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

✍ dations ◷ 2025-10-07 20:51:30 #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英语:Endometritis)是指发生于子宫内膜的炎症。子宫内膜炎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临床以前者较为常见,后著较为少见。急性子宫内膜炎是在子宫内膜腺体上有微脓肿或嗜中性白血球呈现;慢性子宫内膜炎则是子宫内膜基质上出现大量淋巴球。子宫内膜炎的主要病因是感染。子宫内膜一般有较强的自然保护作用和抗发炎能力,但一旦遭受破坏,则容易发病且直接波及子宫肌肉层,并延伸至子宫旁组织。症状包括有下腹疼痛、发烧、不规则阴道出血及分泌物。医师通常采取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医学术语子宫肌内膜炎(endomyometritis)有时是指一类特殊的子宫内膜和子宫肌肉层的炎症。急性子宫内膜炎常见于产褥期感染,包括分娩造成的阴道损伤、胎盘或胎膜残留、流产、医疗器械感染等,使得病原体易侵入宫腔内,引起感染。子宫腔操作,如放置子宫内避孕器、子宫内诊或诊刮时器具消毒不严。子宫黏膜息肉坏死或黏膜下肌瘤坏死,引起感染时也可发生子宫内膜炎。急性子宫内膜炎的致病菌主要为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少数为淋菌、厌氧菌。从组织学角度上,急性子宫内膜炎中可观察到中性白细胞浸润子宫内膜组织。病症包括有下腹痛、发烧、阴道带脓液、月经过多。急性子宫内膜炎可见内膜充血、水肿,重度炎症内膜的表面可有脓性渗出物,形成溃疡,并可向下蔓延感染子宫肌肉层,在其中形成多发性小脓肿,在镜检下可见内膜中有大量散在的白血球,若急性子宫内膜炎未能及时处理,则可能发展成为子宫肌炎、输卵管卵巢炎、盆腔腹膜炎及盆腔结缔组织炎,甚至败血症。在一些人群中,急性子宫内膜炎通常与生殖支原体(英语:Mycoplasma genitalium)有关。在常规病例中,可以通过数周的克林霉素、庆大霉素等静脉抗生素治疗(英语:IV antibiotic treatment)或采半卧休息有利于炎症分泌物引流,并保持外阴清洁。治疗时除主要应用抗生素外,尚须除去明显的诱因,如取出子宫内避孕器,清除子宫腔内残留的胎盘组织或胎膜、子宫内膜息肉等,有子宫黏膜下肌瘤或子宫内膜癌时则应根据情况做相应处理。如有发热症状可使用复方氨基比林或阿司匹林。慢性子宫内膜炎可由急性子宫内膜炎转变而来,也可由长期的输卵管炎或严重的子宫颈炎扩散而成。慢性子宫内膜炎的间质部常有大量浆细胞及淋巴细胞,大量浆细胞的存在是病理诊断慢性子宫内膜炎的依据之一。有时候可见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滤泡。在超过10%的病例中会出现非常规流血。最常见的细菌有沙眼衣原体、淋球菌、无乳链球菌、人型支原体(英语:Mycoplasma hominis)、肺结核和其他病菌。其中大多数病菌会引起盆腔炎。根据潜在病因,慢性子宫内膜炎可能会恶化为癌症。和急性子宫内膜炎的治疗相似,可以采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子宫积脓是指一类子宫腔的浓汁积聚。病发原因通常包括感染及子宫颈堵塞。症状通常包括(耻骨弓上的)下腹腹痛、颤抖、发烧和积浓。一旦诊断确立,将子宫颈扩张,脓液即可顺利外流。如引流不够,可在子宫颈管内放置橡皮管引流,以防止子宫颈管在短期内又发生阻塞,影响脓液的排出,还需要根据症状及身体情况采取特定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相关

  • 妇科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妇科学是一门研究女性在非孕期生殖系
  • 霍乱霍乱(Cholera)是由霍乱弧菌的某些致病株感染小肠而导致的急性腹泻疾病。症状可能相当轻微,也可能相当严重。典型症状为连续数日严重水泻。可能合并有呕吐、肌肉抽搐的现象 。霍
  • 分子量分子量,又称“相对分子质量”,指组成分子的所有原子的原子量的总和,分子量的符号为Mr。定义为物质分子或特定单元的平均质量与12C质量的1/12之比值。由于是相对值,所以为无量纲
  • 缩写缩写(英语:Abbreviation(Abbrev),来自拉丁语 brevis,意为“短”),在语言学里是一种词语或短语的简易形式,又称省略、缩略语、缩写词。缩写大部分时候等同于简称,但它们之间有细微的差
  • 失能调整生命年失能调整生命年(英语: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缩写:DALY)是衡量整体疾病负担(英语:Disease burden)的一种方法。最初是由世界卫生组织所开发,现在则渐渐地在公共卫生和健康影
  • 猝死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简称SCD)指突然的死亡,其定义是“非因自杀、他杀或事故而发病、24小时内意外出现的内因性死亡”。一个人由于过度兴奋或过度疲劳而导致的突然死亡。
  • 颅内出血颅内出血(ICH)是头部颅骨内出血。这种情况可能导致血液或血块压迫到脑神经造成脑神经坏死。颅内出血包含:脑室内出血(英语:intraventricular bleed)和脑实质性出血(英语:intraparenc
  • 莫匹罗星莫匹罗星(英文:Mupirocin)是一种外用抗生素类抗感染药。莫匹罗星又称假单胞菌酸A,由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分离出。莫匹罗星作用在细菌体内的异亮氨酸—tRNA合
  • 类别1型超敏性即发性过敏反应(英语:Immediate Hypersensitivity),又称Ⅰ型超敏反应(英语:Type I hypersensitivity),是IgE介导的免疫反应,乃最常见的超敏反应类型。主要可分为两种:过敏原第一次接触
  • 溺水遇溺是因为液体进入肺部而导致缺氧,继而窒息。常见于游泳、船只沉没、海啸、潜水、意外及自溺。在很多国家都是12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因,例如在美国便是仅次于车祸。小童多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