来大学,全长达88厘米,只缺少了尾巴末端。

圣域哈氏蛇的头颅骨保存得十分完好,只有少许被压扁。其头颅有像筒蛇科的原始特征及像巨口类的进化特征。它饥的前颌骨细小及没有牙齿,颌骨、腭骨、翼状骨及齿槽骨共有73-75颗牙齿。它们的眼眶前很细小及幼长,像蟒科一般。额骨鼻部及额骨非常像厚针龙及恐蛇的。它们共有199块脊骨,与及尾巴第200块的碎片,第5-154块脊骨有肋骨。第155块脊骨开始有分叉横突,一直伸展至第160块。第45-48及105-108块脊骨的肋骨有像厚针龙的特征:骨质很厚。

哈氏蛇没有荐骨肋骨或脊骨,骨盆带与脊柱之间也没有任何连系。骨盆带被部分骨头所遮蔽,所以看不见其情况。圣域哈氏蛇的两条大腿骨也被保存下来,但右肢的其余部分已经失去。左肢杆、踝骨、胫骨及腓骨都有保存起来,而胫骨仍有些许是接连的。脚掌有三个胫骨骨化及五个跖骨骨化。胫骨骨化显示没有任何与骨头连接的迹象。

从哈氏蛇的几个骨骼特征会估计它们是厚针龙的幼体。体型细小、未完全发育的胫骨骨化、较小的骨肥厚、胫骨及腓骨相对较大等都是幼体的证明。但是其头颅骨及牙齿结构则明显与厚针龙有所不同。厚针龙的神经棘高很多,而肋骨形状也有不同。故此,哈氏蛇与厚针龙被认为是非常接近但不同的属。

根据头颅骨的支序分类学分析,哈氏蛇会是巨口类的姊妹分类或是基底成员。这个推论得到骨骼特征的支持。不过拥有后肢却对这种分类方式产生了问题。就厚蛇科的后肢有两个意见。第一种认为它们是自没有脚的祖先演化出后肢来;第二种则认为蛇是在多种情况下失去脚的。但由于标本的数量有限,未能对这个复杂问题作出定论。

相关

  • 佛兰德佛兰德(荷兰语:Vlaanderen;法语:Flandre;英语:Flanders),又译法兰德斯,是比利时西部的一个地区,人口主要是弗拉芒人,说荷兰语(又称“弗拉芒语”)。传统意义的“佛兰德”亦包括法国北部和
  • 投票权法1965年的《选举法案》是美国联邦政府立法机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片的法案,其禁止了在投票过程中的种族歧视。该法案保障了少数群体的投票权利、尤其是保障非裔美国人的投票
  • 杰特 (法老)杰特(Djet),亦被称为瓦吉,是古埃及第一王朝的哲尔之后的法老,但如果把於哲尔去世后摄政的美丽奈茨(Merneith)计算在内的话,他就成了第一王朝的第四或第五位统治者。杰特的荷鲁斯名解
  • 语丝《语丝》,是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学周刊。1924年11月17日,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人在北京创办同人周刊《语丝》(即“自编自写”的刊物)。与同时期新文化运动旗帜刊物
  • 托马什·莫蒂卡托马什·莫蒂卡(波兰语:Tomasz Marek Motyka,1981年5月8日-)生于华沙,是一名波兰男子击剑运动员,主攻重剑。他曾参加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男子团体重剑项目上获得一枚银牌。
  • 普拉宋·约希普拉宋·约希(英语:Prasoon Joshi,1971年9月16日-)是印度填词家、编剧、诗人。为麦肯世界集团印度公司CEO,及麦肯广告亚太地区主席。2017年8月11日,被指派为印度电影分级中央委员会
  • 萨拉·奥尔古德萨拉·埃伦·奥尔古德(Sara Ellen Allgood 1879年11月29日-1950年9月13日)是一名爱尔兰裔美国电影演员,出生于都柏林,1904年因出演格雷戈里夫人的剧作《传播新闻》(Spreading the
  • 许智藏许智藏,隋朝人物,高阳郡北新城县(今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西)人。许智藏祖父许道幼,曾经因为母亲患病,于是阅读医书,因而深入研究,世称名医。告诫他的儿子们:“为人子者,替父母尝视膳食医
  • 根本凪根本 凪(日语:根本 凪/ねもと なぎ ,1999年3月15日 - )是日本偶像。女性偶像团体彩虹征服者(日语:虹のコンキスタドール)(主要团体),电波组.inc的成员。日本茨城县水户市出生。经纪公
  • 线性调小波转换线性调频小波转换是一种时频分析的方法,用线性调频波(也称为小啾波)来表示讯号成分的一种信号转换。如同小波,线性调频小波是一小段线性调频波(Compact),在这段时间内信号的瞬时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