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朗罕氏巨细胞
✍ dations ◷ 2025-10-08 08:54:49 #朗罕氏巨细胞
朗罕氏巨细胞(英语:Langhans giant cells,又称Pirogov-Langhans cells,也译作:langhans巨细胞、朗汉斯细胞)是在肉芽肿组织下发现的一类多核巨细胞。它体积大,胞浆宽,着粉红色,胞核从十几个可达近百个并常沿边缘以马蹄形图案排列分布,由上皮样细胞(巨噬细胞)融合形成。如类上皮的核,核染色质较疏松,核膜较厚,着紫红色。尽管在传统上它们的存在与肺结核有关,它们不是结核病所特有的临床指标,甚至不属于结核分枝杆菌病。事实上,无论病因如何,它们几乎都可以存在于各种形式的肉芽肿性疾病中。朗罕氏巨细胞是以德国病理学家 Theodor Langhans(1839-1915)命名。不应该与朗格汉斯细胞相混淆,朗格汉斯细胞是单核细胞衍生的单核表皮树突状细胞,以保罗·兰格尔翰斯命名。(兰格尔翰斯岛(也叫“胰岛”)也以保罗·兰格尔翰斯的名字命名)。有一篇研究论文表明,当激活的cd4+ T细胞和单核细胞结合时,其细胞之间的CD40-cd40L相互作用和随后的T细胞分泌干扰素γ会引起融合相关分子DC-STAMP (树突细胞特异性跨膜蛋白)的上调和分泌,形成朗罕氏巨细胞。在患有结节病的患者的支气管肺活组织检查或淋巴结活组织检查中经常发现朗罕氏巨细胞。
相关
- 遗传密码遗传密码(英文:Genetic code)是一组规则,将DNA或mRNA序列以三个核苷酸为一组的密码子转译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以用于蛋白质合成。几乎所有的生物都使用同样的遗传密码,称为标准
- 原核生物界原核生物界(Kingdom Monera)是1920年年代对生物分类的五界系统(英语:five kingdoms, 动物界、植物界、菌物界、原生生物界与原核生物界)所定义的一个界。1969年怀塔克(英语:Robert
- 胰脏胰脏也称胰腺(英语:Pancreas),旧称膵、脺,脊椎动物具有外、内分泌功能的腺体;外分泌由腺泡、连通肠腔的导管组成,腺泡分泌多种消化酶,导管上皮细胞分泌碳酸氢盐、钠、钾、氯等离子和
- 胎便胎粪是初生婴儿第一次排出体外的粪便。与他们往后排出的粪便不同的是:胎粪是胎儿在母体时所消化的物质构成,包括有肠黏膜的上皮组织、胎毛、黏液、羊水、胆汁及水分。由于胎儿
- 三氟胸苷三氟胸苷(INN:trifluridine)(又称屈氟尿苷、曲氟尿苷、trifluorothymidine或TFT)是一种主要用于眼睛的反疱疹病毒科抗病毒药物。商品名称为Viroptic,原由葛兰素史克公司的前身Glax
- 头孢克洛头孢克洛(英语:Cefaclor),商品名如希克劳,是第二代头孢类抗生素,用来治疗由细菌感染导致的症状如肺炎,化学名(6R,7R)-7--3-氯-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辛-2-烯-2-甲酸,化学式C15H14
- 神经毒性神经毒素是以神经系统为靶系统的毒性物质,其主要特征是干扰神经系统功能,产生相应的中毒体征和症状,严重时可致命。神经性毒剂一般指人工合成的神经毒物,大多数为有机磷化合物,与
- 沙状病毒科沙状病毒科(Arenavirinae, ARV)是一种会造成严重的人畜共同传染病的病毒科类。其宿主,啮齿类动物,尤其是老鼠,和人之关系自古已来,均交往过于密切,造成本科病毒在人类和老鼠宿主
- 牛瘟牛瘟病毒(德语:Rinderpest,英语:cattle plague或steppe murrain),是一种具感染性的牛只病毒,会引起牛瘟。这种病毒性疾病主要传染于水牛之间,但其他野生品种也有致病的记录。牛瘟与
- 口交口内性交(英文:oral sex,有时被称为 oral intercourse),简称口交,是性行为的其中一种,从事者的口腔(包括嘴唇、舌、牙齿和喉咙)会与其伴侣的生殖器接触,并以此对其进行刺激。用口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