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聂伯罗

✍ dations ◷ 2025-04-04 06:52:09 #第聂伯罗

第聂伯罗[1](乌克兰语:Дніпро,罗马化:发音: (ⓘ)),是乌克兰中南部的城市,为该国的第四大城市,人口约一百万,位于第聂伯河畔,也是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首府。

第聂伯罗由于地理条件、历史因素拥有发达的工矿业,亦以尤日马什工厂(俄语:Южмаш)、南方设计局等军事工业闻名。

第聂伯罗于俄罗斯帝国时期被称为叶卡捷琳诺斯拉夫(俄语:Екатериносла́в,乌克兰语:Катериносла́в,意即“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光荣”),1783年城区迁至现址。

1926年苏联为纪念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委员格里戈里·彼得罗夫斯基,将城市重新命名为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乌克兰语:Дніпропетро́вськ,罗马化:;俄语:Днепропетро́вск)。

2016年5月19日,第聂伯罗按去共产主义化法律正式改为现名[2]。

公元1776年,女皇叶卡捷林娜二世下令修建新城市--叶卡捷林娜斯拉夫。新的城市位于第聂伯河两岸,在古老的贸易通道的交叉口。做为南方一个大省的省府,叶卡捷林娜斯拉夫市多年来仅是该省的农业中心。

1861年的改革之后形势开始发生变化,农奴制的废除使得无地农民涌进城市。19世纪末,城里出现集约化的工业产业,克里瓦洛斯基铁矿的开采与之密切相联。城市人口迅速增长。1873年叶卡捷林娜铁路投入运营,铁路将克里瓦洛斯基的铁矿、顿涅茨的煤矿连接起来,为叶卡捷林娜斯拉夫冶金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世纪末第聂伯罗经济飞速发展。在建城100周年时,叶卡捷林娜斯拉夫市人口为4万8千人,10年后,人口已达12万1千人。城里大小工厂有1700多座。企业主们所获取的巨大利润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1896年城市出现电灯,1898年夏天,有轨电车投入运营,1909年第一个电话局开始营业。

第聂伯罗克服了因第一次俄国革命引起的经济衰落后,该市的工业继续发展。从1910年到1913年,企业的数量从253家增至358家,工业生产总值几乎增长2倍,其中生铁、钢和轧材的生产总量增长60%。公司的利润增长了3倍。

1919年12月底国内战争结束时,第聂伯罗的城市工业遭到毁灭性破坏。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城市工业水平开始恢复,到1926年该市已有92家企业。同年,该市改名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市。

《加速国家工业纲领》为当时苏联冶金中心之一的第聂伯市经济的继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企业进行改建,设备实现了现代化,新建了冶金厂和金属加工厂,城市人口升至50万。

苏德战争结束后,40-50年代,第聂伯市开始了新一阶段的工业飞速发展,机械制造业(其中包括航空业)、化工、动力都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60-80年代期间,第聂伯市成为国家干部的输送地。该地区的很多人以后都担任了苏联党政机关的领导职务到90年代初,城市居民人数达120万,城市面积330平方公里。

苏联解体后,第聂伯罗市成为乌克兰主要的政治、工业、财政、科学和文化中心之一。

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期间,俄军多次空袭第聂伯罗。于2023年1月14日,俄军一枚Kh-22导弹击中Sobornyi区一栋公寓[3],导致46人死亡、80人受伤。[4]

第聂伯罗全市总面积约380平方公里,共分八个行政区。地形以平原和河流为主,并拥有辽阔的大草原、黑土森林和发达的河流网络。

全市总人口约98万,乌克兰人占总人口的82%,其余为俄罗斯人、犹太人、白俄罗斯人等。

第聂伯罗位于矿产丰富的乌克兰东部地区,以黑色金属作为其支柱产业。该市于俄罗斯帝国、苏联时期多次成为大型工业中心,亦是铁路和航运的重要枢纽。今日第聂伯罗主要工业产品涵盖:铸件、板材、线材、箔材、管材、钢轨、矿山冶金机械、机床、轻工机械、无线电装备、木工机械、轮胎、塑料、油漆、水泥、纸张、服装、食品等100多种。

