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洗

✍ dations ◷ 2025-11-18 15:24:21 #干洗
干洗是指使用四氯乙烯等有机溶剂取代水为媒介,清洗服装和纺织品的技术。目前台湾约有80%之干洗业者使用石油系溶剂为干洗溶剂,其余约20%之业者则使用四氯乙烯为干洗溶剂(欧美国家干洗业者使用四氯乙烯为干洗溶剂者约占85%,其余约15%业者使用石油系溶剂为干洗溶剂)。大多数织物原则上都可以干洗。但干洗需要在有专门设备的干洗店进行,因而比起水洗不方便而且价格较贵。干洗适用于不宜沾水的材料:例如羊毛、皮革遇水容易缩水变形,某些丝绸制品遇水和常规洗涤剂容易褪色。塑料、人造皮等材料溶于一些常见有机溶剂,因此干洗需要用特别的溶剂。干洗后的衣物可能会残留微量溶剂,所以贴身的内衣,床单不宜用有毒、有刺激性的溶剂干洗。另外,虽然干洗对织物损伤较小,特别脆弱的衣物(例如缀有大量不牢饰品的)仍然需要手工洗涤以免损坏。干洗最早出现于19世纪中期。传说法国的一位染坊主注意到煤油从打翻的煤油灯里洒到桌布上,擦干后的桌布变得更干净,从而进一步发明了干洗。早期干洗使用来自石油的汽油、煤油,但这些溶剂都有易燃的缺点。1930年代开始,四氯乙烯是最常见的溶剂。它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可燃、对多数衣物损伤小等优点。现在新的干洗溶剂出现了,液态二氧化碳。液态二氧化碳比石油洗的干净,安全性比四氯乙烯好,不容易溶解纽扣,饰品等。送洗的衣物先要经过检查,看是否有不适合干洗的成分、部件。例如可能溶解的塑料钮扣会被取下或加保护套。容易掉色的衣物和其他浅色衣物分开洗涤。对于特定的污渍可能预加处理剂等。干洗使用专用的干洗机。其具体结构一般随溶剂而不同。至今四氯乙烯仍是最常见的溶剂。此外还有各种来自石油的碳氢溶剂、液态二氧化碳等。干洗机的原理类似家用的洗衣机和烘干机。要洗的织物装在容量9-36公斤的开孔内转笼/滚筒中,外面的外转笼约1/3体积盛溶剂。洗涤在严格控制温度的条件下进行,内外笼相对旋转,同时不断有新鲜溶剂取代含有脏物的部分。常见洗涤时间为8-15分钟。经过溶剂最后漂洗后,外转笼里被排空,然后内转笼开始旋转(速度一般每分钟350-450转),用离心力甩干衣物。然后通热空气,内转笼旋转过程中,残存的溶剂被挥发掉。干洗过程中的脏溶剂经过滤、吸附等工序,被净化回收。剩下的残渣仍然含有少量溶剂,直接排到自然界会造成污染,因而应该进一步处理。干洗作业,其空气污染之来源,大致可分为:四氯乙烯干洗业者使用之干洗机多属干进干出之洗衣、溶剂脱除、烘干一体之机种,且附有冷凝系统回收干洗溶剂,部分机种还加装环保碳槽,以活性碳吸脱附方式吸附未完全冷凝回收之溶剂,并将吸收在活性碳脱附冷凝,因此相较于石油系干洗作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问题并不严重。历史上曾以煤油、汽油、松节油等碳氢化合物作为溶剂,但由于这些碳氢化合物的可燃性,曾导致火灾甚至爆炸,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陆续以有机氯化合物(包括四氯乙烯、三氯乙烯)取代。 目前主流干汽机采用四氯乙烯。 由于四氯乙烯是致癌物,西方国家正研究以其他溶剂取代,包括碳氢化合物如埃克森美孚开发的DF-2000、雪佛龙菲利普斯化工(英语: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开发的EcoSolv及Pure Dry、超临界二氧化碳(由于其极性不足而会加入异丙醇)、十甲基环五硅氧烷(英语:Decamethylcyclopentasiloxane)等。

相关

  • 革兰氏染色法革兰氏染色(英语:Gram Staining)是用来鉴别细菌的一种方法:这种染色法利用细菌细胞壁上的生物化学性质不同,可将细菌分成两类,即革兰氏阳性(英语:Gram Positive)与革兰氏阴性(英语:Gram
  • 腹水腹水(ascites、hydroperitoneum)是指腹腔内有液体积聚,超过正常量的症状。腹水最常见的病因是肝硬化和其他严重的肝脏疾病,但它的出现也可以是其他重大疾病的征象,如肝癌末期。腹
  • 系统生物学系统生物学(Systems biology),是一个试图整合不同层次信息以理解生物系统如何行使功能的学术领域。通过研究某生物系统各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例如,与细胞信号传送
  • 类毒素类毒素(toxoid)是一种细菌毒素(一般是外毒素),在经过化学处理或加热后,其毒性已被抑制,甚至没有毒性,但包括免疫原性在内的其他特性仍保留。若类毒素用来作为疫苗接种,会产生免疫反应
  • 杀虫剂杀虫剂是一种施用对象为昆虫的农药,经常用于农业、医药、工业及居家环境。杀虫剂可针对处于所有发展阶段的昆虫,包括杀卵剂和杀幼虫剂。在公元前2500年之前,人类就开始使用农药
  • 核电存废问题核电存废问题是人类社会对核能发电使用的持续的争议性讨论。第一个成功的核裂变实验装置在1938年的柏林被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恩、莉泽·迈特纳和弗瑞兹·斯特拉斯曼制成。在
  • 雨是一种自然降水现象。大气层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大量的小水珠形成了云。当云中的水珠达到一定质量以后就会下落至地表,这就是降雨。雨是地球水循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大
  • 雷打雪雷打雪(英语:thundersnow),又称雷雪或雷打冬,是指某个区域降雪过程中伴随着打雷或者在冬天打雷的天气现象。这种天气现象非常罕见,但平均而言北美比东亚常见。当某个区域冬季的气
  • 厄文·高夫曼厄文·高夫曼(Erving Goffman,1922年6月11日-1982年11月20日)是一位美国社会学理论家,第73任美国社会学会(英语: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理事长,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教授
  • 盲点视网膜的后方称为眼底,在正对视神经起始处,有一呈白色的圆形隆起,称为视神经盘(又称视神经乳头)。此处是神经纤维进出的地方,没有感光细胞,不能感应到光线,故称为盲点。影像能够在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