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密折制度
✍ dations ◷ 2025-09-29 16:05:47 #密折制度
密折或称密疏,是指奏折不经其他官员之手,直接上报皇帝,他人无从得知奏折内容。中国历史上,朝臣用密疏言事,早已有之,自有文献记载的汉代以后,密疏言事在历朝均有各自的发展特点。唐代武则天时有告密制度。元代以前因密疏需经中书省之手,密疏不密,随着明代废除中书省,使得密疏言事变得可能,皇帝不再受中书宰相牵制,洪武年间即设置密疏制度,其使用贯穿整个明代。清朝政府在康熙帝时形成密折制度,直至清朝灭亡。明代文献中密疏,也称密奏、密疏言事、密封言事、密揭、实封、封事等,这也就是明代天子能够不早朝,而能知天下事并治理天下的主要原因。从明初始,不同时期对密疏的书写格式、密疏的传递方式与进呈渠道、密疏的处理程式、密疏言事者的资格、密疏的保密措施等方面都给予了不同程度规定,从而使明代的密疏言事经历了初步制度化的过程。官员掌有特别的权力,让官员互相监察,制衡这种权力,不该以告密形容之;而厂卫大多数时间,仅是反应科道及密疏的动作及执行单位,当然也拥有君权时代与所有官员相同的的特权,故不以特务看待。清代的密折制度始于康熙晚期,完备于雍正朝。康熙帝曾言:“令人密奏并非易事。偶有忽略,即为所欺。”雍正帝允许的官员如岳锺琪才能上奏折,缮写时须亲自为之,不可假手于人,一切听闻皆可上报。写毕将奏文写在折叠的白纸,外加上特制皮匣,皮匣的钥匙备有两份,一份交给奏折官员,一把由皇帝保管,任何人都无法开启。官员自派亲信家人送抵京城,不可扰累驿站,直达御前。并由皇帝亲自批答。雍正七年(1729年),雍正帝建立军机处以专一事权。军机处负责密折,皇帝特许的下级官员可直接向皇帝弹劾上级长官,密折奏事使政令完全体现了皇帝的意志,使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达到极限。
相关
- 咽周间隙咽周间隙是颈部的一段空间。它可以分成咽后间隙和咽旁间隙。
- 相干逻辑相干逻辑,也叫做相关逻辑,是一类非经典亚结构逻辑,它在蕴涵上施加了特定限制。(一般但不完全的,澳大利亚逻辑学家称之为relevant logic,其他说英语的逻辑学家称之为relevance logi
- 电子语音现象电子语音现象(英语:Electronic voice phenomenon、简称EVP),是超心理学和捉鬼(英语:ghost hunting)中用于佐证灵体的存在的一种方法。其是将现场环境(听不到的声音)录起来,然后在播放
- 原子序原子序数(英语:Atomic Number)是一个原子核内质子的数量,因此也称质子数,也等于原子电中性时的核外电子数。拥有同一原子序的原子属于同一化学元素。原子序数的符号是Z。通常原子
- 托尼·帕克小威廉·安东尼·帕克(英语:William Anthony Parker Jr.,1982年5月17日-),通称托尼·帕克(Tony Parker),绰号TP、法国小跑车,是一位已退役的法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在2001年NBA选秀大会中
- 比对序列比对指将两个或多个序列排列在一起,标明其相似之处。序列中可以插入间隔(通常用短横线“-”表示)。对应的相同或相似的符号(在核酸中是A, T(或U), C, G,在蛋白质中是氨基酸残
- 阿尔德库尔特·阿尔德(德语:Kurt Alder,1902年7月10日-1958年6月20日),德国化学家,1902年7月10日,阿尔德生于德国克尼格许特(今波兰霍茹夫),1950年与奥托·迪尔斯因对二烯合成的研究获诺贝尔
- 两个主要世界体系的对话《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意大利语:Dialogo sopra i due massimi systemi del mondo, tolemaico e copernicano)是伽利略撰写的一部天文学著作,于1632年在意大
- 网络爬虫网络爬虫(英语:web crawler),也叫网络蜘蛛(spider),是一种用来自动浏览万维网的网络机器人。其目的一般为编纂网络索引(英语:Web indexing)。网络搜索引擎等站点通过爬虫软件更新自身
- 特列奇期特列奇期(Telychian)是志留纪的第三个阶段,年代大约位于438.5–433.4百万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