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德最大多重度规则

✍ dations ◷ 2025-07-03 12:05:28 #量子化学,光谱学

洪德最大多重度规则(Hund's rule of maximum multiplicity)是洪德规则中的第一条,于1925年由弗里德里希·洪德提出。因其在原子化学、光谱学、量子化学中的重要性,又常被简称为洪德规则,而忽略洪德的另外两条规则。一些中学教材里面介绍的洪德规则实际上是本规则,如在人教版化学选修教材中,洪德规则被表述为:“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

洪德最大多重度规则可以表述为:一个确定的电子排布的所有能态中,自旋多重度最高的能态能量最低。

运用光谱学的语言,上面的“能态”一词可以换为“光谱项”。上面表述中的“自旋多重度”是化学用语,它等于2S+1,其中S是体系的自旋量子数。自旋多重度是在S给定的情况下自旋磁量子数mS的所有可能取值的个数。上面表述中的“自旋多重度最高”也可以等价地表述为“自旋量子数最大”。

原始的洪德规则是基于对原子的观察而得出,但化学家经常将洪德规则用在分子和分子片(自由基)上面。最常见的例子是光化学中借助洪德规则而得出基态为单重态的分子的最低能量的三重态(S=1,光谱学记号T1)比单重态第一激发态(S=0,光谱学记号S1)的能量要低。推广后的洪德规则也是广泛适用的,但有部分例外,详见下文。

对于这一规则,早期的一个解释是,高自旋态迫使电子占据不同的空间轨道,减低了电子之间的库仑排斥作用。然而近代的量子力学计算表明,洪德规则的真正原因是高自旋态下电子与原子核的吸引作用受到较少的屏蔽。

对于硅原子,基态电子排布为1s2 2s2 2p6 3s2 3p2,只有3p亚层不是全满,故只要考虑p2排布对应的光谱项,简单的计算可知它包含三个光谱项1、3与1,由洪德最大多重度规则可知基态光谱项为3,右图中画出了这一光谱项所包含的其中一个状态(==1)。

2004年,研究人员合成了一种称为DMX(英语:5-dehydro-m-xylylene)的三自由基,是第一个被发现不符合洪德规则的有机体系。

相关

  • 查理斯·尚柏朗查理斯·尚柏朗(Charles Chamberland,1851年3月12日-1908年5月2日)是一位法国微生物学家。1884年,他发明了现在称作尚柏朗滤器的过滤设备。 该滤器有比细菌直径还小的孔洞,这样便
  • 埃及第三王朝第八第十埃及第三王朝是权力和胜利的开始,古埃及文明从此进入成熟阶段,此时出现了以左塞尔金字塔建筑群为代表的恢宏壮观的石头建筑。该建筑群的设计师、作家兼学者的伊姆霍特
  • 神经发炎周边神经病变(英语:Peripheral neuropathy,缩写PN)俗称神经系统疾病,是指神经系统的疾病或异常状态下的神经系统 。虽然在大众文化中神经病常常是一种代替精神病的说法,但神经病实
  • 安全气囊气囊(Air-bag,或称Supplementary Restraint System,缩写:SRS)指安装在汽车上的充气软囊,使用在车辆发生撞击事故的瞬间弹出,藉以达到缓冲的作用,保护驾驶和乘客的安全。一般而言,遭遇
  • 尹 泰尹泰(满语:ᠶᡝᠨᡨᠠᡳ,穆麟德:yentai;1651年-1738年),字子登,章佳氏,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康熙年间授翰林院笔帖式,为内阁侍读学士,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授为翰林院侍讲,为日讲起居注官
  • 二膦二膦(Diphosphines),也称联膦,双膦烷,是无机化学和有机金属化学中常用作配体的有机磷化合物。通常情况下,它们被认定分子骨架由连接一起的两个膦基组成,而该膦基通常具螯合能力。少
  • 斯蒂芬·朗斯蒂芬·朗(英语:Stephen Lang,1952年7月11日-),是美国的一名男演员和剧作家。他发迹于百老汇的剧院,但却因其在《战役风云》中饰演的石墙杰克逊和在《阿凡达》中饰演的夸里奇上校
  • 海莉·班奈特海莉·班奈特(英语:Haley Bennett,原名Haley Loraine Keeling,1988年1月7日-)是一名美国女演员、歌手和舞蹈家。海莉·班奈特的父母分别是罗纳多(Ronald Keeling)与蕾拉娜(Leilani Do
  • 文恭皇后文恭皇后(?-?),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县)人,出自陇西李氏仆射房,是北魏使持节、侍中、都督西垂诸军事、镇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领护西戎校尉、沙州牧、并州刺史、敦煌宣公李宝的曾孙
  • 发明者悖论发明者悖论是描述寻找解决办法时会发生的一种现象。通常问题越特定,就会越容易解决;但有时候反而会反过来,解决一个较为通用的问题比较容易,再把问题缩限到原本较为特定的问题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