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洲象

✍ dations ◷ 2025-08-13 01:18:35 #IUCN濒危物种,亚洲象,马来西亚哺乳动物,婆罗洲动物

婆罗洲象(学名:),又称加里曼丹象、婆罗洲矮象、婆罗洲侏儒象等,原来被当作外来亚洲象的野化种群。2003年被认为应属于亚洲象的一个独立亚种,但其原生地目前尚无定论。

婆罗洲象个头比其它亚洲象还要小一倍。现在被认为是源自巽他群岛的驯化亚种。目前主要生存于婆罗洲岛北部沙巴。只剩下1500头左右。

婆罗洲象一直以来被认为是近代由人类引入,是其他地区亚洲象的后裔,并非当地的原生物种。一直到2003年以美国人唐·梅尔尼克为主的学者才以DNA检验比对为论据提出不同意见。

婆罗洲岛上没有发现过象的化石,而当地土著的土语中也没有象这个词,是以有学者认为婆罗洲象是近代被人类从亚洲其他地区带进婆罗洲的。

在20世纪50年代,依解剖上的差异,如较小的头盖骨和牙齿的变形等,婆罗洲象曾被归类于亚洲象的一个亚种。但同时有动物学家指出婆罗洲的大象种群看上去与其它亚洲象不同,它们的头骨更小,象牙也存在一些差异。

当地史书记载了爪哇国王向苏禄国苏丹赠送两头驯象的历史,而后来这些驯象在婆罗洲西部繁衍野化。1521年斐迪南·麦哲伦抵达文莱时,记载了当地国王以丝绸装饰驯象的事迹。但到了1770年,欧洲的访问者没再看到这种习俗,反之记述了当地人在丰收之后狩猎野生象群的景象。尽管早前文莱与马辰都有王室养象的记录,但当地人一向没有捕捉或驯化当地野象的传统。

2003年,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环境研究和保护中心的唐·梅尔尼克(Don Melnick)与来自美国、印度和马来西亚的同事研究了婆罗洲大象的DNA。他们收集了婆罗洲北部马来西亚部分的20只大象的粪便和血液样本,从中分离出一个线粒体和5个染色体基因。然后比较这些基因与南亚地区数百头大象的相应基因。2003年的比较结果,婆罗洲大象与任何已知大象种群都存在很大差异,无论是野生还是驯养种群。婆罗洲象应该归于一独特的亚种。

研究结果发现婆罗洲象并非近代才出现。它们和其他亚洲象明显不同,作者推测婆罗洲象是三十万年前婆罗洲和亚洲大陆分离后,所诞生的新亚种。

然而,由于婆罗洲一直没发现象的化石,因此婆罗洲可能不是本亚种的原生地,因此,综合上述分子学、生物考古与当地历史文献等资料,婆罗洲象很可能是已在爪哇岛上绝迹的亚洲象的亚种——爪哇象()的孑遗。

相关

  • 邵阳市邵阳市,简称邵,古称昭阳、邵州、宝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市境西界怀化市,北接娄底市,东邻衡阳市、永州市,南达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地处湘中
  • 责任医疗事故(英语:medical malpractice;也称为医疗失当或医疗疏失),是一法律诉讼原因,泛指医疗院所与医疗从业人员,在对病患提供医疗服务时,出现不当或怠忽的专业医疗行为过失(失当行为),
  • 天然放射性核素天然放射性核素,或称天然放射性同位素,是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中的一个概念,指地球形成的时候就存在于地球上的放射性同位素。它们是大爆炸、超新星爆发等过程中产生的重元素,在太
  • 等温线等温线(英语:isotherm),指同一水平面上空气温度相同各点的连线。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气温相等。相邻的两条等温线,温差相同。等温线曲线的分布受海陆、地势、洋流等因素的影响。由
  • 阿尔伯特·迈克尔逊阿尔伯特·亚伯拉罕·迈克耳孙(英语:Albert Abraham Michelson,1852年12月29日-1931年5月9日),又译“迈克耳孙”、“迈克耳逊”,波兰裔美国藉物理学家,以测量光速而闻名,尤其是迈克耳
  • A12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A12(矿物质补充剂)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
  • 绞刀铰刀,可以用来放大钻孔等,或缩小形状的工具。有粗加工、精​​加工根据不同的应用,是一种螺旋形,如钻头的刀片的直线形状。虽然适合在广泛的范围内的孔的大小,孔也可以是圆锥形。
  • 凌焕新凌焕新(1962年3月-),江苏靖江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曾任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2016年1月,任命北部战区陆军政治工作部主任。2017年3月,任中央军委纪委正军职专职委员。2018年12
  • 岳阳楼区岳阳楼区是中国湖南省岳阳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也是岳阳市的主城区和经济商业中心,区人民政府驻地位于五里牌街道办事处巴陵中路15号。邮政编码为414000,电话区号为0730。岳阳楼
  • 等级制度等级制度或称阶级制度(hierarchy)是把所有人或团体分等级的(scalar)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各个等级拥有不平等的权利,上层等级权利大,下层等级权利小;而且往往下层等级人数众多,受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