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教分离
✍ dations ◷ 2025-07-22 21:19:20 #政教分离
政教分离(英语:separation of church and state),指的是国家政府权力(凯撒即世俗王权)与宗教机构权力(基督即教会)的分割;也可以是说,是指政府不支持或压迫任何一个宗教机构,任何一个宗教机构也不可以代理政府的职权。政教分离是现代政治学的一项原则,其提倡源于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马丁·路德、加尔文等人领导的宗教改革首先反省的是基督教的真理,并因而带来对政府(即世俗王权)与教会权力各自边界的反思,于是,也就有了所谓的政教分离主张,惟实际上,这些从天主教会中独立出来的基督新教只是不受教廷控制的政教合一国家,教会配合日益专制的君主权力起了一定的统治作用,路德和加尔文领导的新教宗派在那些国家取代了天主教成为了该国的国教,部分英国圣公会、路德宗和加尔文宗等。此外,东正教也继续是俄罗斯帝国的国教,伊斯兰教是奥斯曼帝国的国教。从概念上,“政教合一”和“政教分离”中的“政”是指政府;“教”是指教会。政府是直接负责管治社会的国家机构。教会是指统管某一宗教信仰信徒的宗教组织。政府不等于“政治”,同样宗教组织也不等于“宗教”。“政治”广义是指所有有关社会管理的事宜;狭义是指政府在制订管治社会的政策的事宜。教会不等于宗教,也不等于宗教领袖和持宗教信仰的人。有些宗教是没有教会的,也有持宗教信仰人士不属教会或不代表教会。美国是第一个在宪法中明确规定政教分离的世俗共和制国家,在1791年起实施的《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中明文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关于设立国教或禁止宗教自由之法律。”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法国通过的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亦包括政教分离,此后革命共和政府一度禁止天主教的活动,并改行共和历,后拿破仑一世恢复天主教的国教地位,直至1905年法国才完成实行政教分离,把宗教从公共领域中移出。现代社会的趋势是向世俗主义方向发展,指政府不会承认亦不会设立国教,教会在政府施政时也不会享有优惠及特权。宗教与政治势力不互相干涉,政治决定不受宗教势力所影响。政教分离对保障宗教自由有一定程度的帮助,确保不同的宗教可以有信仰自由空间,同时不受政府干涉。但在世界上不少国家,仍然有宗教背景浓厚的政党,不论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组织仍对政府有影响力,不少政治人物也与宗教团体有一定程度上的关系。宗教团体仍有力影响政府,政府亦会对宗教组织提供税务宽免(例如教会所收取的奉献金额不用上缴政府),亦会用公帑去资助宗教办学团体,宗教组织亦继续提供医疗和教育等社会福利的服务,部分亦得到政府的资助。最先实行政教分离的美国,宗教组织对政治的影响力比其他欧美已发展国家有过之而无不及,加拿大、澳洲、巴西、阿根廷、菲律宾、韩国等在立国时已实行政教分离的国家,亦较欧洲有更大的宗教影响力。
相关
- 预防医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预防医学是指以预防疾病的发生,来代替
- 共价化合物共价键(英语:covalent bond),是化学键的一种。两个或多个非金属原子共同使用它们的外层电子(砷化镓为例外),在理想情况下达到电子饱和的状态,由此组成比较稳定和坚固的化学结构叫做
- 多重器官衰竭症候群多重器官衰竭(英语:Multiple organ failure)或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英语: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多系统器官衰竭(英语:Multiple-system organ failure)、多
- 利己主义利己主义或自我主义是凡事只为自己或对自己有关系的团体着想的行为。与利他主义相反。单在道德判断上,自己的幸福快乐比别人的来得重要,所以利己主义在许多思想和文化中是一种
- 幽门括约肌幽门(pylorus)是胃和十二指肠的连接口,包含幽门窦(pyloric antrum)和幽门管(pyloric canal)两个部分。幽门括约肌(pyloric sphincter)在幽门管末端,可以控制食物从胃进入十二指肠的过
- 演化人类学现代生物分类群体从它们的 共同祖先遗传分化的图示。进化论介绍(英语:Introduction to evolution) 演化的证据 共同起源 共同起源的证据群体遗传学 · 遗传多样性 突变 · 自
- 肉茎肉茎(Pedicle),亦作腕足、肉足或腹茎,是动物学的一个名词,指无脊椎动物里的舌形贝型亚门及小嘴贝型亚门腕足动物以及部分双壳纲软体动物用来固着于海床的软泥或砂砾中(亦作“受质
- 王尔德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年10月16日-1900年11月30日),又译奥斯卡·怀尔德,爱尔兰作家、诗人、剧作家,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他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创作了多种形式
- 始暴龙始暴龙属(属名:Eotyrannus,意为“黎明暴君”,即“早期暴龙”)是暴龙超科下的一属恐龙,化石从英国怀特岛郡的韦尔登群的威塞克斯组发现,年代为下白垩纪。它的化石(编号MIWG1997.550)包
- Zr锆(原子量:91.224(2))共有39个同位素,其中有3个同位素是稳定的。备注:画上#号的数据代表没有经过实验的证明,只是理论推测而已,而用括号括起来的代表数据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