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丽·海伦娜

✍ dations ◷ 2025-07-12 22:54:08 #卡特丽·海伦娜

卡特丽·海伦娜·卡拉奥亚(芬兰语:Katri Helena Kalaoja,娘家姓为科伊斯蒂宁/Koistinen;1945年8月17日—),芬兰歌手,出生于芬兰托赫马耶尔维。

卡特丽·海伦娜在1963年发行了她的首批歌曲,并自此之后售出了超过63万张专辑。在芬兰她是排在麦当娜之后的第二位畅销的女独唱歌手,也排在芬兰市场上20位最畅销的音乐艺术家之内。她曾两次代表芬兰参加了欧洲歌唱大赛(1979年和1993年)。她也曾在1969年参加了索波特国际歌唱节(英语:Sopot International Song Festival)。

卡特丽·海伦娜结过三次婚。她同她丈夫蒂莫·卡拉奥亚(Timo Kalaoja)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蒂莫在1988年因心脏病发作而去世,她因此深受打击,并在四年内远离公众视线和停止演出及录音。她的唯一儿子尤哈·卡拉奥亚(Juha Kalaoja)在2009年4月29日去世,年仅33岁。

相关

  • 哥伦比亚大学诺贝尔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瑞典学院、卡罗琳学院和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每年颁发一次,分别授予在化学、物理学、文学、和平、生理学或医学和经济学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每个
  • 1974年1974年国际足联世界杯于1974年6月13日至7月7日于西德举行。东道主西德队在决赛中以 2–1 战胜橙色军团荷兰,于1954年后再次夺得世界杯冠军。本届比赛首次使用是现今的“FIFA
  • 大卫·伊斯顿大卫·伊斯顿(英语:David Easton,1917年6月24日-2014年7月19日)是一个加拿大政治科学家,出生于多伦多,家境较为贫寒,1943年来到美国。他是美国政治学会的前会长。尔湾加州大学政治科
  • 波士顿惨案波士顿大屠杀(英文:Boston Massacre),英国称之国王街事件(英文:Incident on King Street)是1770年发生在北美殖民地波士顿的国王街(King Street)的一个事件。美国则习惯称之为波士顿
  • 苏布图苏布图(?-1648年),满洲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七子饶余敏郡王阿巴泰之孙,贤悫贝子尚建长子。苏布图最初被封为辅国公。顺治二年(1645年),跟从勒克德浑驻守江宁,其后移师征讨湖广
  • 伊斯纳普尔伊斯纳普尔(Isnapur),是印度安得拉邦Medak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7564(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7564人,其中男性4043人,女性3521人;0—6岁人口1124人,其中男555人,女569人;识字率59.39%
  • 霍伦河霍伦河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吉林省舒兰市境内,是细鳞河右岸支流,河名为满语(满语:ᡥᠣᡵᠣᠨ,转写:)“巍峨、雄伟”之意。发源于吉林舒兰市东南部新安乡张广才岭山脉大秃顶子山东北侧
  • 法国西印度公司法国西印度公司是一家法国贸易史上特许公司。创建于1664年,由当时的财政大臣柯尔贝尔主导建立,总部位于法国城市勒阿弗尔。是法国重商主义(又称“柯尔贝尔主义”)的政策一环。特许状授予该公司加拿大,阿卡迪亚,安的列斯群岛,开云,及南美洲亚马逊河和奥里诺科河之间陆地的所有权和领主权。该公司享有在这些地方,以及塞内加尔和几内亚四十年的经商的专有特权,之需要支付一半的关税。公司只存在了9年。1674年,授权被取消。
  • 北奄美大岛语北奄美大岛语,或北奄美语,是通行于奄美群岛中奄美大岛北部的一种琉球语,其使用的地域包括了该岛的奄美市、龙乡町、大和村和宇检村。北奄美大岛语和南奄美大岛语被统称为奄美大岛语。其又与南奄美大岛语、喜界语、德之岛语统称为奄美语。2009年2月,北奄美大岛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危险”级别的濒危语言。
  • 持份者持份者,或称作“利益相关者”、“利益关系人”、“权益人”、“涉众”(英文为“stakeholder”),狭义是指于某公司或机构组织中,拥有相关利益的人。广泛义则是指利益将受到组织行为影响的人。利益相关的范畴或许相当广泛,当中可能包括了:现金、股份、职位、名誉、时间、权利等等。依照1983年“史丹佛研究院”内部备忘录第一次使用这名词的定义,公司的利益相关者是“如果群组并不支持,组织将不复存续”的群组成员。在二十世纪80年代,这个理论由爱德华·弗里曼(R. Edward Freeman)主持发展。此后在组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