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超分子
✍ dations ◷ 2025-09-30 23:34:24 #超分子
超分子(supermolecule)是在1937年由德国化学家K.L. Wolf提出,最早是形容由氢键键结的乙酸二聚体。超分子化学是有关分子错合物非共价键结的相关研究。“超分子”一词有时是指超分子组装,是由二个或多个彼此没有形成共价键结的分子(一般是高分子)所组成的错合物 。在生物化学中,“超分子”是指像肽及寡核苷酸等由生物分子组成的错合物。
相关
- 角回角回(Angular gyrus)为大脑顶叶的一个区域,位于颞叶上缘及缘上回(英语:supramarginal gyrus)正后方。角回与语言、空间感(英语:spatial cognition)、记忆提取、专注力,以及心智理论有
- 克拉通克拉通(来自希腊语kratos,意为“强度”),或称稳定地块、大陆核心、古陆、古陆核、刚块、安定地块,是指大陆地壳上的古老而稳定的部分,于最近至少5亿年内的大陆和超大陆的会聚和分
- 崩坏作用崩坏运动(mass wasting),又名块体运动 、块体崩坏,为风化物质受重力作用,产生向下移动的现象。崩坏的形式及速度差异很大,有些慢到难以察觉,如潜移;有些则几乎是在瞬间产生,如山崩。
- 置换反应置换反应又称单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元素或化合物的离子根与一种离子化合物发生的反应,狭义氧化还原反应是置换反应的一种,且必为广义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关键在于还原性或氧
- 穹窿体RNA穹窿体RNA(英语:vault RNA,简称vRNA)是一种存在于穹窿体核糖核蛋白复合物中的非编码RNA,该类RNA于1986年被首次发现。作为一种核糖核蛋白复合物,穹窿体除了含有8-16条短链RNA外,还
- 诫子书诫子书,也作戒子书,中国历代名人喜欢写信劝诫子女,是一种中国古代家庭的道德教育,最有名的是诸葛亮的“戒子书”,是写给七岁的诸葛瞻。郑玄、羊祜、王僧虔、张融、徐勉、符存审皆
-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简称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有2987名代表,任期从2013年3月到2018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于2013年3月5日至17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
- 明天明日,又称明天,泛指今日之后的一整日,是未来的一部分。“明日”原本仅指“明日日出至日落的时段”,而“明日夜晚”则概称为“明晚”。“明”字分拆是“日”和“月”。意思就是看
- 郭熙郭熙(约1000年-约1087年后),字淳夫,世称郭河阳,为北宋著名画家、绘画理论家,河阳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享年80岁以上,可征的活动年代为宋神宗熙宁至元丰间,曾任翰林待诏直长,神宗死后,遂少有
- 昌黎昌黎可以指:地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