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有袋动物
✍ dations ◷ 2025-10-07 20:24:49 #有袋动物
有袋上目(学名:Marsupialia)动物是雌性个体的腹部下长有育幼袋的哺乳类动物,如袋鼠、袋狼、树袋熊、负鼠、袋貂、袋狸等。现存物种如袋鼠、树袋熊主要分布于澳洲及附近岛屿,负鼠则生活在南美洲,还有少数生活于中美洲与北美洲。而其他地方则只有化石纪录,如袋狮、双门齿兽等。雌性有袋类拥有用来抚育幼兽的育幼袋,且拥有两条共用开口的阴道,分别通往子宫内不同部位;而雄性则通常拥有一具纯粹用来输送精液的分岔阴茎。不论雄性或雌性,废物都是经由一种称为泄殖腔的构造来排放。怀孕中的雌性会在子宫内长出卵黄囊以供给胚胎营养。由于没有完整的胎盘构造,幼兽不能从母体获得足够的养分,所以胚胎发育约4到5周就会出生,是典型的“早产儿”。之后爬进母亲的育幼袋内继续发育。在育幼袋中的幼兽会很安全,还能通过袋内的乳头吮吸乳汁。数周之后,幼兽将可暂时或永久性地离开育幼袋。比起胎盘动物,有袋类较早将幼兽产出,且没有发展出用来保护胎儿免受母体免疫系统攻击的胎盘构造。虽然早产且体型小的幼兽在生存上有较大的危险,但如此一来也减少了怀孕时的风险,例如不必在生活不易的季节里怀有大型胎儿。由于出生后的幼兽必须爬行到母亲的乳头位置,因此至少在出生时,它们的前肢比身体其他部位的发育更加完全。而这可能也是造成有袋类的行动范围较胎盘类小的原因。有袋类的前肢必须发展出可供爬行的爪子,因此不像胎盘类一样发展出具有其他功能的鳍、蹄或是翅膀。有袋类动物的袋口方向与它们的生活方式有关。袋鼠大部分时间用两只后腿站立、行走,身体基本处于直立姿势,所以育儿袋袋口向前开,防止幼崽掉下来。袋熊、袋狸的育幼袋开口朝后,掘土挖洞时,泥土就不会进入育幼袋。树袋熊的袋子也朝后,有似拉绳的肌肉能绑紧袋子,保护幼兽。袋鼹的育幼袋与其他有袋类动物不同。每年繁殖季节,母袋鼹腹部会长出一个临时的育幼袋。繁殖期过后,育幼袋就会消失。袋狼和袋猫的育幼袋可以容纳好几只幼兽藏身和吃奶。后兽下纲起源于很小的、大概是没有育儿袋的食肉类或食虫类动物。M.J. Spechttn在1982年所发布的化石证据,显示后兽下纲并非如早期理论认为是胎盘类的原始型态,而是与真兽下纲在中生代分别演化成型。目前已知最早的后兽下纲化石发现于中国,是生活于大约1亿2千5百万年前的沙氏中国袋兽(Sinodelphys szalayi)。其生存期间大约相当于同一地点所发现的早期胎盘动物化石。在多数的大陆上,完全无现存的有袋类动物。相对而言,在南美洲至今仍有许多属于有袋类的负鼠留存。在第三纪时期的南美洲,基干后兽下纲成为了掠食者,例如古鬣狗(Borhyaenidae)与袋剑虎(Thylacosmilus)。在澳洲,没有胎盘哺乳类的竞争,有袋类成为了支配性的动物(胎盘哺乳类仅有啮齿类与蝙蝠,而后期人类引入的胎盘哺乳类如野兔野狗野猫都造成了生态灾难)。有袋类的祖先最初被发现于南美洲。现存的有袋类是怎样传到大洋洲去的,有许多不同的理论。其中一种理论认为,有袋类是在北美洲演化成型,并且从该地开始,经由欧洲散布到亚洲及非洲,之后在南北美洲分离(后来再度相连)以前到达南美洲。接着再经由南极洲来到当时已有胎盘类生存的澳洲(南方路线)。另一种理论认为,有袋类是在澳洲演化成型,之后才经由南极洲到达南美洲与北美洲。而发现于中国的有袋类化石,又支持了一种经由南亚到达澳洲的理论(北方路线);不过这项理论的难题,在于新几内亚地区所发现的有袋类化石,比起澳洲更为年轻。目前已知的有袋类大约有334个物种,其中超过200种生活于澳洲及其附近岛屿。而在美洲地区也有约100个现存物种,多数生活于南美洲。不过经历了“南北美洲生物大迁徙”的过程之后,使中美洲也有了13个物种,北美洲则有1个物种。有袋类是后兽下纲的冠群,其中主要可分两大类:美洲有袋类与澳洲有袋类。微兽目(Microbiotheria)生存于于南美洲,但亲缘关系可能与澳洲有袋类较接近。有袋类中有许多生活在树上的小型种类,例如美洲负鼠(Didelphidae)和澳洲负鼠(Phalangeriformes)。
相关
- 过度换气过度换气,又称过度呼吸(英文:hyperventilation),是由于过量的肺部通气导致二氧化碳不断排出,超过了身体产生二氧化碳的速率而发生 。如果经常发生过度换气的状况,则称之为过度换气
- 抗辐射奇异球菌抗辐射奇异球菌(学名:Deinococcus radiodurans)是一种对辐射有免疫力的嗜极生物,可以承受能杀死人类3000倍和蟑螂无法抵抗的15倍辐射。
- 枸橼酸钠柠檬酸钠(sodium citrate),又称枸橼酸钠,是一种有机酸钠盐。外观为白色到无色晶体,有肥皂水的味道。柠檬酸钠可由柠檬酸和氢氧化钠酸碱中和或与碳酸钠或碳酸氢钠发生复分解反应而
- 亚硝基化合物亚硝基化合物 (Nitroso)指含有亚硝基(-NO)官能团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在有机化学上其中有NO基团连接到该有机部分。通式为RNO。 这样,各种亚硝基可以被归类为:亚硝是包含NO基团的非
- 俞大鹏俞大鹏(1959年3月-),宁夏中卫人,中国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专家,北京大学教授。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2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1985年获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硕士学位,1
- 大自流盆地大自流盆地(英语:Great Artesian Basin)澳大利亚大陆中部偏东,面积约为177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第三大盆地,中心的艾尔湖为澳洲海拔最低点。在澳大利亚岩层上,覆盖着不透水层,东部多雨,
- 互联网工程任务组互联网工程任务组(英语: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缩写:IETF)是一个开放的标准组织,负责开发和推广自愿互联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英文缩写为STD),特别是构成TCP/IP协议族(T
- 发电机假说发电机理论或发电机原理(英语:Dynamo theory)是一个关于天体磁场的假说,人们相信地球磁场是由于地球外核中熔融铁、镍的对流以及整个行星自转的科里奥利力作用造成的。当导电流
- 朱培德朱培德(光绪十五年(1889年)10月6日-1937年2月17日),字益之,云南禄丰人,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历任广州警备司令、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江西省主席(1927年2月)、参谋总长、国民党第五届
- 熊 毅熊毅(1910年3月10日-1985年1月24日),字其毅,贵州贵阳人,中国土壤学家。被称为中国土壤胶体化学和土壤矿物学的奠基人,土壤发生和土壤资源研究、水稻土和土壤肥力研究、土壤生态和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