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当量

✍ dations ◷ 2025-10-28 09:28:39 #核当量
核武器当量是指核武器爆炸后释放出的能量,通常用释放出相同能量的三硝基甲苯的吨位来衡量。常见的单位有千吨(kt)和百万吨(Mt),有时也用太焦耳(TeraJoules)。因为测量TNT爆炸产生的能量具有一定主观性,加之试验误差,精确测定很困难(特别是在核武器研发初期)。因此,一千吨TNT爆炸的能量约定俗成的定为1012大卡,相当于4.184太焦耳。当量-重量比是指核武器的当量与其重量的比值。对于聚变武器(热核武器),当量-重量比的理论极限是每吨位炸弹6百万吨TNT,相当于25太焦耳/千克。1960年代曾报道过当量在5.2百万吨/吨,甚至更高的单弹头核武器。但从那时起,为了增加打击效率,多弹头核武器受到青睐。因此,核武器开始小型化,现代单弹头核武器的当量-重量比开始走下坡路。从上往下当量递增(大部分数据为近似值):作为比较,美国GBU-43 大型空爆炸弹(MOAB,戏称为“炸弹之母”)的当量只有11吨TNT;俄克拉何马城爆炸案中案犯使用的硝铵炸药只相当于2吨TNT。即使跟最小的核武器相比,常规爆炸也难以企及。理论上,裂变核武器所能达到的最高当量-重量比约为每吨位炸弹六百万吨TNT,相当于25太焦耳/千克。迄今达到的最高值略小于这个极限。现代小巧核武器的当量-重量比更低,因为需要考虑载具的运载能力。现代核武库中已经很少有大型单弹头。取而代之的是多目标重返大气层载具运载的多弹头系统。在当量或者载荷相近时,后者的破坏力远远超出前者。单个弹头的破坏力是其当量的2/3。在多弹头系统中,虽然每个弹头的破坏力相对小些,但是整体上多弹头的破坏力不但能够补偿失去的当量数,反而会因为更好的当量-重量比而具有更大的破坏力。核爆炸的当量有时很难计算,误差较大。当量的计算有几种方式,比如通过爆炸的范围、亮度、地震数据和冲击波的强度来确定。恩里科·费米曾用过一种非常粗略的方法来估计三位一体核试的当量。他在爆炸冲击波到来时扔出一把碎纸片,然后测量纸片飞了多远,以此估计爆炸的强度。1950年,英国物理学家杰弗里·泰勒曾利用简单的量纲分析和对极热空气热容的估计,估算了圣三一核试验的当量。他得到的近似值精度颇佳。起初泰勒的工作是严格保密的。1950年代,当前苏联爆炸了同类核弹之后,圣三一核试验被解密。泰勒于是发表了一篇文章,其中包括对圣三一核试验中火球的分析。泰勒指出,开始时火球的大小R仅仅依赖于爆炸产生的能量E、引爆后的时间t和空气的密度ρ。唯一能得到长度量纲的计算公式为:R = S ( E t 2 ρ ) 1 5 {displaystyle R=Sleft({frac {{E{t}}^{2}}{rho }}right)^{frac {1}{5}}}S是一个无量纲的常数,是热容比(γ = Cp/Cv,或者称作绝热指数)的低阶函数,因此在任何条件下都近似为1。泰勒观察了圣三一核试验中的火球随时间的变化后发现,R5/t2对核试验是一个常数,特别是时间在0.38毫秒(冲击波刚刚形成)和1.93毫秒(大量能量以辐射热的形式散失)之间。泰勒选择了爆炸后t=25毫秒,这时火球半径为140米。爆炸当天圣三一的空气密度为1千克/立方米。用这些值代入以上公式,泰勒得到圣三一核试验爆炸当量为二万二千吨TNT(90太焦耳)。值得注意的是,圣三一核试验中的火球是半个火球,而不是一个完整的球。但是这个简单的计算得到的结果同官方数据(二万吨TNT)相差仅10%。当热容比γ小于2时,泰勒的常数S可以用下式来估计:S = 1/5完全解离空气分子的热容比为1.67;极热的未解离空气分子的热容比为1.20。在核弹火球中的空气与标准状态下的空气恰好有同样的热容比:1.40。根据这个数据,泰勒的常数S在绝热冲击波区为1.036。许多核爆未公布数据,因此其当量均有争议,特别是涉及到政治的时候。比如,在广岛和长崎爆炸的原子弹设计相当不同。事后估计它们的当量很困难。投掷于广岛的“小男孩”的当量估计为一万二千到一万八千吨TNT(误差20%),投掷于长崎的“胖子”估计为一万八千到二万三千吨TNT(误差10%)。这样的数据可以用来评估其它炸弹在实战中的性能。比如“常春藤麦克”热核武器相当于867或578个广岛核弹。其它受到争议的还包括“沙皇炸弹”的当量。不同的政治人物使用不同的数值。有的说“只有五千万吨”,另外的则说“五千七百万吨”。

相关

  • 慢性肺部阻塞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英语: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缩写为COPD),常简称为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性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阻塞性肺疾病(英语:Obstructive lung disease)。其
  • 厌氧生物厌氧生物,或称厌气生物,是指一种不需要氧气生长的生物。它们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即专性厌氧生物、兼性厌氧生物及耐氧厌氧生物 。人体内的厌氧生物多存在于消化系统中,有些种类
  •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IUPAC名:carbon dioxide,分子式:CO2)是空气中常见的化合物,由两个氧原子与一个碳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空气中有微量的二氧化碳,约占0.04%。二氧化碳略溶于水中,形成碳酸
  • 内生孢子内生孢子(英语:endospore,又称芽孢或内孢子)是某些特殊种群的细菌,主要是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与梭菌属Clostridium中细菌产生的特殊休眠体,这些细菌会在缺乏养分的环境时开始进入此
  • 麻疹病毒麻疹(拉丁语:Morbilli;德语:Masern;法语:Rougeole;英语:Measles 或 Rubeola;日语:はしか),是麻疹疫苗未出现前,一种好发在儿童身上的传染病,但成人也有一定机会感染。儿童常见的急性病毒是
  • 树突状细胞树突状细胞(英语:dendritic cell)是一种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一种白细胞。它存在于血液和暴露于环境中的组织中,如皮肤和鼻子、肺、胃和小肠的上皮组织。它们的作用是调节对当前环境
  • 肌酐肌酸酐(英语:Creatinine)又称肌酐,是肌酸和磷酸肌酸代谢的终产物,它主要由肌肉中磷酸肌酸的非酶促反应生成。对正常成人来说,每日产生肌酸酐的量是恒定的,而且肌酸酐的产生量与肌肉
  • 乙醇 (食用酒精)酒精(Alcohol)有时也称为乙醇,是一种精神药物,也是酒类饮料(例如啤酒及葡萄酒)及蒸馏酒中的活性成分。是年代最早,也是最常见的娱乐性用药,过度饮用会出现酒精中毒(酒醉)的症状。酒精
  • 酵母菌纲酵母菌纲(学名:Saccharomycetes)是在真菌界的子囊菌门以下的纲,是酵母亚门以下唯一的纲。酵母菌纲中只有一个目,是酵母菌目(Saccharomycetales)。酵母菌纲之下包括有近千个已知物种
  • 核技术核子技术是关于原子核的核反应技术,其中比较重要和已经投入实用的有核动力、核医学和核武器。核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也应用于烟雾探测器(英语:Smoke detector),到瞄准具。1896年,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