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纳米带

✍ dations ◷ 2025-10-07 20:02:20 #纳米材料,半导体材料

石墨烯纳米带是指大概宽度小于50 nm的石墨烯条带。其理论模型最初于1996年提出。

为了要赋予单层石墨烯某种电性,会按照特定样式切割石墨烯,形成石墨烯纳米带(Graphene nanoribbon)。切开的边缘形状可以分为锯齿形和扶手椅形。采用紧束缚近似模型做出的计算,预测锯齿形具有金属键性质,又预测扶手椅形具有金属键性质或半导体性质;到底是哪种性质,要依宽度而定。可是,近来根据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得到的结果,显示出扶手椅形具有半导体性质,其能隙与纳米带带宽成反比。实验结果确实地展示出,随着纳米带带宽减小,能隙会增大。但是,直至2009年, 尚没有任何测量能隙的实验试着辨识精确边缘结构。通过施加外磁场,石墨烯奈米带的光学响应也可以调整至太赫兹频域 。

石墨烯纳米带的结构具有高电导率、高热导率、低噪声,这些优良品质促使石墨烯纳米带成为集成电路互连材料的另一种选择,有可能替代铜金属。有些研究者试着用石墨烯纳米带来制成量子点,他们在纳米带的某些特定位置改变宽度,形成量子禁闭(quantum confinement)。

石墨烯纳米带的低维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光电性能:粒子数反转和宽带光增益。这些优良品质促使石墨烯纳米带放在微腔或纳米腔体中形成激光器 和放大器。 根据2012年10月的一份研究表明有些研究者试着将石墨烯纳米带应用于光通信系统,发展石墨烯纳米激光器 。

相关

  • 孟加拉语孟加拉语(bāṅlā / বাংলা 或者 bāṅālī / বাঙালী)又称为孟加拉文,属于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的印度-雅利安语支,是孟加拉国和印度西孟加拉邦和特里普拉邦的官方
  • 痳疯麻风病(英语:Leprosy),又作麻疯、癞病、疠风,医学领域称为汉生病或韩森氏病(英语:Hansen's Disease),是由麻风杆菌与弥漫型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经由飞沫传染但传染
  • 氧8固氧、固态氧形成于正常大气压的54.36K(-218.79°C)以下。固态的氧气由于吸收红色光,像液氧一样,是浅蓝色透明物质。 氧分子因它在分子磁化(molecular magnetization)上与晶体结构
  • 佛罗伦斯圣十字圣殿佛罗伦萨圣十字圣殿(意大利语:Basilica di Santa Croce)是方济各会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主要教堂,罗马天主教的一座次级圣殿,坐落在主教座堂东南方大约800米的圣十字广场。这个地点
  • 实验大鼠实验大鼠(俗称:小白鼠)是一种专为动物实验而驯化的褐家鼠(),能用于心理学、医学,以及生物学研究。实验大鼠因为生长快、易于饲养、繁殖力强,以及成本相对低廉而受到研究人员的欢迎。
  • 死魂灵《死魂灵》(有版本译作《死农奴》,俄语:Мёртвые души),是俄罗斯讽刺作家、喜剧家果戈理的主要代表作品。该书的第一卷出版于1842年,创作时间达七年之久;第二卷是在1852
  • 羌方羌方又称羊方,是古代亚洲部族落。羌方在今陕西、甘肃一带。武丁时期,商朝国力强盛,由于羌方侵扰商王朝边境的属国,妇好统率13000名士兵与羌方作战,俘获大量羌人,被作为祭祀时的牺
  • 奥托·魏宁格奥托·魏宁格(Otto Weininger,1880年4月3日-1903年10月4日),奥地利哲学家,作家。魏宁格自少年时代起,就在自然科学、数学和人文科学方面显示了早熟的才能,其语言天才尤其突出,16岁时
  • 马塞尔·兰多夫斯基马塞尔·弗朗索瓦·保罗·兰多夫斯基(法语:Marcel François Paul Landowski,1915年2月18日-1999年12月23日),又译蓝道斯基,波兰裔的法国作曲家。出生于布列塔尼半岛的菲尼斯泰尔省
  • 加丁格拉杰加丁格拉杰(Gadhinglaj),是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Kolhapu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25356(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25356人,其中男性13019人,女性12337人;0—6岁人口2671人,其中男1396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