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涅夫斯基 (电影)

✍ dations ◷ 2025-10-07 20:46:52 #1938年电影,苏联历史片,1930年代剧情片,苏联电影作品,苏联战争片,苏联黑白电影,史诗战争片,真人真事改编战争片,俄罗斯背景电影,谢尔盖·爱森斯坦电影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Александр Невский)是1938年一部苏联历史电影,由谢尔盖·爱森斯坦所执导。它描述13世纪神圣罗马帝国条顿骑士团企图入侵诺夫哥罗德,最后遭到亚历山大·涅夫斯基(1220年至1263年)所击溃。

爱森斯坦和德米特里·瓦西里耶夫合作制作这部电影,并与彼得·帕夫连科合作完成剧本,音乐由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普罗科菲耶夫完成,《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是爱森斯坦最受欢迎的有声电影。1941年,爱森斯坦与帕夫连科、切尔卡索夫和阿布里科索夫因此获得斯大林奖。

1978年,根据意大利出版社Arnoldo Mondadori Editore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亚历山大·涅夫斯基》被纳入史上最佳100部电影之一。

相关

  • 体液体液(Body fluid),包括血液、脑脊髓液、胃液、消化液、精液、唾液、泪液、汗液、尿液、阴道分泌液等。在有疾病的状态下,也会产生一些平常量少不易侦测到的体液,如肋膜积液(又称胸
  • 坩埚坩埚(英语:Crucible)是实验室中使用的一种杯状器皿,最早使用于炼金术实验。用途是盛液体或固体进行高温加热。另外,冶金学中用来融化金属的容器也被称作坩埚。坩埚的材料要求耐热
  • 稀有金属稀有元素是自然界中储量、分布稀少(一般地壳丰度为100ppm以下)且人类应用较少的元素总称。稀有元素常用来制造特种金属材料,如特种钢、合金等,在飞机、火箭、原子能等工业领域属
  • 鳞片鳞,又称鳞片,是一些动物皮肤表面衍生的硬薄片状结构,有保护作用。鳞见于鱼类、爬行动物,一些哺乳动物的部分或全部体表,以及鸟类的足部。鳞翅目昆虫的翅膀表面也覆盖有细微的鳞片
  • 瑞典农业科学大学瑞典农业科学大学(瑞典语:Sveriges Lantbruksuniversitet)(SLU)是一所瑞典大学。其总部位于乌普萨拉的Ultuna,该校的几个分校区分别位于瑞典的不同地区,其中包括Lomma市的Alnar
  • 五旬节派五旬节运动(Pentecostalism)是20世纪初兴起的基督教新教运动。他们特别强调说方言(Speaking in tongues)是要领受圣灵的首个外显的凭据,根据《圣经》记载的公元33年的五旬节,早期
  • 赖神甫赖神甫 (法语:Père Jean Marie Delavay,1834年12月28日-1895年12月31日)有时译作德洛维,法国传教士、探险家、植物学家。他是耶稣会成员,并于1867年被派至中国,首先在广东活动,后于
  • 乔纳森·贝茨乔纳森·贝茨(英语:Jonathan Bates,1939年11月1日-2008年10月31日),英国音效剪辑师(英语:Sound editor (filmmaking))。他因电影甘地传提名奥斯卡最佳音响效果奖。1962年至2007年间,贝
  • 林芳仕林芳仕(1973年6月19日-),出生于台湾南投县竹山镇,为台湾镶嵌及窑烧玻璃艺术家。林芳仕于1991年毕业于国立竹山高中美工科,在1995年起开始从事艺术玻璃制作,妻子陈璐昂是画家,两人互
  • 李察·威廉·哈沃德·威瑟李察·威廉·哈沃德·威瑟(Richard William Howard Vyse)(1784年7月25日-1853年6月8日),英国士兵,人类学家和埃及学者。他也是贝弗利(1807至12年)和弘顿(1812至1818年)国会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