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主义

✍ dations ◷ 2025-08-29 18:24:00 #国家社会主义
国家社会主义(德语:Nationaler Sozialismus;英语:National Socialism,又译民族社会主义)起源于十九世纪末叶的欧洲(1890年代),是主要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于德国境内流行的政治思潮与运动,其意识形态融合了国家主义、民族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是一种主张民族共同体至上的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这与主张国际主义的传统马克思主义相对。国家社会主义(德语:Nationaler Sozialismus)这个政治词汇源于德语,字面意义也可以理解为:民族的社会主义。在国家社会主义思潮出现之前,德国出现了国家社会主义(德语:Staatssozialismus),其字面意义是国家社会主义。在这种情况下,德语国家社会主义思潮采用了现在这个词组。这个词的逻辑背景是“以德国社会主义的民族主义对抗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这个词极易与纳粹主义(德语:Nationalsozialismus)混淆。纳粹主义与国家社会主义的德文拼法一致,但国家社会主义的德文是两个单词而纳粹主义合并成了一个单词。尽管其他几个政党也使用过国家社会主义党或国家社会主义运动这个名称,但唯一在意识形态上被正式应用的就是纳粹主义,尽管存在着本质差异。这些因素导致了国家社会主义被长期当作被种族主义,纳粹主义和反犹太主义的同义词。目前,一些新纳粹的社会运动也在使用这个名词。1871年普法战争之后德国强人奥托·冯·俾斯麦完成了德国统一,但王朝政府左面受到工人运动的威胁,右面受到资产阶级政党民主诉求的压力。俾斯麦既反左又反右,强力推出6000余条保护劳工的法令,既保护了王朝利益,也实现了他的国家需要照看人民的政治理念。俾斯麦的福利制度和政策被称为王朝社会主义(德语:Staatssozialismus)。但自1890年,德国社会民主党渐渐形成一个观点,以前那些旧王朝的国家精英们并没有在德国实现社会主义。在俾斯麦的社会立法获得成功的情形下,作为一种既不同于社会主义,也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第三位置思潮出现。这就是国家社会主义。应该看到的是,国家社会主义最初活跃于经济政策方面,随后再开始深入到意识形态和国家政治方面。俾斯麦的王朝社会主义的福利制度和政策得到民众的广泛支持,也因此为国家社会主义追捧,并被追认为国家社会主义的前身。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来的依赖、倡导国家机器直接操控生产资料的一种既不是意识形态,也不是政治制度的经济架构被称为国有社会主义。国有社会主义也被认为是国家社会主义的主要经济政策。在生产关系方面,国家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相似,提倡一种能和社会化生产大分工相适应的以国家计划为主体的生产分配调控。但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国家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并不相同,同时也反对那种生产资料为个人所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以共产主义为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强调生产资料公有。而国家社会主义强调的是生产资料在所谓国家意志影响下的监控,政府并不直接控制生产资料的配置和使用,但政府代表国家拥有对生产资料的绝对控制权,使用权和分配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社会学家Johann Plenge谈到“国家社会主义”在德国的兴起时说,“1914年思想”是对法国大革命的“1789年思想”的一场战争;包括人权,民主,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1789年思想”正在被包括“德国价值”的职责,纪律,法律和秩序的“1914年思想”所拒绝。 Plenge认为,民族共同体(德语:volksgemeinschaft)将取代阶级划分,以及“种族同志”们会团结起来,建立一个“无产阶级”德国对抗“资本主义”英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在经济上,这个国家社会主义以一种国有社会主义的形式来促进经济,并为德国的整体利益服务。这个国家社会主义反对资本主义,因为资本主义所包含的部件并不符合德国的国家利益。另一方面,国家社会主义将取得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 Plenge主张通过专制统治精英的技术官僚来发展国家社会主义。Plenge的论点在当时是公认的一个重要论据,主张在强国内促进社会正义。支持这种观点的包括:右翼德国社会民主党人Konrad Haenisch、Heinrich Cunow、Paul Lench和Kurt Schumacher;保守的革命党人Arthur Moeller van den Bruck和Max Hildebert Boehm;以及纳粹党人Ernst Krieck、Gottfried Feder和Eduard Stadtler。 Plenge的论点也构成了纳粹主义的基础。工业家、作家和政治家瓦尔特·拉特瑙在1916年《即将来临的日子》(德语:Von kommenden Dingen)写道,未来的“人民政府”将弥合资本家和工人阶级的裂痕,并强迫资本家们接受国家的旨意。他将通过税收限制高收入及财产分配,鼓励增加公共教育,鼓励工人阶级更多的参与,消除垄断和防止投机和懒惰。拉特瑙的观点吸引了很多年青人和民族主义者,并对国家社会主义后来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影响。1918年之后,德国的政治思潮出现了一股试图阻止共产主义蔓延的保守革命运动。但国家社会主义则反向出现了反对民主主义的倾向。国家社会主义认为民主主义不仅不能代表整个民族的利益,反而是资本主义政客创造出来的一套统治工具,是可怕的谎言。国家社会主义认为民主主义强调的是民权是以牺牲国家利益为代价换取部分人个人需要的满足。国家社会主义认为民主是一种效率低下的社会制度,会使国家政策制定变的更加混乱和无效,进而会影响到国家在国际间的竞争能力。德国社会学家维尔纳·桑巴特的著作《德意志社会主义》(Deutscher Sozialismus)写成于1934年,乃此转化时期的重要著作,然其理论并未全然迈向希特勒与纳粹党意义下的纳粹主义。在《德意志社会主义》一书中,桑巴特将国家社会主义的谱系追溯至柏拉图之《理想国》中的“正义城邦”:在一个邦国中实现全体人民各以其专属之技艺与德性去从事“正义”的事业。由于桑巴特,柏拉图之政治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国家社会主义概念的历史远源。在意识形态方面,国家社会主义认为国家是绝对物,所有个人和集团都是相对的,国家是个人真正的理性和自由意志的体现,个人必须绝对服从国家。纳粹主义(德语:Nationalsozialismus)一词来源于纳粹党,其全称是“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纳粹党的前身德国工人党成立于1919年,于1920年改组为纳粹党,顾名思义,是一个国家社会主义的政党。1930年代乃是一个国家社会主义转化过渡至纳粹主义的阶段,两者间之意识型态概念乃有所承接,但后续之纳粹主义的发展则失却国家社会主义的多义性质,逐渐向意大利法西斯靠拢,转化成特质属于政治与经济上极端之意识型态。本质上,国家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变式,纳粹主义也是反对共产主义的第三位置主义。纳粹主义与国家社会主义不同点还包括,纳粹主义的意识形态含有极大的种族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思想,并在政治上亦实现极端的爱国主义和专制独裁统治。尽管在很多国家出现过国家社会主义运动和政党,历史上唯一一次的理念实现就是纳粹主义,在希特勒时代达至高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社会民主党党内有部分人士提倡战争社会主义,即透过中央统制的经济制度来因应战争。此种主张是往后纳粹德国总体战经济制度的雏形。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工人被要求入伍;而工会与行业协会也成为战争机器的一部分。自由经济因此受到严重压制,旨在提高武器装备生产的中央计划取代了市场经济。消费品开始出现配给制。战争社会主义概念正是通过这些重要步骤过渡到国家社会主义。

