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康平路事件
✍ dations ◷ 2025-02-26 05:18:44 #康平路事件
康平路事件是指上海工总司和赤卫队于1966年底在上海市委所在地康平路发生的一次大规模武斗,常被认为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大陆大规模武斗的开端。1966年12月28日,上海工人“赤卫队”(号称有80万人之众)派了约2万多人涌进位于康平路1、余庆路口的上海市委机关办公大院“爱棠”大院,要求市长曹荻秋接见,要求承认“赤卫队”是革命群众组织等八项条件。大批“赤卫队”队员高呼“打倒曹老头”,涌向康平路上海市委机关所在地,到晚上便聚了1万多人,康平路被挤得水泄不通。张春桥认定赤卫队是要接过“打倒曹荻秋”的口号把夺权的果实抢到手达到保住旧市委的目的。急调在京的耿金章返沪。“工总司”、“机联站”等20多个造反组织在衡山饭店连夜开会,成立“联合指挥部”,并调集造反队员十几万人29日包围康平路。赤卫队无法撤离。“爱棠”大院周围和宣传车的高音喇叭,不停地喊“‘赤卫队’是老保,大方向错了”、“‘赤卫队’不投降就叫它灭亡”……不断广播“‘赤卫队’抄了柯庆施和张春桥家”的传言,制造紧张气氛。晚上10时许,荣昌路(今德昌路)和康平路大院门口不时发生小规模扭打。30日凌晨2时左右,手持木棍、皮带等器具的造反队员,冲进“爱棠”大院内,见到佩戴“赤卫队”臂章的就拳打脚踢。到早晨6点钟,在张春桥、王洪文的幕后策划和耿金章现场指挥下,“赤卫队”被抓300多人,重伤当场送华东医院、华山医院、中山医院等医院有100人左右。2万多人排成单行、分成六路被驱赶出康平路,收缴袖章有几大堆。这是文革时期的上海也是全国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武斗。2上海市委被彻底冲垮了。经此一役,赤卫队士气涣散,一蹶不振。数万赤卫队员在王玉玺(上海铁路局)率领下步行北上赴京告状, “工总司”派去阻拦的人与他们12月31日下午在昆山县桥镇相遇。“工总司”强令赤卫队解散,后者不予理睬。于是双方发生冲突,打伤赤卫队员多人,再次造成流血事件。并殃及沪宁铁路部分列车行驶中断。以“破坏生产”、“破坏交通”为名,赤卫队的市、区负责人240多被抓,作为一个组织从此土崩瓦解。为张春桥的一月夺权造成了有利的力量对比和政治态势。后来“赤卫队”负责人王玉玺、潘月法、金瑞章、李诗音四人因此被当时的法院判刑。
相关
- 柳叶刀《柳叶刀》(The Lancet),是世界上最悠久及最受重视的同行评审医学期刊之一,主要由爱思唯尔出版公司发行,部分与里德·爱思唯尔集团协同出版。1823年由汤姆·魏克莱(英语:Thomas Wak
- 颈部肌肉这里是所有人体的肌肉列表,正常人体大约有650条骨骼肌。然而正确的肌肉数目是很难肯定的,因为不同来源的肌肉会分别被聚集成不同的肌肉束。头和颈部的肌肉在人体的肌肉中发挥
- 碳-14碳14(¹⁴C)或放射性碳是碳元素的一种具放射性的同位素,于1940年2月27日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放射性实验室(现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马丁·卡门和萨姆·鲁本首先发现。它透过
- 艾利森詹姆斯·帕特里克·艾利森(英语:James Patrick Allison,1948年8月7日-),美国免疫学家,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免疫学部主任暨免疫治疗平台行政主任,2018年与本庶佑一同获得诺贝尔生
- P-3猎户座海上巡逻机P-3“猎户座”(英语:P-3 Orion)美国洛克希德公司设计生产的一种海上巡逻机,已被世界许多国家所采用,主要用途是作为海上巡逻(英语:Maritime patrol)、侦察与反潜作战。1957年8月,美国
- 高铼酸盐高铼酸盐是含有阴离子ReO4-的盐类,又称偏高铼酸盐。常见的高铼酸盐有高铼酸钠、高铼酸铵等。高铼酸盐可以通过高铼酸或高铼酸铵和金属或相应的氧化物、氢氧化物或碳酸盐反应
- 1945年5月8日欧战胜利纪念日,美国以及西欧国家定于每年的5月8日,俄罗斯等东欧国家定于每年的5月9日。以纪念1945年5月8日纳粹德国在柏林正式签订投降书,宣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无条件投降。
- 苏灿苏灿,生卒年不详,清朝后期拳师,广东南海人,一说为湖南人,为“广东十虎”之一。苏灿精于拳棍,放荡不羁,淡薄名利,是“广东十虎”之一。曾与妹卖艺,流落广东。又曾在广州市三圣社设教馆
- 蚕业改良场宿舍养蚕所,为台湾总督府殖产局的附属机构,设立于1912年,从事蚕种的检查、取缔、制造、供给、桑苗培育,以及相关试验和调查,并举办蚕业的讲习及指导。本部位于台北市富田町,并设有其他
- 李绪鄂李绪鄂(1928年10月-2001年4月),湖北武汉人,中国的航天技术与导弹技术专家。他曾是中国洲际战略导弹及固体潜地导弹的副总设计师。曾任航天工业部部长,国家科委常务副主任。195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