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洲象

✍ dations ◷ 2025-11-15 22:22:28 #IUCN濒危物种,亚洲象,马来西亚哺乳动物,婆罗洲动物

婆罗洲象(学名:),又称加里曼丹象、婆罗洲矮象、婆罗洲侏儒象等,原来被当作外来亚洲象的野化种群。2003年被认为应属于亚洲象的一个独立亚种,但其原生地目前尚无定论。

婆罗洲象个头比其它亚洲象还要小一倍。现在被认为是源自巽他群岛的驯化亚种。目前主要生存于婆罗洲岛北部沙巴。只剩下1500头左右。

婆罗洲象一直以来被认为是近代由人类引入,是其他地区亚洲象的后裔,并非当地的原生物种。一直到2003年以美国人唐·梅尔尼克为主的学者才以DNA检验比对为论据提出不同意见。

婆罗洲岛上没有发现过象的化石,而当地土著的土语中也没有象这个词,是以有学者认为婆罗洲象是近代被人类从亚洲其他地区带进婆罗洲的。

在20世纪50年代,依解剖上的差异,如较小的头盖骨和牙齿的变形等,婆罗洲象曾被归类于亚洲象的一个亚种。但同时有动物学家指出婆罗洲的大象种群看上去与其它亚洲象不同,它们的头骨更小,象牙也存在一些差异。

当地史书记载了爪哇国王向苏禄国苏丹赠送两头驯象的历史,而后来这些驯象在婆罗洲西部繁衍野化。1521年斐迪南·麦哲伦抵达文莱时,记载了当地国王以丝绸装饰驯象的事迹。但到了1770年,欧洲的访问者没再看到这种习俗,反之记述了当地人在丰收之后狩猎野生象群的景象。尽管早前文莱与马辰都有王室养象的记录,但当地人一向没有捕捉或驯化当地野象的传统。

2003年,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环境研究和保护中心的唐·梅尔尼克(Don Melnick)与来自美国、印度和马来西亚的同事研究了婆罗洲大象的DNA。他们收集了婆罗洲北部马来西亚部分的20只大象的粪便和血液样本,从中分离出一个线粒体和5个染色体基因。然后比较这些基因与南亚地区数百头大象的相应基因。2003年的比较结果,婆罗洲大象与任何已知大象种群都存在很大差异,无论是野生还是驯养种群。婆罗洲象应该归于一独特的亚种。

研究结果发现婆罗洲象并非近代才出现。它们和其他亚洲象明显不同,作者推测婆罗洲象是三十万年前婆罗洲和亚洲大陆分离后,所诞生的新亚种。

然而,由于婆罗洲一直没发现象的化石,因此婆罗洲可能不是本亚种的原生地,因此,综合上述分子学、生物考古与当地历史文献等资料,婆罗洲象很可能是已在爪哇岛上绝迹的亚洲象的亚种——爪哇象()的孑遗。

相关

  • 山脉山脉列表,依照“洲”顺序排列,包括现已发现和命名的天体的山脉。
  • 牙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九十二个(四划的则为第三十二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牙部归于四划部首。牙部通常是从下方均可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
  • 甲状软骨甲状软骨(thyroid cartilage、盾状软骨)是组成喉部骨骼的九块软骨(透明软骨:甲状软骨1块、环状软骨1块、杓状软骨2块;弹性软骨:会厌软骨1块、小角软骨2块、楔形软骨2块)中最大的,其
  • 语言学史语言学是一门用来描述与说明人类有关语言官能的学问。在古代文明,语言学源于正确描述古典礼拜仪式的语言,比如波你尼(公元前4世纪)对梵文语法的研究,又或是希腊语言在逻辑及修辞
  • 应用物理应用物理学(applied physics)指的是针对实际用途而进行的物理研究。物理学通常视做一种基础科学,而非应用科学。物理学也被认为是基础科学中的基础科学,因为其它自然科学的分支,
  • 行政管理公务管理(Public Administration),又称公共行政。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上公共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也可以泛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从广义的角度, 指国家政治目
  • 伊奘冉尊伊奘冉尊(いさなみ の みこと/いざなみ の みこと ,《古事记》作伊邪那美命、伊耶那美命),是日本神话中开天辟地的神祇,为兄长伊奘诺尊(いさなき の みこと)的妹妹同时也为妻子。伊
  • 捷克公民论坛公民论坛(捷克语:Občanské fórum)1989年捷克斯洛伐克天鹅绒革命中成立的一政党。公民论坛的宗旨是促使捷克斯洛伐克的反独裁势力联合,推翻极权政府。在这方面,瓦茨拉夫·哈维
  • 政治权利政治权利(英语:political rights)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及其体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由政治权力确认和保障的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的主张其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政治权利是公民参
  • 浙江交通共有6条国道经过本省。浙江的海运一直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在2006年1月1日宁波港与舟山港港务正式合并成宁波舟山港前,宁波港是国家级大港,是国内第二大港,舟山港则是全国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