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无畏舰

✍ dations ◷ 2025-07-18 18:06:52 #前无畏舰

前无畏舰(Pre-dreadnought battleship)是在1890年代中期至1905年期间建造的战舰的统称。它取代铁甲舰,成为各国海军的主力,直至二十世纪初被无畏舰所取代。

前无畏舰介于铁甲舰和无畏舰之间。较铁甲舰增加排水量至1万吨以上,标配2至4门12寸左右的重型火炮为主炮,仍在舷侧配有大量一种以上中口径火炮为副炮;技术上,因电动或液压系统的普及,沉重的主炮得以安装更沉重的封闭式装甲旋转炮塔,和机械辅助装填,而非铁甲舰包括操舵仍依赖众多人力操作;船体完全采用钢结构,而非钢木混合结构;动力采用燃煤蒸汽机,而非机帆混合动力。较无畏舰,则主炮数量较少,仍类似风帆战舰时代以接舷近战战术为主导思想,而非无畏舰以远距离重炮跨射作战为主要作战手段。

在1890年代,各国海军开始以英国庄严级战舰(英语:Majestic-class battleship)作为蓝本建造新型战舰。典型的前无畏舰演进过程经历了英国特拉法加级铁甲舰(英语:Trafalgar-class ironclad)-->皇家主权级战舰(英语:Royal Sovereign-class battleship)-->庄严级战舰(英语:Majestic-class battleship)至最后的纳尔逊勋爵级战舰(英语:Lord Nelson-class battleship)过程,随后进入无畏舰时代。主要技术革新集中在炮塔上;从开始的固定露天炮台人力火炮旋转,演化至一体化炮塔机械力旋转;从梨形炮座,提弹机位于炮塔座圈之外,演化至炮塔轴心提弹机,全方向供弹。当这些千奇百怪的新技术在实战的尝试中稳定成型为各国采用后,最终促成了无畏型战列舰的诞生。

以意大利、德国、日本和美国等新兴海军强国以前无畏舰为骨干,大力扩充舰队。面对新兴力量的威胁,英国、法国和俄罗斯亦以扩充舰队作为回应。因此,在1890年代,新建战舰数量大增,新战舰的外表亦十分相似。

相关

  • 真空烹调真空低温烹调法 (法语:Cuisine sous vide),又作低温慢煮法,在台湾又被称为舒肥法(为Sous vide的音译),是一种通过利用较低温度长时间加热的烹饪方法,目的是要带出原料(尤其是肉类)的最
  • 杨孚杨孚(?-?),字孝元,东汉时南海郡番禺漱珠岗下渡头村(今广州市海珠区赤岗街道下渡村)人。早年致力攻读经史,东汉章帝(76-88)时,参加朝廷的“贤良对策”,获授为议郎。汉和帝时,杨孚反对穷兵黩
  • 基进女性主义激进女权主义(英语:radical feminism),是女权主义的一个派别。其最基本的观点是:女性所受的压迫是剥削形式中最深刻的,且是其他各种压迫的基础。因此,激进女权主义试图找出使妇女摆
  • 祁东县祁东县为衡阳市下辖的县。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省南部、湘江中游祁水流域,南连祁阳,北抵邵东,衡阳,东接衡南,西邻东安、邵阳。1952年,析祁阳东北六区置祁东县,因位于祁阳东部故名
  • 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是华东师范大学的一个直属单位,成立于1988年6月。1997年被认定为国家科技事业单位一级档案馆。华东师范大学校史党史办公室与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合署办公,
  • 米洛斯拉夫·克洛泽 米洛斯拉夫·约瑟夫·克洛泽(德语:Miroslav Josef Klose,波兰语:Mirosław Józef Klose,IPA .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
  • 谢尔顿·阿克斯勒谢尔顿·杰·阿克斯勒(英语:Sheldon Jay Axler,1949年11月6日-)是一名美国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泛函分析与复变函数论之间的联系。他现任旧金山州立大学科学与工程
  • 凹叶越橘凹叶越橘(学名:),又名“凹顶越橘”,为杜鹃花科越橘属下的一个种。
  • 反派角色恶棍角色(英语:Villain),又称奸角(在中国传统与“忠”相反)、坏人、坏蛋,日本汉字写成恶役(如果是外形美丽的,则称为美形恶役),是故事中的角色类型,扮演邪恶的一方。通常会担任主角的对
  • 一位一刀雕一位一刀雕(Ichii itto Carvings - Yew Wood Carvings)为岐阜县飞驒地方所生产之木工品。主要生产地为高山市。飞驒市、下吕市。一般也称为飞驒一位一刀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