相关

  • 麻疹麻疹(拉丁语:Morbilli;德语:Masern;法语:Rougeole;英语:Measles 或 Rubeola;日语:はしか),是麻疹疫苗未出现前,一种好发在儿童身上的传染病,但成人也有一定机会感染。儿童常见的急性病毒是
  • 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是生物用来储存遗传讯息的物质。目前已知的所有生物中,几乎全部都以DNA为遗传物质分子,少数如部分病毒,则以RNA作为遗传物质。除此之外,过去科学家曾经以为生物的遗传物
  • 裂殖酵母纲裂殖酵母纲的真菌类似酵母菌,但不论基因的组织、结构及基因的表达调控等方面,还是细胞周期、rRNA的生物合成都和酵母菌并不相同,在某些方面裂殖酵母纲的真菌甚至和高等动物有一
  • 孟乔森综合征孟乔森综合征(Munchausen syndrome)是指一种通过描述、幻想疾病症状,假装有病乃至主动伤残自己或他人,以取得同情的心理疾病。它还有求医癖、住院癖、佯病症等俗名。此疾病得名
  • 鸡雁小纲鸡雁小纲(学名:Galloanserae)是指雁形目及鸡形目两目的鸟类。它们在解剖及分子、形态及DNA序列、与及反转录转座子标记上的相似,显示它们是演化上的近亲。虽然鸡雁小纲的成员在
  • 尼罗-撒哈拉语系尼罗-撒哈拉语系分布于非洲的尼罗河沿岸,尼日尔河沿岸以及非洲中部的撒哈拉地区,包括了中苏丹语族、东苏丹语族、撒哈拉语族、桑海语族、马巴语族等语族。多为声调语言,名词有
  • 罗马共和国罗马共和国是古罗马在前509年到前27年之间的政体,其正式名称是“元老院与罗马人民”。也有观点主张尤利乌斯·恺撒担任终身独裁官的前44年作为共和国的结束时间。据罗马史,罗
  • 翁贝托·薄邱尼翁贝托·薄邱尼(意大利语:Umberto Boccioni,1882年10月19日-1916年8月17日)是意大利的画家、雕塑家以及未来主义提倡者。薄邱尼在1882年10月19日出生于雷焦卡拉布里亚市的一个警
  • Gmelin盖墨林数据库是一个收录无机化学和金属有机化学化合物和反应的化学数据库。它的前身是德国化学家利奥波德·盖墨林(Leopold Gmelin)于1817年编撰的《盖墨林无机化学手册》(Gmel
  • span class=chemf style=white-space:nowrap;Csub14/sub十四烷,一种分子式为C14H30的烷烃,存在于石油中,在室温下是一种无色可燃的液体,具有1858种同分异构物。如同其他烷烃一般为非极性分子,故不溶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