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犀牛

✍ dations ◷ 2025-04-26 12:26:46 #爪哇犀牛
Rhinoceros sondaicus annamiticus(2010年4月绝种) Rhinoceros sondaicus inermis (1960年代绝种) Rhinoceros sondaicus sondaicus爪哇犀(学名:Rhinoceros sondaicus),属奇蹄目犀科,与印度犀是近亲。目前几近于绝种,只剩下五十至六十头左右,因为过度捕杀,目前仅在印尼的爪哇岛还有一个种群残存,其中印度亚种和越南亚种已经灭绝。爪哇犀在1989年曾于越南的吉仙国家公园用红外线照相机拍到,当时相信至少还有大约13只的族群(为爪哇犀的亚种越南爪哇犀);但因为越南保护措施的无力,以及偷猎者猎杀手段的不断升级,越南的爪哇犀已在2010年4月因为持续偷猎的猖獗最终灭绝。现在仅仅在印尼爪哇岛的乌戎库隆国家公园,还有50多头存活。爪哇犀不像其他犀牛会冲撞太靠近的人或动物,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爪哇犀便会逃之夭夭。雄性的爪哇犀的角较雌性短,只有大约二十三厘米长。据信是越南的最后一头雌性爪哇犀于2010年4月被盗猎者杀害于吉仙国家公园,其犀角被割去,此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人员和越南本地的研究人员在进行全境调查后,再也没有在越南发现活犀牛的身影、足迹或粪便。因此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国际犀牛基金会(IRF)在对越南进行全国地调查后宣布,最后一头爪哇犀已在2010年4月被杀害,爪哇犀已绝迹于越南,同时也标志着越南亚种的爪哇犀也已灭绝。

相关

  • 翻译翻译(英语:Translation),是蛋白质生物合成(基因表达中的一部分,基因表达还包括转录)过程中的第一步。翻译是根据遗传密码的中心法则,将成熟的信使RNA分子(由DNA通过转录而生成)中“碱
  • 安全工程安全工程是一门确保工程系统提供足够安全程度的工程科学。安全工程和系统工程、工业工程及其子领域系统安全工程密切相关。安全工程可确保一个生命关键系统的行为符合需求,甚
  • 创始者效应创立者效应(英语:founder effect,亦称为建立者效应或创始者效应、始祖效应)是加速族群遗传漂变作用的一种形式,指由带有亲代群体中部分等位基因的少数个体重新建立新的群体,这个群
  • 米迪运河米迪运河(法语:Canal du Midi)也叫南运河(Midi在法语里有南方之意)、朗格多克运河(Canal du Languedoc)或双海运河(Canal des Deux-Mers),是法国南部一条连结加龙河与地中海的运河。是
  • 湿实验室湿实验室(Wet Lab)是一个科学概念,与“干实验室”(Dry Lab)相对。湿实验室相比干实验室,在进行实验时,需要用到较多的化学试剂,因而得名。相比之下,干实验室则注重通过各种仪器进行计
  • 自然发生论自然发生或者异种生成是一套关于物种起源的思想,认为现今的生物体是在无机物中自然产生的,此理论目前普遍不被科学界所接受。在这个逻辑下,生物如跳蚤可能来自无生命物质如灰尘
  •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大肠激躁症(英语:Irritable bowel syndrome),又称为大肠躁郁症、肠躁症、躁性大肠征候群、肠易激综合征,主要为没有任何肠胃道疾病损伤下出现腹痛及排便型态改变的症状。这些症状
  •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深信息,英语:Shenzhen Institute & Information Technology,缩写:SZIIT)是于2002年4月创办的一所全日制高等院校。校园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大运
  • JWJW可以指:
  • 贝湖贝湖(西班牙语:Laguna de Bay;他加禄语:Lawa ng Laguna),菲律宾第一大湖,也是东南亚诸岛中的第二大湖,仅次于苏门答腊岛的多巴湖。经纬度位于14°23′N 121°15′E / 14.383°N 121.