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蚀柱

✍ dations ◷ 2025-09-29 16:46:50 #海蚀柱
海蚀柱是一种地质地貌形态,它位于海中靠近海岸处,由一个或多个陡峭的、往往是垂直的柱状岩石组成,这是由海岸侵蚀造成的。海蚀柱在风、水和沿海地貌效应的共同作用下,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当海岬的一部分被水流作用(英语:Hydraulic action)(海洋或水流冲刷岩石的力)侵蚀时,就形成了海蚀柱。水力削弱了岬中的裂缝,导致它们后来崩塌,而形成独立的海蚀柱甚至小岛。在水并不持续存在的地方,天然拱在重力作用下坍塌,及近地(英语:Subaerial)效应如 风蚀,也会形成海蚀柱。侵蚀导致拱崩塌,剩下的坚硬石柱与海岸分离,就形成了海蚀柱。最终,侵蚀会造成海蚀柱崩塌,剩下一个石堆。海蚀柱可以为海鸟提供重要的栖息地,也有许多成了攀岩胜地。典型的海蚀柱形成于平坦的沉积岩或火山岩,个别的是在石灰岩的悬崖。这些岩石类型的介质硬度属于中等耐磨、耐侵蚀。更耐磨的岩层可能形成帽岩(英语:Caprock)。(更软的岩石——如黏土——形成的峭壁则倾向于倒塌(英语:Slump (geology)),且侵蚀太快难以形成海蚀柱,而更硬的岩石如花岗岩则是另一种侵蚀方式。)该形成过程往往始于海水冲击海岬的小裂缝,并扩大它们。裂缝逐渐扩大并变成一个小洞。当洞贯穿海岬,就形成了一个拱。进一步的侵蚀导致拱崩塌,就剩下一个离开海岸的坚硬石柱,这就是海蚀柱。最终,侵蚀会造成海蚀柱崩塌,剩下一个石堆。这种石堆通常会形成一个很低的小岩石岛,在高潮时会被淹没。某些海蚀柱能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可能因为它们不容易被淹没。

相关

  • 小肠小肠(英语:small intestine、拉丁语:Intestinum tenue)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从在胃部后面一直延伸至大肠,是进行食物消化与吸收的主要器官。对于无脊椎动物而言,一般会采用消化系统
  • 血细胞血细胞又称“血球”,是存在于血液中的细胞,能随血液的流动遍及全身。以哺乳动物来说,血细胞主要含下列三个部分:
  • 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1° AV Block),是心脏电传导系统的疾病,是指PR节段(英语:PR interval)长度超过0.2秒(5小格),且仍保持P波→QRS综合波→T波的顺序。
  • 额窦额窦位于眉弓,极少对称,且在其之间的鼻中隔也时常会遍向中线的某一侧。额窦平均的尺寸如下:长 3 公分、宽 2.5 公分、厚 2.5 公分。各个额窦都会经由穿过筛骨迷路前端的额鼻管
  • 济宁医学院济宁医学院(Jining Medical University), 为中国山东省本科高等医学院校,位于山东省济宁市。
  • 四甲尿酸四甲尿酸(Theacrine)全名是1,3,7,9-四甲基尿酸,是由古布阿苏(英语:Cupuaçu)及茶树叶子上提炼的生物碱。四甲尿酸有抗炎性及镇痛的效果,其结构类似咖啡因,也会以类似的方式影响腺苷
  • 铁硫世界学说铁硫世界学说(英语:Iron–sulfur world theory),是由在慕尼黑的有化学学位的专利律师根特·维奇特萧瑟(德语:Günter Wächtershäuser)从1988年到1992年期间发表一系列文章提出的
  • 刨花板胶合板也叫夹板、多层材(英语:Laminated Veneer Lumber,缩写LVL,更通用的英文用语是Plywood)是第一种发明的科技木材。由比较薄的木单板制作。由相邻两层木纹相互垂直的木片(单板)
  • 日本城市列表日本的设市城市在法律上地位相同,但亦存在政令指定都市、中核市、特例市和普通市的区别,主要是行政和立法权限上的不同。
  • 海岸侵蚀海岸侵蚀,为海水对于海岸线陆地的侵蚀,所形成的一种作用。一般的海蚀通常伴随着潮汐,周期性的潮汐引起海水向陆地的水平流动,进而对陆地边缘产生侵蚀作用,而其中又以波浪的侵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