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图书集成

✍ dations ◷ 2025-07-19 01:23:33 #古今图书集成
《古今图书集成》原名《古今图书汇编》,是清康熙时期由福建侯官人陈梦雷所编辑的大型类书。此书共有一万卷,另目录四十卷,分历象、方舆、明论、博物、理学、经济等六“汇编”、每编再分若干“典”,共三十二典,每典又分若干“部”,共6117部,每部酌情收录汇考(按照时间排序的描述)、总论(权威但无法按年代排序的描述)、图、表、列传、艺文(诗词,注重唐朝及以前的作品)、选句、纪事(不足以收入汇考中的历史事件)、杂录(因缺乏真实性、偏颇或是艺术性而排除在前几项的其他内容)、外编(宗教或非正统哲学)等项。初版本分装576函,有5020大册(含目录20册),50多万页;共1.7亿字,万余幅图片,引用书目达六千多种。因《永乐大典》大多已毁,此书是现存最大部的类书。陈梦雷在《松鹤山房集》卷二“进汇编启”提到:“凡在六合之内,钜细毕举,其在十三经,二十一史者,只字不遗。其在稗史子集者,亦只删一二”,清代重臣张廷玉评价说:“自有书契以来,以一书贯串古今,包罗万有,未有如我朝《古今图书集成》者。”多认为古今图书集成印制于武英殿;但据裴芹和苗日新考证,古今图书集成应是在熙春园(今清华大学内荒岛)上印制的。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陈梦雷因附逆罪流放奉天。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康熙皇帝东巡,他得以放还,侍奉三皇子诚亲王胤祉读书。康熙四十年(1701年)十月起,陈梦雷根据“协一堂”藏书和家藏一万五千多卷典籍,“目营手检,无间晨夕”,编纂《图书汇编》一书。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四月完成初稿,“先誉目录、凡例为一册上呈”。康熙御览后认为尚需修订增益,改赐书名《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逝世,诚亲王胤祉失势,陈因曾奉其侍读而受到株连。雍正元年(1723年)一月,陈梦雷被流放黑龙江。同年雍正皇帝下令抹去陈梦雷编书之名,改命经筵讲官、户部尚书蒋廷锡(1669年—1732年)重新排校《古今图书集成》。此书于雍正四年(1726年)校成。

相关

  • 失语症失语症(aphasia)是一种言语和语言障碍所综合而成的症状受损而引发的,目前美国境内大约一百万人中,就有一位失语症的患者。最常见的病因是由中风(CVA)所引起的。若一个人的言语或语
  • 氚(Tritium;符号:T或3H,注音:ㄔㄨㄢ;拼音:chuān)。亦称超重氢,是氢的同位素之一,元素符号为T或3H。它的原子核由一颗质子和两颗中子所组成,并带有放射性,会发生β衰变,放出电子变成氦-3,
  • 备忘录备忘录(英语:memorandum,简写为 memo),意指任何一种能够帮助记忆,简单说明主题与相关事件的书面资料。它源自于拉丁语:memorandum est,由动词 memoro (原义是“提及、回忆、相关的”),
  • 小肠细菌过度综合征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mall intestine bacterial overgrowth)简称SIBO,是小肠内细菌过度生长的疾病。小肠和大肠不同,大肠内含有大量的细菌,而正常情形下小肠的细菌数量是每毫升小于
  • 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是开发分析物质成分、结构的方法,使化学成分得以定性和定量,化学结构得以确定。定性分析可以找到样品中有何化学成分;定量分析可以确定这些成分的含量。在分析样品时一
  • 潟湖潟湖是一种因为海湾被沙洲所封闭而演变成的湖泊,所以一般都在海边。这些湖本来都是海湾,后来在海湾的出海口处由于泥沙沉积,使出海口形成了沙洲,继而将海湾与海洋分隔,因而成为湖
  • 热力学循环热力学循环(英语:thermodynamical cycle)是一系列传递热量并做功的热力学过程组成的集合,通过压强、温度等状态变量的变化,最终使热力学系统回到初始状态。状态量只依赖于热力学
  • 齐雷索韦齐雷索韦(ziresovir、RO-0529、AK0529,化学式C22H25N5O3S)是一种抗病毒药,被开发用于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它作为一种融合抑制剂,在II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
  • 净利润利润(Profit)是一种经济学概念,有两种含义:虽然在有些分析中不十分明显,但是仍然需要注意的是,正常利润包括机会成本。企业家利润通常是正数,但正常利润一词则既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
  • 日射珊瑚见内文日射脊板珊瑚(学名:Heliophyllum),又名日射珊瑚、脊板珊瑚,是一属已灭绝的珊瑚,生存于泥盆纪的浅海中。日射脊板珊瑚单个生活,有时群生,敞开枝状或相连接的珊瑚单体。萼长有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