第聂伯罗也是乌克兰著名的航天科技城,以生产火箭、导弹的尤日马什工厂(俄语:Южмаш)(又称南方机械厂)闻名。同时该市亦为乌克兰著名的“大学城”,城中分布包括国立第聂伯大学(乌克兰语:Дніпровський національний університет імені Олеся Гончара)、国立第聂伯科技大学(乌克兰语:Національний технічний університет «Дніпровська політехніка»)等15所高等院校,并拥有40多家科研所和设计院。科研所中最著名的为南方设计局,由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院士、科学博士和副博士于此研制火箭、航空系列产品。

第聂伯罗也是一座文化名城,许多音乐厅和艺术剧院座落于此。

相关

  • 真核起始因子4E1IPB, 1IPC, 1WKW, 2GPQ, 2V8W, 2V8X, 2V8Y, 2W97, 3AM7, 3TF2, 3U7X, 4AZA, 4DT6, 4DUM·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activity · protein binding · cytosol ·
  • 奥斯卡·戴森号调查船奥斯卡·戴森号调查船是美国的一艘渔业和海洋调查船,2003年10月17日下水,2005年5月28日编入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舷号“R224”。奥斯卡·戴森号船体长68.6米,宽15米,航速14节(最
  • 汪道诚汪道诚(1780年-1865年),江西饶州府乐平(今江西省乐平县)人,清朝军事将领,武状元。嘉庆七年,武举中试;嘉庆十四年(1809年),登进士一甲第一名,授头等侍卫。嘉庆二十年,任福建游击。嘉庆二十三
  • 程儒珍程儒珍(1901年-196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后勤部油料部部长。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63年4月26日在武汉病逝
  • 蜘蛛巢城《蜘蛛巢城》(日语:蜘蛛巣城(くものすじょう))是日本知名导演黑泽明于1957年所执导的电影,根据英国莎士比亚的名作《麦克白》所改编。时值日本战国时期,蜘蛛巢城城主都筑国春(佐佐
  • 亨利王子 (丹麦)女王陛下本尼迪克特公主殿下 希腊人的王后陛下希腊王室(英语:Greek royal family)亨利·卡尔·约阿基姆·阿伦(Henrik Carl Joachim Alain,2009年5月4日-),丹麦王子。他是玛格丽特二
  • 巴高达运动巴高达运动(Bagaudae)是罗马帝国晚期开始于三世纪危机的农民起义和叛乱,多发生在受罗马同化程度较少的高卢和西班牙地区,运动一直持续至西罗马
  • 2-甲基异莰醇2-甲基异莰醇是一种具有强烈气味的有机化合物,为异冰片之衍生物。它的气味很易被人类识别,因此是其中一种影响饮用水质素的物质。当天气炎热,水藻便会在水库增生,释出2-甲基异莰醇,使食水产生异味。使用活性碳可有效减低食水中2-甲基异莰醇的异味。
  • 曹芃生曹芃生(1930年-),男,河北乐亭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1948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并任东北野战军师宣传队副分队长,参加辽沈战役、平津战役。之后历任团政治处、军政治部保卫干事、师政治部保卫科副科长、军事检察院检察长、团政治委员,师副政治委员、山东省军区政委、济南军区副政委。1990年4月,担任兰州军区政委。同年晋升中将军衔,1994年晋升上将。
  • 朱镕基外交访问列表朱镕基外交访问列表收录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自1998年3月17日就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以来至2003年3月16日卸任总理职务期间所进行的外交访问。截止至2003年3月16日,朱镕基以政府首脑身份共访问4个大洲39国。包括(含技术经停,出席国际多边会议): 阿拉木图 博鳌 伦敦 汉城 哥本哈根 河内 马尼拉 新加坡 斯里巴加湾 金边 北京 金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