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洗

✍ dations ◷ 2025-05-15 22:10:49 #干洗
干洗是指使用四氯乙烯等有机溶剂取代水为媒介,清洗服装和纺织品的技术。目前台湾约有80%之干洗业者使用石油系溶剂为干洗溶剂,其余约20%之业者则使用四氯乙烯为干洗溶剂(欧美国家干洗业者使用四氯乙烯为干洗溶剂者约占85%,其余约15%业者使用石油系溶剂为干洗溶剂)。大多数织物原则上都可以干洗。但干洗需要在有专门设备的干洗店进行,因而比起水洗不方便而且价格较贵。干洗适用于不宜沾水的材料:例如羊毛、皮革遇水容易缩水变形,某些丝绸制品遇水和常规洗涤剂容易褪色。塑料、人造皮等材料溶于一些常见有机溶剂,因此干洗需要用特别的溶剂。干洗后的衣物可能会残留微量溶剂,所以贴身的内衣,床单不宜用有毒、有刺激性的溶剂干洗。另外,虽然干洗对织物损伤较小,特别脆弱的衣物(例如缀有大量不牢饰品的)仍然需要手工洗涤以免损坏。干洗最早出现于19世纪中期。传说法国的一位染坊主注意到煤油从打翻的煤油灯里洒到桌布上,擦干后的桌布变得更干净,从而进一步发明了干洗。早期干洗使用来自石油的汽油、煤油,但这些溶剂都有易燃的缺点。1930年代开始,四氯乙烯是最常见的溶剂。它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可燃、对多数衣物损伤小等优点。现在新的干洗溶剂出现了,液态二氧化碳。液态二氧化碳比石油洗的干净,安全性比四氯乙烯好,不容易溶解纽扣,饰品等。送洗的衣物先要经过检查,看是否有不适合干洗的成分、部件。例如可能溶解的塑料钮扣会被取下或加保护套。容易掉色的衣物和其他浅色衣物分开洗涤。对于特定的污渍可能预加处理剂等。干洗使用专用的干洗机。其具体结构一般随溶剂而不同。至今四氯乙烯仍是最常见的溶剂。此外还有各种来自石油的碳氢溶剂、液态二氧化碳等。干洗机的原理类似家用的洗衣机和烘干机。要洗的织物装在容量9-36公斤的开孔内转笼/滚筒中,外面的外转笼约1/3体积盛溶剂。洗涤在严格控制温度的条件下进行,内外笼相对旋转,同时不断有新鲜溶剂取代含有脏物的部分。常见洗涤时间为8-15分钟。经过溶剂最后漂洗后,外转笼里被排空,然后内转笼开始旋转(速度一般每分钟350-450转),用离心力甩干衣物。然后通热空气,内转笼旋转过程中,残存的溶剂被挥发掉。干洗过程中的脏溶剂经过滤、吸附等工序,被净化回收。剩下的残渣仍然含有少量溶剂,直接排到自然界会造成污染,因而应该进一步处理。干洗作业,其空气污染之来源,大致可分为:四氯乙烯干洗业者使用之干洗机多属干进干出之洗衣、溶剂脱除、烘干一体之机种,且附有冷凝系统回收干洗溶剂,部分机种还加装环保碳槽,以活性碳吸脱附方式吸附未完全冷凝回收之溶剂,并将吸收在活性碳脱附冷凝,因此相较于石油系干洗作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问题并不严重。历史上曾以煤油、汽油、松节油等碳氢化合物作为溶剂,但由于这些碳氢化合物的可燃性,曾导致火灾甚至爆炸,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陆续以有机氯化合物(包括四氯乙烯、三氯乙烯)取代。 目前主流干汽机采用四氯乙烯。 由于四氯乙烯是致癌物,西方国家正研究以其他溶剂取代,包括碳氢化合物如埃克森美孚开发的DF-2000、雪佛龙菲利普斯化工(英语: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开发的EcoSolv及Pure Dry、超临界二氧化碳(由于其极性不足而会加入异丙醇)、十甲基环五硅氧烷(英语:Decamethylcyclopentasiloxane)等。

相关

  • 绿弯菌门绿弯菌门(Chloroflexi)是一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能量的细菌,又称作绿非硫细菌,尽管还有一部分称作热微菌的细菌也属于绿非硫细菌。它们具有绿色的色素,包括作为反应中心的菌绿素a和
  • 茶碱茶碱(英语:Theophylline)是一种化学物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红茶和绿茶中,是一种磷酸二酯酶 (PDE) 抑制剂,可广泛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它具有与咖啡因类似的结构和药理学特性
  • 菊粉菊糖(Inulin),也叫菊粉是FDA 认可的可溶性纤维,一种果聚糖,由果糖分子聚合而成,(请勿与甜菊糖苷混淆)多含在菊科和桔梗科植物的细胞中(如洋姜)。菊糖是一种天然的多糖体,由许多种植
  •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瑞典语:Nobelpriset i fysiologi eller medicin),通常合称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由诺贝尔基金会管理,该奖项每年颁发一次,用于表彰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作出重要发
  • 乙醚乙醚又称依打(Ether音译)、二乙醚或乙氧基乙烷,是一种醚类,分子式为 (C2H5)2O (或简写为 Et2O)。乙醚是一种无色、易燃、极易挥发的液体,其气味带有刺激性,以前被当作吸入性全身麻
  • 臭气气味是人类嗅觉系统对散布于空气中的某些特定分子的感应。人们把使人愉快的气味称为香味,把使人不快的气味称为臭味。人类大概能识别1000种不同的气味。气味分子进入鼻孔后,会
  • 核酮糖核酮糖(英语:ribulose)按结构上分类属于戊糖与酮糖。其所对应的醛糖是核糖,核酮糖的衍生物核酮糖-5-磷酸以及核酮糖-1,5-二磷酸在植物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占有重要地位。果聚糖:菊
  • 艾杜糖艾杜糖是一种己糖,也就是含六个碳的单糖。因为有醛基,所以也是醛糖。艾杜糖不存在于自然界中,但它的糖醛酸,也就是艾杜糖醛酸,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合物,是黏多糖——硫酸皮肤素和硫
  • 收复失地运动基督徒:穆斯林:Kingdom of Portugal:收复失地运动(西班牙语、葡萄牙语:Reconquista,意为“重新征服”),亦称为复国运动、复地运动,是718至1492年间(安达卢斯或阿拉伯殖民西班牙的时期
  • 苯(běn)(Benzene、C6H6、⌬、⏣或PhH)旧称困、焑、㷍、菕等,是一种碳氢化合物,在常温下为一种高度易燃,有香味的无色的液体。同时,苯有高的毒性,也是一种致癌物质。苯是最简单的芳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