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R京滨东北线脱轨事故

✍ dations ◷ 2025-07-11 04:09:29 #JR京滨东北线脱轨事故

JR京滨东北线脱轨事故(日语:京浜東北線脫線事故)是京滨东北线一列10节车厢的列车,和同一轨道上的工程车相撞,列车前两节车厢脱轨翻覆,而列车车长和第一节车厢的司机均受轻伤。

该列车是一列10辆编成的E233系1000番台的1077编成由樱木町站开往蒲田站的回厂列车,车号:2402A。出轨的列车是クハE233-1077(第一卡,10号车)及サハE233-1277(第二卡,9号车)

当时司机进入了作为转运站的川崎站,并以约65km/h的速度行驶。由于在前面的轨道上发现了用于建筑工程的铁路运输车,所以他立刻紧急制动时并鸣笛,但时间不及,最终相撞。

列车的第一卡和第二卡脱轨,第一辆车向左滚动,第二辆车向左倾斜。

两名车上人员均受伤。幸好列车是回厂车,因此车上没有乘客。

列车的前方两节车厢,横倒在轨道上,列车差不多要冲出护栏,车体严重变形,挡风玻璃布满裂痕。

事故后,蒲田站到鹤见站之间的列车服务停驶整整一天,由于抢修工作需要暂时切断电车线的电力,也令行经川崎站的东海道线、南武线受到影响。

24日凌晨,脱轨车辆被移到侧线留置,并于当日恢复正常行车。

JR东日本表示,当时工程车是为了搬运车站整修用的建材,却在预定施工的时间之前,就抢先停放在轨道上,才会造成这次事故。

涉事列车于2016年12月注销车籍,除了9、10号车(毁损最严重的两节车厢,现放于事故历史博物馆)外全数解体。

这列是E233系的第二辆报废列车。此外,JR东日本于2018年10月3日宣布,把出轨那两卡列车及被撞毁的工程车放进事故历史博物馆,并模拟意外发生时的情景。

相关

  • 脂类脂类(英语:Lipid),又称脂质,这是一类不溶于水而易溶于脂肪溶剂(醇、醚、氯仿、苯)等非极性有机溶剂,由脂肪酸与醇作用脱水缩合生成的酯及其衍生物统称为脂类,其中包括脂肪、蜡、类固
  • 钻石尘钻石尘(英语:Diamond dust)是一种能在地面附近观测到的微小冰块。亦作“钻石粉尘”或“钻石星尘”,有的称作“冰晶”。这些小冰块经常出现在逆温时期,热空气与冷空气混合的时候。
  • 自发裂变自发裂变(英语:Spontaneous fission)是一种放射性衰变,只发生于原子量高的化学元素。由于元素的核结合能在原子量约为58个原子质量单位(u)时最高,因此更高质量的原子核会自发性分解
  • 静冈县坐标:34°55′N 138°19′E / 34.917°N 138.317°E / 34.917; 138.317静冈县(日语:静岡県/しずおかけん〔しづをかけん〕 Shizuoka ken */?)是日本的一个县份,位于本州中部太平
  • 萨宾国家森林萨宾国家森林(英语:Sabine National Forest)位于东德克萨斯州(英语:East Texas)靠近得克萨斯-路易斯安那边界的地方。森林与另外完全位于德克萨斯州的三座国家森林、两片国家草原
  • 毡画毡画,是蒙古族特有的工艺品,是用上等白色羊毛作为材料,压制成毡后用烙铁在毡上烫出黄印作画而成。内容多为蒙古的历史人物或自然鸟兽风光,生动的展现了蒙古人民对自然及国家的
  • 青春咖啡馆《青春咖啡馆》(法语:Dans le café de la jeunesse perdue),又译为《在青春迷失的咖啡馆》,是201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代表作,出版于2007年,是他的第25部作
  • 布莱姆·斯托克亚伯拉罕·“布莱姆”·斯托克(英语:Abraham "Bram" Stoker,1847年11月8日-1912年4月20日),以他1897年的小说《德古拉》()闻名于今。他曾担任亨利·欧文爵士的私人助理和隶属于欧文
  • 莫尔斯山坐标:80°49′S 157°21′E / 80.817°S 157.350°E / -80.817; 157.350莫尔斯山(英语:Mount Morse)是南极洲的山峰,位于奥次地,属于丘吉尔山脉的一部分,海拔高度超过1,800米,由美国
  • 自然景观自然景观是指一地区在人类活动之前,就已存在的原始景观。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英语:cultural landscape)是景观二个不同的层面。不过在二十一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