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芯菱

✍ dations ◷ 2025-07-23 03:38:51 #1989年出生,在世人物,台湾慈善家,国立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校友,国立清华大学校友,沈姓,云林人

沈芯菱(1989年11月-),知名慈善行动家。出身云林县农村贫困摊贩,历代祖辈为佃农长工。自幼半工半读,自11岁起投身公益,从未接受捐款,十九年来独力支出900多万元行善,最年轻当选“总统创新奖”、两度获“总统教育奖”、十大杰出青年、台大社会贡献奖等多项奖项,事迹编入18本教科书,逾250万多位师生修读。民众票选为十大慈善家、与孙中山同列“永不放弃”代表人物,总统称其“台湾之光”。

学业优异,台大硕士毕业论文A+,第一名考取台大商学博士候选人,毕业于哈佛大学商学院高阶管理班。《商业周刊》喻为“台湾版的诺贝尔和平奖”,《时代杂志》(Time for students)称其为“天堂掉落凡间的天使”公益网站达两亿多次莅站,行脚村庄部落32万公里,并参与联合国及非洲各国NGO创新智库,是当代深具影响力的青年之一。

沈芯菱祖辈是云林县的贫苦佃农,父母亲是裁缝学徒,只念到小学和补校,早年白手起家、从事成衣代工,却被上游厂商倒债累累,沈家秉持清白为人,扛起不属于自己的债务,过着十多年摆地摊的艰困生活。

她自幼跟随南北奔波摆摊,每日从菜市场、黄昏市场到夜市,收摊后凌晨深夜得睡小货车上。居无定所,搬了十多次的家,为了念国小才在云林县租住铁皮屋,全家窝居五坪房,资源匮乏,在臭水沟旁搭建铁片充当厨房、瓦斯炉烧水擦澡、刮风下雨时漏水。

沈芯菱小学四年级在校接触电脑而产生兴趣,母亲借贷买电脑未果,被讪笑“艰苦人肖想学电脑?”,只好变卖仅存的玉饰购得中古电脑,他在少女时期考取37张国际国家级证照,屡获全国电脑大赛第一名,被称为电脑神童。眼见家计窘迫,帮家中架设网站,将成衣代工转型,终于日渐改善家计。

十一岁起致力行善,架设网站帮助百位老农民网销农产;成立教学网站义助弱势;推动实体免费课辅班;创办青少年创作展;为“一元柳丁”发声请命;帮新移民建置学习平台;纪录草根台湾脸谱;联合国NGO创新行动等海内外。每年务实的行善工程,从未接受捐款,全数由她个人专长收入去支应。

11岁

12岁

13岁

14岁

15岁

16岁

17岁

18岁

19岁

20岁

21岁

22岁

23岁

27岁

28岁

2014年(24岁)起,推动“台湾6.0希望工程”之六大行动至今:

代表台湾出席美国华盛顿D.C.国际志工表扬盛典

代表台湾出席柬埔寨海外NGO论坛

获最佳创意奖、最佳策划奖


相关

  • 磺胺多辛磺胺多辛是一种磺胺类药物,其INN名称是“Sulfadoxine”。该药物可用于治疗疟疾等病症。该药物在血液中的半衰期暂时未知,在大鼠体内的LD50(半致死量)为1.8756mol/kg。该药物目前
  • 长波在电台中,长波 (英文:Longwave)是指无线电频谱与相对较长的波长。这个词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无线电频谱被视为包括长期、中期和短期波长。大多数现代无线电系统和
  • 锅炉锅炉是一种利用燃料燃烧放出的热能或者其他热能加热水或其他工质,以生产规定参数(温度、压力)的品质的蒸汽、热水或者其他工质的设备。锅炉常在热力发电厂或其他工业、民用生产
  • 八月照相馆《八月照相馆》(韩语:8월의 크리스마스,英语:Christmas in August)是1998年于韩国发行的一部以爱情为题材的电影,由许秦豪执导,韩石圭及沈银河主演。青年刘正源(韩石圭 饰)身患绝症,但
  • 20092009年欧洲歌唱大赛(Eurovision Song Contest 2009)为欧洲歌唱大赛之第54届比赛,由俄罗斯第一频道(C1R)主办,于2009年5月12日至5月16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举行,这也该国有史以来第
  • 怀卡托河怀卡托河(Waikato River),新西兰北岛河流,全长425公里,是新西兰全国最长的河流。Waikato一词来源于毛利语,意为“流水”。怀卡托河发源于鲁阿佩胡山东坡,流入新西兰第一大湖泊陶
  • 100型台铁R100型柴电机车,是台湾铁路管理局所拥有的柴电机车。与其后继机型R150型、R180型、R190型因外型十分近似,在民众的印象中已经成为台铁柴油机车的代表之一。1969年起,台湾铁
  • 建国之父美国开国元勋(英语:Founding Fathers of the United States)是指签署《美国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的政治领导人以及参与美国革命的领袖,又译作建国先贤。他们是美国的奠基者
  • 牛皮纸牛皮纸(英语:Kraftpaper)是强度最高的纸张,每平方米可受力32-125克不等。牛皮纸用以生产纸袋、砂纸和滑片纸等纸制品。此外也用作绘画的背景纸张,建筑上以牛皮纸和聚乙烯或氧化沥
  • 呐喊 (绘画)《呐喊》(挪威语:Skrik),或译称《尖叫》,是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1893年的作品,表现主义绘画风格的代表作,表达了强烈的“存在性焦虑”。《呐喊》是挪威表现派画家爱德华·蒙克的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