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特·蔡茨勒

✍ dations ◷ 2025-07-06 16:32:32 #1895年出生,1963年逝世,纳粹德国陆军大将,魏玛防卫军人物,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军事人物,普鲁士陆军人物,德国二战战俘,勃兰登堡省人

库尔特·蔡茨勒(德语:Kurt Zeitzler,1895年6月9日-1963年9月25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高级将领。

蔡茨勒被认为是一个精力充沛、高效的参谋,尤其擅长指挥大规格机动部队。

蔡茨勒出生于勃兰登堡省的一个牧师家庭。1914年3月23日,18岁的蔡茨勒加入了德国陆军图林根步兵团。五个月后,德国参战。1914年12月,蔡茨勒被晋升为陆军中尉,指挥多个单位,包括一支冲锋队。战争结束时,蔡茨勒任团副官。

根据《凡尔赛条约》的规定,德国仅被允许拥有一支小规模的陆军即魏玛防卫军,蔡茨勒成为其四千军官中的一员。1928年1月,蔡茨勒被晋升为陆军上尉。1929年,蔡茨勒在第三师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参谋生涯。1934年2月,蔡茨勒转到魏玛共和国国防部并被晋升为陆军少校。1937年,蔡茨勒成为陆军总参谋部参谋。1939年,蔡茨勒担任第60步兵团指挥并被晋升为陆军上校。

1939年9月入侵波兰期间出任威廉·利斯特将军的参谋长,指挥第14军第22师。

1940年3月成为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将军的参谋长,指挥第1装甲军。在法国战役中出色地组织和指挥装甲军穿越阿登,此后又成功指挥了入侵南斯拉夫和希腊战役,1941年5月18日被授予骑士铁十字勋章。

蔡茨勒最大的成功来自于1941年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在最初的两个月中,第1装甲军向东插入苏联境内,然后向南切断乌曼战役中苏军退路,然后再向北包围基辅周边的苏军,然后再向南跨越第聂伯河,切断亚速海附近的苏军。在这一系列战斗中,蔡茨勒始终能保证第1装甲军行动平稳、供给及时。

1月成为西线司令部司令格尔德·冯·伦德施泰特将军的参谋长,指挥D集团军,在1942年8月19日的迪耶普突击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1942年9月24日晋升为步兵上将并取代弗朗茨·哈尔德担任陆军总参谋长,阿道夫·希特勒被其乐观有活力的报告打动,越过多名高级军官而选中了他,希特勒可能认为蔡茨勒是比哈尔德更听话更乐观的总参谋长。蔡茨勒是后勤专家,拥有可靠的组织能力,他的表现在总参谋部备受尊重,但希特勒与日俱增的荒唐无理的命令最终使蔡茨勒的进取心消磨殆尽。

1942年11月苏军反包围在斯大林格勒的第6军团,蔡茨勒建议第6军团冲出包围、撤离斯大林格勒,到顿河去重建防线,但希特勒大发雷霆,亲自命令第6军团坚守阵地,最终第6军团被消灭,蔡茨勒与希特勒的冲突也与日俱增。

因命令部队撤退的建议多次被希特勒否定,蔡茨勒曾5次提出辞呈,但都被拒绝,在多次激烈冲突后,1944年7月1日蔡茨勒突然离开希特勒的贝格霍夫住所并称由于健康原因无法再任职,希特勒于1945年1月开除了他的军籍。

战争结束后,蔡茨勒被英军抓获,作为战犯被关押至1947年2月。在纽伦堡审判中,蔡茨勒作为证人出庭。

1963年,蔡茨勒在巴伐利亚州罗森海姆县逝世。

相关

  • 能源2号能源号运载火箭(俄语:Энергия)苏联研制的一种重型运载火箭。美国国防部对这种火箭的代号是“SL-17”,美国国会的谢尔顿命名法(用于识别火箭的衍生型号)则称其为“K”(一说为
  • 高等院校根据法国法律,大学(法语:Université)一词所指的是法国公立科学、文化和专业机构中的综合性大学和一所国立理工学院。在法国还有一些大学与院校共同体、技术大学 (EPSCP,独立于大
  • 白斑病口腔白斑(英语:Leukoplakia,又可称口腔白斑症)通常是指一种紧附于口腔黏膜上发生的白色斑块的症状,且和口腔癌的形成有所关连。发生斑块的伤口周围形状通常不规则,且其外观有可能
  • 莱布尼兹(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德语: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德语:.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
  • 维也纳咖啡馆维也纳咖啡馆(德语:Das wiener Kaffeehaus;英语:Viennese cafe)是奥地利首都-音乐之都维也纳特有的城市人文特色,和巴黎左岸拉丁区的咖啡馆文化,并列为欧陆两大咖啡馆文化。相传咖啡
  • 杜内期杜内期(英语:Tournaisian)是石炭纪的第一个时期,年代大约位于358.9–346.7百万年前。
  • 加利福尼亚圣玛丽学院加利福尼亚圣玛丽学院(Saint Mary's College of California)是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莫拉加的一所私立学院,1863年创立于旧金山,1889年搬到奥克兰,1928年搬到莫拉加。最初它是男子
  • 瓦西列夫斯基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华西列夫斯基(俄文:Александ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Василевский,1895年9月30日-1977年12月5日),苏联红军总参谋长、远东军总司令。
  • 杨文生杨文生(1926年-),文史学者。四川安岳出生,康定长大,1943年秋以后居住成都。1950年7月毕业于国立四川大学政治系,分配到成都市人民政府机关,先后在市财政经济委员会、商业局、工商行
  • 苏珊娜·阿涅利苏珊娜·阿涅利(意大利语:Susanna Agnelli,1922年4月24日-2009年5月15日)是一名意大利政治家、商人和作家,她也是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出任外交部长的女性。苏珊娜·阿涅利出生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