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札

✍ dations ◷ 2025-07-19 07:43:05 #方言札
方言札是废除方言、强制推行标准语的一种手段,即在方言使用者的脖子上挂上牌子以示羞辱。16至18世纪期间,法语被法国波旁王朝统治者定为标准语。而奥克语、法兰克-普罗旺斯语、布列塔尼语等其他语言则被视为“方言”,其使用遭到压制。法国的学校在使用这些“方言”的学生脖子上挂上牌子以示羞辱。这可以说是方言札的始作俑者。而在19世纪英国的威尔士,学校使用类似的方法在说威尔士语的学生脖子上挂上名叫“Welsh Not”(中文大意为“禁说威尔士语”)的木牌,上书缩写“WN”两个字母。被发现在学校说威尔士语的学童,脖子上会被挂上一块该木板,直到他找到另一个在学校使用威尔士语的学童,才可以把木板交给下一个学童。放学前最终持有这块木板的学童则必须接受体罚。这项方言札的制度在大正年间被引入了日本。日本政府将方言宣传为“难听的语言”(悪い言葉)、“可耻的语言”(恥ずかしい言葉),并在全国境内推行共通语(标准日本语),在东北地方、九州地方以及琉球群岛的各个学校使用方言札来强制推行共通语。这种政策虽然引起了各地的反抗,但由于日本政府的宣传,大都市出身的人蔑视说方言者,导致了方言使用者人数的急剧下降。学生的父母被迫要求学生们使用标准语。这一政策在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继续施行。直到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日本人的思想才开始转变,开始保护方言。目前冲绳县竹富岛的喜宝院收藏有竹富小学校使用的方言札。中华民国政府在台湾于二次世界大战后推行国语运动时,此手段也用来惩罚说地方语言的学生,俗称“挂狗牌”。例如侯文咏《请说国语》中便有“小学校长想出点子,硬纸板上写着:“请说国语。”一条尼龙绳绑的狗牌用来惩罚那些用方言交谈的人;狗牌共有6面,每个年级各发一面,戴狗牌的人兼任纠察当“鬼”,在他发现另一个说方言的人时,就可以把狗牌交出去了。”的句子

相关

  • 免疫分析免疫分析是一种利用抗体或抗原对某种溶液中的大分子或小分子进行测量的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免疫分析既可以定性确认某种大分子或小分子是否存在于受测溶液中,也可以定量测量某
  • 罹病率疾病是生物在一定原因的损害性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是特定的异常病理情形,而且会影响生物体的部分或是所有器官。一般会解释为“身体病况”(medical
  • 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意大利语:Silvio Berlusconi;1936年9月29日-),意大利政治人物、企业家,数度出任意大利总理,同时也是前AC米兰班主、传媒大亨、歌手、富翁。1994年投入意大利政
  • 让-巴普蒂斯特·吕利让-巴普蒂斯特·吕利(法语:Jean-Baptiste Lully,1632年11月28日-1687年3月22日),原名乔万尼·巴蒂斯塔·卢利(Giovanni Battista Lulli),意大利出生的法国巴洛克作曲家。他一生的大部
  • 阪泉之战阪泉之战是中国上古时期传说中的一场战争,由黄帝与炎帝对战,最终由黄帝击败炎帝。此传说见于《史记·五帝本纪》。《史记》相关记载如下: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 埃及象形文字圣书文(或称圣书字,圣书体,神碑体),是古代埃及的正式书写体系,它由表音字母,表意文字共同构成,并被分为音节。它拥有1000多个单独的文字图形。圣书字有三种字体,其中碑铭体(圣书体)被视
  • 逊尼派逊尼派(阿拉伯语:أهل السنة والجماعة‎,ʾAhl ūs-Sunnah wa āl-Ǧamāʿah,简称أهل السنة‎ ʾAhl ūs-Sunnah),又译素尼派,原意为遵循圣训者,为伊斯兰教
  • 辰韩辰韩(진한,しんかん),是古代(公元前2世纪末至公元后4世纪左右)朝鲜半岛南部部落之一,在洛东江以东庆尚道,与马韩及弁韩合称三韩。三韩是现在朝鲜族的直系祖先,也是如今韩国国名得来的
  • 氮化铀一氮化铀(UN),黄褐色或灰色晶体,立方晶系氯化钠型结构。相对密度14.31。熔点2630±50 °C。铀和氮加热至400 °C时产生的是一氮化铀、三氮化二铀和二氮化铀的混合物。用作核燃
  • 贝宁帝国贝宁帝国(又译为贝南帝国)是后古典时期到近代西非由埃多人所建立的一个国家。贝宁帝国一度曾是西非海岸最古老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非洲文明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贝宁帝国大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