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艺术团

✍ dations ◷ 2025-07-10 22:32:18 #中国广播艺术团

中国广播艺术团是中国内地一支著名的艺术团体,成立于一九三八年,是中国的国家级艺术团体之一。该团是中国广播电视总台(简称中央电视台)直属单位,是中国广播电视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广播艺术团以其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精湛的演艺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受观众喜爱,成为了中国内地文化艺术界的重要代表之一。

中国广播艺术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一九三八年,当时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广播音乐团体——中央广播乐团。后来,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壮大,这个团体逐渐发展成为了中国广播艺术团,扩大了表演领域和内容,涵盖了音乐、舞蹈、戏曲、话剧、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

中国广播艺术团下设多个表演团体和艺术组合,包括乐团、舞蹈团、话剧团、戏曲团等。每个团体都由一批优秀的艺术家和专业人才组成,具有丰富的舞台经验和高水准的演出技艺。团队之间紧密合作,共同推动艺术团的各项工作和表演活动。

中国广播艺术团的主要活动包括各类文艺演出、艺术节目录制、文化交流、公益慈善等。团队经常参与各类重大文艺演出活动,如春节联欢晚会、元宵晚会、国庆晚会等,为观众带来精彩纷呈的节目表演。

此外,中国广播艺术团还积极参与国内外文化交流与合作,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团队曾多次出访国外,进行友好交流和演出,为增进中外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广播艺术团作为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传播中国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大使命。团队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表演和文化交流活动,不仅提升了中国广播电视文化的软实力,也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做出了突出贡献。

未来,中国广播艺术团将继续秉承“精品创作、精湛演出、精神文明、国际交流”的宗旨,不断提升自身艺术水平和演出品质,推出更多高水平的节目和作品,为观众奉献更多精彩的文化盛宴。同时,也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影响力,为世界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

  • 圆塔圆塔(丹麦语: Rundetårn,旧式拼法:Rundetaarn)是丹麦哥本哈根的17世纪的塔。圆塔是三一教堂的一部分,建设他们是为了给当时的学者提供一个天文台、一个学生教堂和一个大学图书馆
  • 舍利子舍利(梵语:शरीर śarīra,汉语拼音:Shèlì),又作坚固子、舍利子、设利罗,意为尸体或身骨,常指骨灰。其中有的结晶体形色各异。最早指佛陀释迦牟尼遗体自行火化后遗留的固体物,后
  • 不信者不信者,或异教徒(英语:Infidel,字面意“不信者”)为基督教或伊斯兰教对无宗教或异教人士的称呼。在一神教世界通常为骂人词汇。不过某些伊斯兰教学者认为伊斯兰教中引用“异教徒
  • 先驱者 (杂志)《先驱者》(Forerunner,1909年-1916年),是创刊于1909年11月,以月刊形式出版的杂志。由夏绿蒂·珀金斯·吉尔曼(Charlotte Perkins Gilman,1860年-1935年)一人单独撰写、编辑与发行,至1
  • 西胪乌酥杨梅西胪乌酥杨梅,是一种优稀品种的杨梅,为中国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西胪镇的一种特产果类。其外观色泽鲜亮呈深紫红色,果肉酥脆而结实,核小且酥。自元朝开始,西胪镇内�村便已种植杨梅。
  • 陈富陈富(越南语:Trần Phú;1904年5月1日-1931年9月6日)是越南共产党早期领导人。1930年越南本土三个共产主义政党合并为印度支那共产党,担任总书记。1904年,出生于富安,原籍河静。1922年,参加革命。1926年,入党。1927年,到苏联东方大学深造。1930年,回到越南,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31年,在西贡被捕,病死狱中。1999年,发现遗骸,重新安葬。
  • 岩崎美奈子岩崎美奈子(3月10日-),日本插画家,出生于新潟县,目前居于埼玉县。中学时代以“ミーちゃん”(ME-CHAN)为笔名在《POPCOM》《テクノポリス》等电脑游戏杂志上投稿插图(以《伊苏》系列角色为主),也参与过Falcom代代木专营店举行的绘图比赛应募。1993年中学毕业后入社日本Falcom,期间担任《英雄传说卡卡布三部曲》与《伊苏》系列角色设计等绘图工作,约五年后从Falcom离职成为自由插画家。目前以轻小说封面与插图、游戏人物设计等工作为主,也有进行漫画连载等创作活动。
  • 霍尔马尔·厄恩·埃约尔夫松霍尔马尔·厄恩·埃约尔夫松(冰岛语:Hólmar Örn Eyjólfsson;1990年6月6日-)是一位冰岛足球运动员。在场上的位置是后卫。他现在效力于挪威足球超级联赛球队罗森博格足球俱乐部。他的父亲也是一位足球运动员。他也代表冰岛国家足球队参赛。
  • 塔尔·班夏哈塔尔·班夏哈(希伯来语:טל בן-שחר‎,Tal Ben-Shahar,1970年-),或翻译为泰·本·沙哈,以色列裔美国人,教师,作家,专长于积极心理学和领导学。曾在哈佛大学任教心理学1504(正向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课程,是哈佛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网上有流传2006年和2008年的课程录像,广受好评。后来回到以色列教书。2004年在哈佛大学获得组织行为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在2004年完成,题目是“恢复自我,自尊的自我,自尊:依赖、独立的能力和价值构造。”
  • 戴大宾戴大宾(1488年-1509年),字寅仲,福建莆田人。明朝政治人物,探花及第。正德三年(1508年)会试第二名,殿试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正德四年(1509),戴大宾接到家书,得悉慈母病逝,痛不欲生。于是告假返家奔丧,不幸在归途中病逝,斯时才二十一岁。戴大宾出身门第,三岁背诗,五岁便能作诗,尤善对联,当地称为神童。八岁到县治的学府参观,老师正在上课,知道他善于作对子,就指著自己坐的虎皮椅,出了一联:“虎皮褥盖学士椅。”戴大宾对曰:“兔毫笔写状元坊。”老师听后连连称奇。大宾十一、二岁就考秀才,一同应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