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官话音系

✍ dations ◷ 2025-10-03 18:49:40 #各语言音系,汉语音韵学,语言学

明初官话音系,即明朝前期北方汉语官话的语音系统,属于近代汉语。

《太祖实录》洪武八年三月:“是月《洪武正韵》成。初,上(明太祖)以旧韵起于江东,多失正音,乃命……以中原雅音校正之。”这里的中原雅音,也就是明初官话语音系统。

虽然《洪武正韵》的编纂要求是以“中原雅音”为标准,但其性质不是一个单纯的、完整的语音系统,实际上兼有旧韵书、明初官话、江淮方言、吴音的特点,不能代表明初官话的音系:161。

《洪武正韵》是在南宋《增修互注礼部韵略》(简称《增韵》)的基础上重编的。《洪武正韵》刊行四年之后,明太祖又因书中“尚有未谐叶者”而要求重修,因此《洪武正韵》有了两个版本:洪武八年(1375年)的初编七十六韵本,洪武十二年(1379年)的重修八十韵本:2。《正韵》和《增韵》、八十韵本和七十六韵本之间的差异,大概就是以中原雅音校正的记录:21,因此通过比较就可以考察明初官话音系的特点。

云南人兰茂所作的《韵略易通》,成书于正统壬戌年(1442年),记录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音系,和《中原音韵》大体相承,但也有守旧的痕迹:149、147。

朝鲜李朝学者申叔舟等,受世宗、文宗之命,用训民正音对译《洪武正韵》,写成了《洪武正韵译训》,书稿定于明景泰六年(1455年):69。申叔舟等曾多次来到北京,并在《译训》中记录了当时的时音、俗音:78。

元人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成书于泰定甲子(1324年)。而较晚出的《洪武正韵》(1375年)与之相比,在音系上却更加古老。最明显的区别在于,《中原音韵》中全浊声母已经消失,而《洪武正韵》中却还保留。因此,有的音韵学家认为,元明时的官话语音有两套系统,一为读书音,一位说话音;而有的音韵学家则认为,明初官话语音系统只有一套,只是《洪武正韵》等书写作上遵从旧韵书、未能记录时音。

苏联语言学家龙果夫认为,元时的北方官话有两套音系:“我们没有充足的理由说‘古官话’的语音组织是统一的。在另一方面,我们的这些材料使我们可以说有两个大方言(或者是方言类)。从声母系统来看,他们是极端彼此分歧的:一个我们叫做甲类,包括八思巴碑文、《洪武正韵》、《切韵指南》;另一个我们叫做乙类——就是在各种外国名字的译音和波斯语译音里的。并且,甲类方言(就是八思巴碑文所代表的)大概因为政治上的缘故,在有些地方也当做标准官话,可是在这些地方的口语是属于乙类的。”:483

罗常培同意龙果夫的观点:“这两个系统一个是代表官话的,一个是代表方言的;也可以说一个是读书音,一个是说话音。”:407

李新魁也认为:“《洪武正韵》基本上代表了明初中原共同语的读书音系统。”:73亦即认为明初官话有读书音和说话音两个系统。

现代汉语方言中,也有许多方言有读书音和说话音两个系统,即文白异读。但宁继福认为现代汉语方言的文白异读系统有两个共同点:韵母的文白异读比声母的复杂,文读和白读所用声母相同,而《中原音韵》和《蒙古字韵》或《洪武正韵》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前者多出一套全浊声母,因此龙果夫的假说与汉语不符:157。

宁继福考察了此前湮没无闻六百余年、1997年才被重新发现的八十韵本《洪武正韵》:161,指出其中反映的浊上归去、支微分离、闭口韵逐渐消失等现象,都不见于七十六韵本《正韵》。两个版本的《正韵》相距仅四年,不可能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因此七十六韵本《洪武正韵》中的较古老语音系统,不是明初官话读书音系统的反映,而只是旧韵书的残存:159。“壹以中原雅音为定”的八十韵本《洪武正韵》,和《洪武正韵译训》中收录的北京口语语音有大量吻合之处,也说明“雅音”就是“俗音”,明初官话语音系统中不存在读书音和说话音的区别:147-148。

耿振生也认为:“官话自身却没有必要形成两个并行的读音系统,而且近代汉语文献中没有发现过有文白两套标准音系统的蛛丝马迹。”

