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干洗
✍ dations ◷ 2025-04-24 21:33:43 #干洗
干洗是指使用四氯乙烯等有机溶剂取代水为媒介,清洗服装和纺织品的技术。目前台湾约有80%之干洗业者使用石油系溶剂为干洗溶剂,其余约20%之业者则使用四氯乙烯为干洗溶剂(欧美国家干洗业者使用四氯乙烯为干洗溶剂者约占85%,其余约15%业者使用石油系溶剂为干洗溶剂)。大多数织物原则上都可以干洗。但干洗需要在有专门设备的干洗店进行,因而比起水洗不方便而且价格较贵。干洗适用于不宜沾水的材料:例如羊毛、皮革遇水容易缩水变形,某些丝绸制品遇水和常规洗涤剂容易褪色。塑料、人造皮等材料溶于一些常见有机溶剂,因此干洗需要用特别的溶剂。干洗后的衣物可能会残留微量溶剂,所以贴身的内衣,床单不宜用有毒、有刺激性的溶剂干洗。另外,虽然干洗对织物损伤较小,特别脆弱的衣物(例如缀有大量不牢饰品的)仍然需要手工洗涤以免损坏。干洗最早出现于19世纪中期。传说法国的一位染坊主注意到煤油从打翻的煤油灯里洒到桌布上,擦干后的桌布变得更干净,从而进一步发明了干洗。早期干洗使用来自石油的汽油、煤油,但这些溶剂都有易燃的缺点。1930年代开始,四氯乙烯是最常见的溶剂。它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可燃、对多数衣物损伤小等优点。现在新的干洗溶剂出现了,液态二氧化碳。液态二氧化碳比石油洗的干净,安全性比四氯乙烯好,不容易溶解纽扣,饰品等。送洗的衣物先要经过检查,看是否有不适合干洗的成分、部件。例如可能溶解的塑料钮扣会被取下或加保护套。容易掉色的衣物和其他浅色衣物分开洗涤。对于特定的污渍可能预加处理剂等。干洗使用专用的干洗机。其具体结构一般随溶剂而不同。至今四氯乙烯仍是最常见的溶剂。此外还有各种来自石油的碳氢溶剂、液态二氧化碳等。干洗机的原理类似家用的洗衣机和烘干机。要洗的织物装在容量9-36公斤的开孔内转笼/滚筒中,外面的外转笼约1/3体积盛溶剂。洗涤在严格控制温度的条件下进行,内外笼相对旋转,同时不断有新鲜溶剂取代含有脏物的部分。常见洗涤时间为8-15分钟。经过溶剂最后漂洗后,外转笼里被排空,然后内转笼开始旋转(速度一般每分钟350-450转),用离心力甩干衣物。然后通热空气,内转笼旋转过程中,残存的溶剂被挥发掉。干洗过程中的脏溶剂经过滤、吸附等工序,被净化回收。剩下的残渣仍然含有少量溶剂,直接排到自然界会造成污染,因而应该进一步处理。干洗作业,其空气污染之来源,大致可分为:四氯乙烯干洗业者使用之干洗机多属干进干出之洗衣、溶剂脱除、烘干一体之机种,且附有冷凝系统回收干洗溶剂,部分机种还加装环保碳槽,以活性碳吸脱附方式吸附未完全冷凝回收之溶剂,并将吸收在活性碳脱附冷凝,因此相较于石油系干洗作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问题并不严重。历史上曾以煤油、汽油、松节油等碳氢化合物作为溶剂,但由于这些碳氢化合物的可燃性,曾导致火灾甚至爆炸,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陆续以有机氯化合物(包括四氯乙烯、三氯乙烯)取代。
目前主流干汽机采用四氯乙烯。
由于四氯乙烯是致癌物,西方国家正研究以其他溶剂取代,包括碳氢化合物如埃克森美孚开发的DF-2000、雪佛龙菲利普斯化工(英语: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开发的EcoSolv及Pure Dry、超临界二氧化碳(由于其极性不足而会加入异丙醇)、十甲基环五硅氧烷(英语:Decamethylcyclopentasiloxane)等。
相关
- 头部外伤头部受伤是指头部的创伤。这可能包含或不包含对大脑的伤害。不过,术语创伤性脑损伤与头部受伤在医学文献中通常是可以互换使用的。头部受伤的发生率(新发病例数)是每年每10万个
- 钾离子通道在细胞生物学的范畴,钾离子通道是最广泛分布的离子通道,且几乎存在大多数的生物中。 它们具有钾离子选择性的孔洞在细胞膜上,并且存在于大多数的细胞,控制了广泛的生物功能。钾
- 泰诺福韦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英语:Tenofovir disoproxil),商品名韦瑞德(英语:Viread)惠立妥或其它,是一种用于治疗慢性乙肝以及预防和治疗HIV感染/艾滋病的药物。这种药物属于逆转录酶抑制剂,可
- 贫铀贫铀,也称为贫化铀或耗乏铀或衰变铀等等,英文简写为DU,是一种主要由铀-238构成的物质,为核燃料制程中的的副产物,故也是一种核废料。自然界中的铀,含有约99.27%的铀-238、0.72%的
- 鼻烟鼻烟(英语:Snuff),一种无烟烟草制品。把烟草研磨成极细的粉末,以嗅闻的方式吸取进入鼻腔,经由鼻腔吸收其中的尼古丁成分。其中可以加入麝香等药材,或用花卉等提炼。烟味分五种:膻、
- 领土变迁美国领土变迁(英语:Territorial evol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列出美国领土内外边界的变更,以及地位和名称的变化。领土地图上也包括最终成为美国一部分的周边地区。并附有地
- 脊椎脊柱(拉丁语:Columna vertebralis、英语:vertebral column、backbone、spine)是脊椎动物位于背侧的支撑性中轴骨骼。人类的脊柱由23-24块脊椎骨(拉丁语:Vertebrae)和中间起缓冲作用
- 同化同化作用,又称为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利用能量将小分子合成为大分子的一系列代谢途径。这些反应需要能量,也被称为吸能过程(endergonic process)。将代谢过程分类的一种方式,无论是
- 心智图心智图(英语:Mind Map),又称脑图、心智地图、脑力激荡图、思维导图、灵感触发图、概念地图、或思维地图,是一种图像式思维的工具以及一种利用图像式思考辅助工具来表达思维的工具
- 自稳调节稳态(英语:homeostatic,又称恒定状态或恒定性)是指在一定外部环境范围内,生物体或生态系统内环境有赖整体的器官的协调联系,得以维持体系内环境相对不变的状态,保持动态平衡的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