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巧克力的演变史
✍ dations ◷ 2025-11-09 21:12:58 #巧克力的演变史
起初的巧克力,只是一种液体饮料,并不是现在我们所看的块状。巧克力源自可可树,一种只生长在潮湿温暖的热带雨林中的乔木。发酵饮料制成的巧克力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900年。马雅人相信可可种子是羽蛇神,智慧之神赐予他们的礼物,可可种子有如此重要的价值,以至于它曾被用作一种货币形式。原本只是作为一种饮料,他们把可可豆碾碎,加上香草、辣椒和树汁,再兑上水,搅拌起泡,最后加入玉米粉,制成一种褐色的带有苦味的饮料来喝。今天,这样的饮料也被称为“Chilate”,是从墨西哥南部的土著居民中流传而来的。十六世纪,这种饮料传到了欧洲后,欧洲人向其中加入了糖,这样,巧克力饮料的味道不再是苦涩的,而变成人们喜欢的甜味,同时又保留了原来的风味,很快便流行于统治阶级和普通人之间。时间到了二十世纪,巧克力被认为是美国士兵在战争中必不可少的口粮。“巧克力”来自古典纳瓦特尔语chocolātl,并从西班牙语进入英语。
相关
- 世界结核病日世界结核病日(英语:World Tuberculosis Day,或译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定于每年的3月24日,是纪念1882年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特·科霍向一群德国柏林医生发表他对结核病病原菌的发现。
- 表格表格,是数据安排成行与列,或是更为复杂的结构。表格常用于通信、研究与数据分析。表格会出现在印刷品、手写笔记、电脑软件、建筑装饰、交通号志及其他场合。表格就是由若干的
- 极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为一种由肝脏制造经由血液循环的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为四大类脂蛋白中的其中一类,此四类为:乳麋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
- 台南左镇化石园区台南左镇化石园区位于台湾台南市左镇区,前身为菜寮化石馆。1971年时在左镇菜寮溪畔发现台湾的第一块人类化石,故以地名与化石为此馆命名。以往,菜寮溪流域经常在大雨过后,河流溪
- 食物安全食品安全是一门跨学科领域,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及销售等步骤中,各方能如何保障食品卫生与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及防范食物中毒。探讨者透过科学方法对于可能造成消费者
- 中华民国国家标准中华民国国家标准(英语:National Standard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缩写CNS)是中华民国实施的国家标准,旧名中国国家标准(英语:Chinese National Standards,缩写CNS),1935年由经济
- 亚特兰大勇士亚特兰大勇士(Atlanta Braves)是位于乔治亚州亚特兰大的一支美国职棒大联盟球队。创立于波士顿 (1871-1952),后迁至密尔瓦基 (1953-1965),于1966年迁至亚特兰大。是国家联盟仅有
- 托尔特克人托尔特克文明是大约在公元800-1000年间,中部美洲地区的古文明,纳瓦特尔语里“托尔特克”的意思是“技工”,后来的阿兹特克文明认为自己是托尔特克文明的继承者,阿兹特克的口头传
- 空间记忆在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中,空间记忆(Spatial memory)是指记忆中负责记录环境讯息和空间方位的部分。例如:人熟悉一个城市的地理规划就需要空间记忆,老鼠能在迷宫里找到食物也需要
- 三白眼三白眼是指眼睛的虹膜部分比较小,眼白的面积比较大,所以眼球的虹膜除了左右两侧有眼白之外,上方或下方也露出眼白。虹膜偏上者(即露出下眼白)称为下三白,反之称为上三白,不过上三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