《中原音韵》中记录的元代语音系统中,声母有21个,包括疑母在内。在《洪武正韵》中,有影、喻、疑母合并的趋势。在《韵略易通》中,疑母完全消失,形成下列格局:240:

这个音系的所有声母恰好可以组成一首诗,曰《早梅诗》:东风破早梅 ,向暖一枝开 ;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

明初官话音系的韵母系统,相较之前的《中原音韵》,可以反映出下列重大现象:

鱼、模分韵。《中原音韵》中鱼、虞、模合为一韵,包括和两个韵母。《洪武正韵》中鱼、模分韵,说明已经变成了。:158

闭口韵消失。《中原音韵》中有三个闭口韵韵部,如“蓝”和“兰”不同音,前者韵母为,后者为。《洪武正韵译训》所载俗音中,闭口韵即-m韵尾全部消失。:78

支、微分韵。《中原音韵》中“知”和“支”不同音,前者韵母为,后者为。八十韵本《洪武正韵》中“知、痴、世”等与“支”同属一韵部。:127

明初官话音系的声调系统和之前的元代音系、之后延续至今的现代汉语音系的声调系统都保持一致,分为阴、阳、上、去。

七十六韵本《洪武正韵》和《韵略易通》中都有和阳声韵相配的入声韵。八十韵本《洪武正韵》中,入声韵则不和阳声韵相配,并显示出-p、-t、-k韵尾合并为-ʔ韵尾的趋势;《译训》也记录了这类现象。多数学者则认为,《中原音韵》中入声韵就已经消失,明初官话语音也自然没有入声韵。

相关

  • 固定齿轮自行车单速车,区分为2种 Single speed, Fixed Gear,后者又称固定齿轮自行车、“死飞车”,是一种没有飞轮的自行车,车轮与脚踏板永远处于联动状态,链轮齿与轮毂是紧紧咬合的,只要后轮旋转
  • 克努森层克努森层(Knudsen layer)也称为蒸发层,是固体或液体上面的一层薄蒸气层,得名自丹麦科学家马丁·克努森(英语:Martin Knudsen)。克努森层的厚度约为平均自由程的数倍。克努森层厚度
  • 清朝割让台湾予日本《马关条约》为大清帝国与大日本帝国于1895年4月17日(清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日本明治二十八年)在日本山口县赤间关市(今山口县下关市)签署的条约,原名《马关新约》,又称《
  • 蜘蛛丝蜘蛛丝是由蜘蛛所分泌抽出的纤维,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蜘蛛利用它们所生产的蜘蛛丝建造蜘蛛网以捕捉猎物,或建构巢穴或卵囊作为蜘蛛或子代的保謢场所。蜘蛛也可以利用自己的蜘
  • 创办人创办人,是一个企业、组织、社团、基金、网站等的主力创立人。创办人通常所指的是在第一份公司董事注册、社团理监事名册、组织高级成员中有名字的人物。对于该组织,他们都是具
  • 规范性文件199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通过排除法对“红头文件”作了一个笼统的划定,划定“红头文件”为排除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行政规章以外的“乡、镇人民政府
  • 旧金山大地震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发生于1906年4月18日清晨5点13分左右,里氏震级为7.8,震中位于接近旧金山的圣安地列斯断层上。自俄勒冈州到加州洛杉矶,甚至是位于内陆的内华达州都能感受到
  • 郑菊如郑菊如(1866年10月10日-1954年1月21日),本名郑炳勋,号菊如,天津人,天津本地乡贤。郑菊茹曾为南开学校的创办捐赠了天津老城城南的15亩土地,并创办天津私立崇华中学。1952年8月被聘任
  • 圣雅克塔圣雅克塔或圣雅各伯塔(法语:Tour Saint-Jacques)是法国巴黎第四区的一座哥特式塔楼,高54米,是昔日圣雅各伯屠宰场教堂(L'église Saint-Jacques-la-Boucherie)仅存的遗迹。圣雅各伯
  • 砷酸铜砷酸铜(Cu3(AsO4)2.4H2O,或 Cu5H2(AsO4)4.2H2O),是一种蓝色或蓝绿色粉末,不可溶于水和酒精,但可溶于氨水和稀释的酸。其CAS号是或。砷酸铜可用作农业杀虫剂,也可用作除草剂、抗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