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态学

✍ dations ◷ 2025-10-07 22:35:58 #植物生态学
植物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植物的分布和数量,环境因素对植物的丰度的影响,植物和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们的实例是在北美温带落叶林的分布,沙漠植物对水的竞争,或放牧的成群动物影响草原的组成,干旱或洪水对植物生存的影响。地球主要植被类型的全球概览被O.W. Archibold提供。他认识到11种主要植被类型:热带森林,热带稀树草原,干旱地区(沙漠),地中海生态系统,温带森林生态系统,温带草原,针叶林,苔原(极地和高山),陆地湿地,淡水生态系统,和沿海/海洋系统。 这个主题的广度显示了植物生态学的复杂性,因为它包括从单细胞浮游藻类到大型树冠层形成树木的植物。植物生态学研究的环境条件包括气候、光照、温度、降水;土壤的质量、营养条件;其他当地动植物和微生物,地理情况,如地形、海拔高度、水环境等,以及人为的干涉,如农田等人工生态系统。一种植物能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能力为其“生态幅度”,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同一种生物会变化以适应环境,产生不同的“生态类型”。植物分布受历史因素,生态生理学和生物相互作用的组合支配。 可能存在于特定地点的一组物种受到历史偶然性的限制。 为了表现出来,物种必须是在一个地区进化或分散在那里(自然或通过人类机构),并且不能在当地绝迹。 当地存在的一组物种进一步局限于那些具有适应生存环境条件的生理适应。 这个群体通过与其他物种的相互作用被进一步的塑造:2–3。植物群落基于主要植物物种的形式广泛分布到生物群系(Biome)中。 例如,草地以草为主,而森林以树为主。 生物群系由区域气候决定,主要是气温和降水,并遵循一般的纬度趋势。 在生物群系中,可能有许多生态群落(Community (ecology)),这些生态群落不仅受到气候还受到各种小尺度特征的影响,包括土壤,水文学和干扰状况。 生物群系也随着海拔变化而变化,高海拔的生物群系通常类似于高纬度地区的生物群系。互利共生被定义为“在两个物种或个体之间对两者都有益的相互作用”。 植物中最普遍的例子可能是植物与真菌(称为菌根)之间的互利关系。 植物有助于营养吸收,而真菌接受碳水化合物。 一些已知最早的植物化石甚至在其根茎上有菌根化石。植物的一个重要生态功能是它们在食物网(英语:Food web)的底部生产用于食草动物的有机化合物。 从刺到化学防御的大量植物特征可能与食草动物的强度有关。

相关

  • 杆菌杆菌,指外观呈杆状的细菌。根据其排列组合,可分为单杆菌,双杆菌和链杆菌。杆菌的样例有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幽门螺杆菌等。
  • 雄激素受体1E3G, 1GS4, 1T5Z, 1T63, 1T65, 1XJ7, 1XOW, 1XQ3, 1Z95, 2AM9, 2AMA, 2AMB, 2AO6, 2AX6, 2AX7, 2AX8, 2AX9, 2AXA, 2HVC, 2OZ7, 2PIO, 2PIP, 2PIQ, 2PIR, 2PIT, 2PIU, 2PIV
  • 联合国人道事务协调厅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英语:United Nations Office for the Coordination of Humanitarian Affairs,缩写为OCHA)是联合国秘书处的下属机构,根据1991年12月第46届联合国大会第
  • 碳酸锌碳酸锌(英语:Zinc Carbonate)是锌元素的碳酸盐,化学式ZnCO3。碳酸锌是菱锌矿(Smithsonite)中的主要成分,无臭、无味,性质不稳定,受热分解出二氧化碳。在工业领域,“碳酸锌”一般指碱式
  • 有神论有神论(英语:Theism),在广义上,是认为至少存在一个神明的信念。在狭义上,特指一神论信仰,认为世界有一位至高的神明,关注于宇宙与这位神明之间的关系。有神论有很多种,三种比较常见的
  • 基督教堂教堂是进行宗教仪式的场所,一般特指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等;天主教的教堂又可称为“天主堂”;伊斯兰教进行宗教仪式的场所一般称为清真寺,犹太教从事宗教仪式和其它
  • 心理卫生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也称为精神卫生,是指心理幸福安宁的状态,或指没有精神疾病的状态。是指“一个情绪及行为调整都运作相当良好的人,当时的心理状态”。若以正面心理学或是
  • 动态平衡动态平衡发生于两个逆向但同步的过程当中。首先见于化学,但后来在生态学、经济学而至政治学等均有所应用。在一个可逆的化学反应中,当正向反应及逆向反应的反应速率相等时就会
  • 刺猬刺猬信号通路(英语:Hedgehog signaling pathway)是重要的信号传导通路。刺猬信号通路是动物发育的关键调控之一,在所有的两侧对称动物中都有表达。刺猬信号通路得名于在其多肽配
  • 地核地核(英语:core),位于地球的最内部。半径约有3470公里,高密度,平均每立方厘米重12克。温度非常高,约有4000~6000℃。它可再分为内核和外核。由地震波的传送可知,外核是融熔的。人类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