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分岔

✍ dations ◷ 2025-07-13 18:25:35 #分岔理论

在数学的分岔理论中,叉分岔(Pitchfork bifurcation)是动力学系统中一个不动点变为三个不动点的一类局部分岔。叉分岔与Hopf分岔类似,有两种类型—超临界叉分岔与次临界叉分岔。

在以微分方程组描述的连续动力学系统中,叉分岔一般与系统的对称性有关。

超临界叉分岔的正则方程为:

d x d t = r x x 3 . {\displaystyle {\frac {dx}{dt}}=rx-x^{3}.}

r < 0 {\displaystyle r<0} 时,系统有一个稳定不动点 x = 0 {\displaystyle x=0} 。当 r > 0 {\displaystyle r>0} 时,系统有一个不稳定不动点 x = 0 {\displaystyle x=0} 及两个稳定不动点 x = ± r {\displaystyle x=\pm {\sqrt {r}}}

次临界戏分岔的正则方程为:

r < 0 {\displaystyle r<0} 时,系统有一个稳定不动点 x = 0 {\displaystyle x=0} 及两个不稳定不动点 x = ± r {\displaystyle x=\pm {\sqrt {-r}}} 。当 r > 0 {\displaystyle r>0} 时,系统只有一个不稳定不动点 x = 0 {\displaystyle x=0}

对于一般的微分方程:

其中 r {\displaystyle r} 为实参数。若其满足:

则由该微分方程描述的动力学系统在 ( x , r ) = ( 0 , r 0 ) {\displaystyle (x,r)=(0,r_{0})} 处有叉分岔。该叉分岔的类型由其三阶微分的符号确定:

注意,区分超临界叉分岔与次临界叉分岔是根据其分岔图中外围不动点的稳定性确定的(外围不动点为稳定时对应超临界叉分岔,外围不动点为不稳定时对应次临界叉分岔),而与分岔图中叉分岔曲线的开口方向无关。即对方程 x ˙ = x 3 r x {\displaystyle {\dot {x}}=x^{3}-rx} 来说,虽然其在分岔图中的曲线形状与上述提到超临界分岔例子的分岔图十分相似,但它为次临界分岔系统。

相关

  • 纳米粉体纳米颗粒(nanoparticle),指纳米量级的微观颗粒。它被定义为至少在一个维度上小于100纳米的颗粒。小于10纳米的半导体纳米颗粒,由于其电子能级量子化,又被称为量子点。纳米颗粒具
  • 斯芬克斯猫斯芬克斯猫(Sphynx)又称加拿大无毛猫。这种猫是由于基因突变而产生的品种。体重3.5到7公斤,肌肉发达,毛发稀疏,皮肤皱褶似羚羊皮。头部棱角分明。微呈三角型。眼大呈柠檬状,多数呈
  • 理中丸理中丸,源于《伤寒论》。《金匮要略》中人参汤,即将本方改作汤剂。
  • 灰甲甲癣(onychomycosis),俗称臭甲、灰指甲,泛指受到真菌感染的指甲,通常影响脚趾,但手指甲也有可能出现。两成指甲病是由甲癣所引起。甲癣的成因是真菌感染,主要细为分酵母菌感染、霉
  • 托马斯·巴赫托马斯·巴赫(德语:Thomas Bach,1953年12月29日-),生于西德维尔茨堡,德国击剑运动员,体育官员,2013年9月接替雅克·罗格当选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曾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长期负责奥委
  • 毛礼锐毛礼锐(1905年-1992年),男,字振吾,江西吉安人,中国教育家,教育史学家。中国教育史学科体系的主要奠基人之一。1905年3月16日(清光绪三十一年)出生于江西省吉安县青原区新圩镇马塘毛家
  • 酶水解酶水解(英语:Enzymatic hydrolysis)是指酶通过添加水元素以促进分子化学键分割的过程。酶水解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与纤维素乙醇一样,酶水解也可用于提供可再生
  • 穆塔大学穆塔大学,于1981年在国王的决议下成立,该大学分为“军校区”和“民校区”,1984年,军校区已基本开始正常运作,该校区的永久地为“穆塔市”,1986年,在“高教部”的决议下成立“民校
  • 印加神话印加神话(奇楚瓦语:)中包含了许多解释或象征着印加人信仰的故事和神话传说。所有这些印加文化记录随着弗朗西斯科·皮萨罗的西班牙殖民者对印加帝国的征服而烧毁。目前加里·优
  • 北村昭博北村昭博(1979年3月26日-;日语:きたむら あきひろ)是一名日本导演、演员,其因演出《人体蜈蚣》而知名。北村18岁时到贝弗利山庄剧场(英语:Beverly Hills Playhouse)学习五年。他亦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