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界

✍ dations ◷ 2025-10-11 15:18:49 #色界
色界(梵语:rūpa-dhātu),或称色界天,又称色地(rūpa-bhūmi),佛教术语,世界的三界(欲界、色界及无色界)之一。据佛典说法,此界位于“欲界”之上。此界天人,仍保有色身(物质身),而已无欲乐,故色界天人色身,无有男女相,有别于欲界众生的色身样貌。此界众生,其衣自然而至,以光明为食物及语言。‘色界’为质碍之义,有形之物质,就是禅定的深浅麤(粗)妙(细)分四种阶级,称四禅天。住于初禅乃至四禅天的一切有情,若未获得解脱道或佛菩提道之见道功德者,皆属凡夫,都不能离意识心境界,都无法摆脱三界六道轮回生死之苦。无智者往往误计所证得的欲界及色界四种禅定境界为涅槃,此种误计所见,称为‘五现涅槃’,不是真实的涅槃。依所入禅定能至之浅深次第,分为四地(梵语:Bhūmi),相应于此界之“四禅天”(四静虑天)。细分为四个层级,每个层级有诸天:色界诸天之数,佛教部派以及各经论有诸多异说,有十六天、十七天、十八天、十九天,乃至于二十二天之数。大乘佛教通行说法,以初禅之顶为大梵天,二禅之顶为光音天,三禅之顶为遍净天,四禅之顶为广果天,每禅各立三天得十二天,加上佛教圣者所在的五净居天,一共十七天,此为藏传佛教通说;若再算入无想定得生的无想天则为十八天,《法苑珠林》、《楞严经》、大明《三藏法数》载此说,《地藏菩萨本愿经》又列名摩酰首罗天。迦湿弥罗有部,主张大梵王所居即梵辅处,无想天为广果天所摄,只立十六天。南传上座部佛教前三禅各立三天得九天,第四禅仅立广果天,再加上无想天以及五净居天,而为十六天。四禅天中的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为证阿那含以上圣者及大菩萨等解脱圣者所居,不再轮回下界受生,又称“净居天”或“五不还天”。

相关

  • 放射性放射性或辐射性是指某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从不稳定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出射线(如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而衰变形成另一种同位素(衰变产物),这种现象称为放射性。衰变时放出的能量
  • BMIBMI可能指的是以下几种:
  • 膀胱肠瘘管膀胱肠瘘管(Vesicointestinal fistula),又称肠膀胱瘘管(Intestinovesical fistula)是膀胱于肠道之间的瘘管。膀胱肠瘘管瘘管能够依据其发生的位置给予更精确的命名:造成膀胱肠瘘管
  • 无氧呼吸呼吸作用,又称为细胞呼吸(Cellular respiration),是生物体细胞把有机物氧化分解并转化能量的化学过程,也称为释放作用。无论是否自养,细胞内完成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是来自呼吸作
  • 传染性软疣传染性软疣是由传染性软疣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皮肤病。皮损表现为特征性有蜡样光泽的丘疹或结节,顶端凹陷,能挤出乳酪状软疣小体。传染性软疣是由传染性软疣病毒感染引起
  • 爱利克·埃里克森爱利克·霍姆伯格·埃里克森(德语:Erik Homburger Erikson,1902年6月15日-1994年5月12日),又译为艾力克·汉博格·艾力逊,是一位德裔美籍发展心理学家与心理分析学者,以其心理社会发
  • 狩猎旅行狩猎旅行(safari,发音为/səˈfɑri/)。指的是在非洲大陆移动,进行狩猎或观赏野生动物的一种海外旅行方式。本词于19世纪晚期始出现于英语。safari于斯瓦希里语内为旅行之意,字源
  • 杂食性动物杂食性是指吃植物、动物的一类的动物,这类动物什么都能吃,它们不用依靠单一类型的食物如植物或动物来维持生命,却可以只进食单一类型的食物来维持生命,因此对周遭环境有着较强的
  • 昂布瓦斯城堡昂布瓦斯城堡(法语:Château d'Amboise)是位于法国卢瓦尔河的昂布瓦斯的一座法式城堡。昂布瓦斯城堡的始建年份已经不可考究,只知道城堡的雏型可追溯至罗马时代。14世纪起,瓦卢瓦
  • LGBT男女同性恋者,双性恋者和跨性别者(LGBT)在俄罗斯面临法律和社会的挑战,并仍然面对非LGBT公民所没有的歧视。自苏联解体之初,俄罗斯人对于性别少数族群的态度呈逐步开放之势,使得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